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番外二同化建州
字數:1745 加入書籤
正德八年臘月十一,蘇子河冰麵凝著青灰色鱗甲,欽差張旭按劍立在赫圖阿拉城外,身後神銳銃隊的牛二虎正用擦槍布反複打磨槍管。建州左衛都督府前新立的祠堂飛簷上,殘雪順著"盧綰祠"匾額的漢文筆鋒滑落,女真文鑿痕在背光處泛著冷青色——三日前,漢人工匠正是用燒紅的刻刀,將匾額內側原刻的"金國苗裔"四字熔成焦黑瘢痕,祠堂簷角冰棱折射著《盧綰歸漢圖》朱砂,在女真老者皺紋裏投下血線般的影痕。
"宣天子詔。"張旭的袖口掃過祠堂階前積雪,明黃色《女真歸化條製》在朔風中抖出脆響。階下跪著的脫羅喉結滾動,盯著詔書上"完顏氏本盧綰幼子盧他之叛漢後嗣"的朱批,身後被綁成一排的部族長老中,忽有人用女真語低咒。
老薩滿烏古倫的鹿角神冠撞落簷下冰棱,銅鈴碎響裏他掙斷牛皮繩:"斡朵裏的蒼狼——"牛二虎的神銳銃比話音更快,鉛彈掀飛他半幅皮袍,血珠濺在祠堂廊柱新繪的《盧綰歸漢圖》上,正落在畫中那匹塗黑戰馬的蹄邊——馬蹄下方有仿馬踏飛燕式的海東青圖騰。
張旭指尖敲打著《女真源流考》書脊,鎏金封皮映著雪光:"此書著於永樂朝,內載盧公坐騎"蒼狼",足證貴部先祖曾附匈奴為虜。"他抬袖指向堂內畫像,盧綰所著明式蟒袍腰間,果然懸著算珠串成的蹀躼帶。
女真族的渥集神杆頂端,舊銅鈴已被熔鑄為算珠形製,新刻的《九章算術》句在風中輕響;"烏布西奔媽媽"神偶左手持的樺皮箭囊,如今換成了包漿溫潤的黃楊木算盤,漆繪"以數正心"四字蓋住原有的圖騰紋樣。
薩滿跳神的皮鼓改蒙宣紙,鼓麵繪著《周髀算經》星圖。當銅鈴與算盤珠的脆響替代了往日的骨哨,《算術九歌》的唱詞撞碎雪粒:"漢家蒼天覆白山......"人群中有人閉眼落淚,淚冰晶在睫毛上折射出冷光。跪拜人群中,少年握緊藏著骨刀的右手,指縫間漏出半枚祖傳狼牙,牙尖蘸著冰碴在雪地反複劃刻。
漁獵稅籍改用《大明會典》製式黃冊,每筆收獲都需經漢官用算盤複核三遍。太學算生帶著考工院的火漆印信入駐村寨,在完顏氏宗譜裏插入"盧綰—盧他之—函普"十七代世係,墨跡未幹處還粘著杭州產的徽墨香。
冬至祭台並立盧綰與盧他之木主,執儀漢官捧著《授時曆》喝令:"算定吉時前,禁動刀匕。"有老婦因先嚐了鹿肉祭品,被當場拖走斷糧一日——布告上說,這是效仿"盧他之歸漢時絕食明誌"。貢案擺著七盞油燈,對應《女真源流考》偽造的七代世係,燈油混著遼東豆油與海東青脂膏。
春耕時,各寨必須使用刻著"盧公犁"銘文的鐵犁,扶犁者需隨押田吏員齊誦:"天工開物,克紹漢緒"。秋收納糧最多的部族,會得到鑲邊的"歸化首善"旌旗,旗杆頂的狼首圖騰已被熔鑄成算珠形狀。
裁縫鋪裏,漢匠用《三才圖會》裏的右衽形製丈量皮料,針腳稍有歪斜便用竹尺責打。男童們頂著網巾在工器蒙學背誦《工器傳習錄》,窗紙上的冰花映著夫子板書:"心即理也,歸化即正心"。學童背誦聲飄過冰河,與河底未熔的舊銅鈴殘片共振,發出幽微嗚咽。
蘇子河冰麵炸開蛛網狀裂痕,冰層下未及逃走的哲羅魚瞪大渾濁眼珠。裂痕延展的吱嘎聲,與工器蒙學裏「周髀七衡」的誦讀聲共振,恍若白山黑水的地脈在算盤珠的撞擊下寸寸龜裂。
張旭望著祠堂前瑟縮的女真人群,指尖摩挲著袖中《改土歸流條陳》的密折——折頁裏夾著片枯黃的海東青羽毛,那是今早從牛二虎槍管裏掉出來的。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