第129章 圍困日本

字數:2393   加入書籤

A+A-


    工器四年夏五月,明軍「日月水師」分兵西向,直撲石見國。尼子經久聽聞明軍樓船已過對馬島,急率「雲州鐵騎」屯駐銀山城。此礦年產白銀八千貫,乃尼子家爭霸西國的根基。朱載鈞站在旗艦甲板,望著石見海岸的「工器燈塔」火光:「銀礦若入我手,倭人通寶皆成廢鐵。」
    三百架明瞳炮在清晨同時開火,鉛彈如暴雨砸向銀山城外牆。尼子家的「備前鐵炮」射程不足百步,火繩槍手剛露頭,就被明軍神銳銃隊精準擊殺——銃手們通過拆分機計算好潮汐帶來的濕度偏差,標尺上的算珠早已對準「三百六十五步」刻度。「唐人的火銃會拐彎!」幸存的鐵炮足輕扔下武器潰逃,卻被樓船上的「神火飛鴉」追上,橡膠燃燒劑粘在鎧甲上,燒穿皮肉的氣味彌漫海灣。
    登陸部隊推出「工器盾構車」——熟鐵框架蒙雙層牛皮,內置三十名匠人推動齒輪,車底滑輪碾壓過尼子家的「竹柵欄」。城頭守軍拋下沸油,卻被盾構車頂部的橡膠導流槽引向兩側。當明軍噴筒噴出的火舌舔舐城門時,尼子經久在天守閣望見銀山礦洞方向騰起濃煙——那是工器監生在爆破礦脈入口,防止銀礦被焚毀。
    六月朔日,尼子經久開城投降時,明軍已控製石見銀礦的十二處礦口。朱載鈞命匠人在礦洞入口刻工禾紋標記:「每十斤銀需鑄一斤工器幣,流通西國。」同時將尼子家的「雲州鐵」熔鑄為警示樁,沿銀山海岸每隔十裏埋設,樁頂刻「工器取銀,留三成於地」。
    當石見銀礦的工器幣開始流通時,明軍第二艦隊已抵佐渡島。上杉定實據守相川山城,自恃島嶼天險,卻不知明軍樓船裝備「工器錨鏈」——熟鐵錨爪裹橡膠防滑層,可在礁石密布的海域快速錨定。王銳站在船頭下令:「夜襲需借月光,神銳銃手聽令:以鍾聲為號,三輪齊射。」
    子時三刻,工器樓船的「鬆脂探照燈」突然照亮海灣,三千神銳銃手同步擊發。上杉家的「越後鐵炮」隊慌忙還擊,卻因夜戰視線模糊,彈丸多落海中。明軍第二輪齊射時,已通過拆分機計算出彈道修正值,鉛彈如黑雨般穿透鐵炮足輕的「當世具足」。「敵火銃怎會在夜間視物?」上杉定實驚見明軍銃手佩戴特殊護目鏡,微光中竟能清晰瞄準。
    登陸戰異常慘烈,明軍「工器弩車」發射的「鐵蒺藜箭」覆蓋海灘,箭頭混有橡膠倒刺,一旦射中便難以拔除。上杉家的「早雲騎兵」衝鋒時,戰馬被「工器拒馬」絆倒,馬腿被橡膠繩捆縛動彈不得,騎手隨即被明軍鉤鐮槍拖下坐騎。青禾在醫營為傷員取出鉛彈,發現橡膠止血帶比棉布繃帶止血效率高五成,卻在《工器環保錄》寫下:「橡膠入肉,腐骨之患。」
    七月望日,相川山城破城。朱載鈞登上天守閣,俯瞰佐渡金礦的「工器冶煉廠」——人力曲柄驅動的風箱將金砂熔化為液,匠人用刻工禾紋的模具鑄「工器金餅」。上杉定實獻上「佐渡守護印」時,明軍已在島西設立「工器衛所」,駐軍三千,兼管礦山與港口。朱載鈞指著海麵漂浮的橡膠殘骸:「越後若願獻礦,可免塗炭;若拒,下一場火攻將燒穿春日山城。」
    當石見、佐渡的金銀通過工器樓船運往南京時,甲斐國的武田信虎正收到足利義晴的《九州服屬令》副本。幕府使者跪在躑躅崎館外,宣讀「聯合諸藩抗唐」的詔令,卻被武田信虎的「甲州法度」駁回:「唐人工器可裂石穿鐵,幕府拿什麽借兵?」
    朱載鈞對此早有預判,密令楊宗慶啟動「甲州斷鐵」計劃:通過琉球商隊向駿河今川家、遠江今川家輸送「工器馬具」,又以「工器義學」之名招降甲斐周邊豪族子弟。當武田信虎試圖征召信濃、伊豆諸部時,卻發現這些勢力已暗中接受明廷「工器協理」冊封,連其盟友北條氏綱都在小田原城試鑄明式火銃。
    九月,明軍樓船陳兵伊豆半島,明瞳炮試射的鉛彈落入相模灣。武田信虎登上甲斐駒嶽,望見東南沿海的工器燈塔徹夜通明,忽然接到急報:甲斐鐵礦主君河尻氏獻礦歸附,明軍匠人已在笛吹川畔建立「工器鍛冶所」。他握緊腰間的短刀,對嫡子武田信玄歎道:「唐人的鐵火,比甲州的風還要快。」
    是歲冬,朱載鈞在南京舉行「工器金冊大典」,以石見銀、佐渡金鑄「工器通寶」,強製九州、西國諸藩流通。足利義晴被迫遣使稱賀,卻在國書中暗示:「武田、大友等部仍持疑。」朱載鈞命匠人將國書熔鑄為「幕府警鍾」,懸於釜山衛所,每次鳴鍾必以明瞳炮齊射為號,聲傳對馬島。
    青禾在佐渡金礦發現橡膠與水銀反應生成的黑色物質,記入《工器隱患錄》:「此毒可蝕鐵,亦能腐心。」而王銳已在策劃「甲斐包圍網」,命工器監生在駿河灣、遠江灘頭修建「工器要塞」,明瞳炮射程覆蓋甲斐東、南兩路。朱載鈞則在《工器禦劄》寫下:「滅倭之道有三:斷其鐵,控其金,亂其盟。武田困於群山,待春雪化時,便是工器鐵流西進之日。」
    深夜,工器樓船的探照燈掃過佐渡海麵,匠人正在回收戰爭中遺落的橡膠碎片。這些本該被焚毀的黑色殘片,卻被秘密裝入木箱,由琉球商人運往堺港——那裏的南蠻商館,正有人出天價收購「唐人工器廢料」。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