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懷太子,李賢

字數:6958   加入書籤

A+A-


    【章懷太子李賢,表字明允,乃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則天所誕育的第二個兒子。
    自小起,李賢便展露出超乎常人的聰慧機敏,其容貌舉止端莊高雅,舉手投足間盡顯貴族風範,因而深得高宗皇帝的鍾愛與賞識。
    在上元二年的時候,原本作為儲君的太子李弘突然猝死,這一變故使得宮廷局勢驟變。在此情形之下,李賢順理成章地被冊封為新的太子。
    在他擔任監國之職期間,處理各類紛繁複雜的政務時都能夠得心應手,應對自如。其所作所為均頗為得當,且合乎禮法規範,充分展現出了其卓越不凡的政治才華。
    以至於當時朝野上下對他讚譽有加,紛紛稱讚道:“賢於處決,甚為當時所稱”。
    然而,李賢的才能遠不止於此。除了在政治領域有著出色表現外,他在文學方麵亦頗有造詣。
    他廣納天下英才,將當時名噪一時的學者如張大安、劉訥言等人招致麾下。眾人齊心協力,共同致力於對範曄所著的《後漢書》進行詳盡的注釋工作。
    經過他們長時間的精心鑽研與不懈努力,最終完成的注釋堪稱詳細而又精準無誤,為後世之人深入研究《後漢書》這部史學巨著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參考依據。
    也正因如此,這一注釋成果被後世尊稱為“章懷注”,並得以流傳千古,成為中國古代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然而,李賢這位大唐的太子殿下,其通往皇位的道路可謂布滿荊棘、崎嶇難行。彼時,武則天的權勢日益膨脹,她對於權力的渴望和掌控欲已經到達了極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賢與武則天之間的關係逐漸變得緊張起來,兩人的矛盾也愈發不可調和。
    而在武則天的身側,有一名術士名叫明崇儼,此人深得武則天的信賴。
    明崇儼私底下常常發表一些言論,譬如誇讚“英王李顯)長得很像太宗皇帝”,又言及“相王李旦)最為尊貴”等等,但唯獨對身為太子的李賢未曾表示過絲毫的推崇之意。
    這些話語傳到李賢耳中,使得他的內心開始變得惶恐不安。
    時光荏苒,轉眼來到了調露二年公元 680 年)。這一年,明崇儼竟然遭人暗殺身亡。武則天聽聞此事之後,心中立刻生起疑竇,懷疑凶手正是太子李賢。
    於是,她毫不猶豫地派遣人手展開調查。令人震驚的是,在搜查太子府邸時,竟意外發現了數百具嶄新的鎧甲。如此眾多的鎧甲,無疑被視為李賢存有謀反之念的確鑿證據。
    就這樣,李賢因為這次事件被無情地廢除了太子之位,並被貶為庶民,流放到遙遠的巴州也就是如今的四川巴中一帶)。
    歲月如梭,文明元年公元 684 年)悄然來臨。此時的武則天,稱帝之心已是昭然若揭。為了徹底消除潛在的威脅,她特意指派酷吏丘神積奔赴巴州。
    當丘神積抵達巴州之後,毫不留情地將李賢囚禁於一間偏僻的密室之中,並且不斷逼迫他自我了結性命。
    最終,可憐的李賢未能逃脫厄運,年紀輕輕僅僅二十九歲便含恨自盡。在他離世之後,遺體就被草草埋葬在了當地。
    唐中宗李顯成功複位之後,對曾經含冤離世的兄長李賢心懷愧疚和惋惜之情。
    於是,他毅然決然地下旨追贈李賢為司徒,並派遣專人前往迎接李賢的靈柩歸京。
    最終,李賢得以安息於乾陵之畔,永遠陪伴著先皇高宗李治。
    然而,李賢的身後殊榮並未就此止步。當睿宗李旦登上皇位之後,出於對這位英年早逝的皇兄的敬重以及對其悲慘遭遇的同情,再次追加諡號,將李賢尊稱為“章懷太子”。
    回首章懷太子李賢那短暫且充滿波折的一生,著實令人感慨萬千、唏噓不已。他本擁有過人的才智和卓越的能力,但卻深陷於波譎雲詭的政治風雲以及錯綜複雜的宮廷權力爭鬥之中無法自拔。
    盡管李賢竭盡全力想要力挽狂瀾,展現自己的治國才華,但終究還是敵不過那些強大的勢力和陰險狡詐的權謀手段。最終,這位滿懷雄心壯誌的皇子無奈地淪為了權力爭奪遊戲中的無辜犧牲品。
    李賢的命運不僅僅隻是個人的悲劇,更從側麵深刻地映照出了唐朝宮廷內部鬥爭的殘酷無情與紛繁複雜。
    在那個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的環境裏,即便是身為皇室貴胄的李賢也難以幸免,隻能在曆史的洪流中被無情吞噬,徒留一聲歎息。
    而武則天和李賢之間,除開那難以調和的政治矛盾外,最為突出且棘手的問題便是母子二人彼此間的隔閡——子不知母心,母亦不解子意。
    彼時的宮廷之中,各種流言蜚語漫天飛舞、甚囂塵上,猶如瘟疫一般迅速蔓延開來,這無疑使得李賢內心深處的憂慮愈發沉重。
    關於李賢身世之謎,一直以來都眾說紛紜。其中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認為,李賢乃是武則天的親生骨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無論是權威性頗高的《新唐書》《舊唐書》,還是極具參考價值的《資治通鑒》等一係列正統史籍,皆明確地記載著李賢確係武則天所出。
    話說當年,顯慶元年公元 656 年)之際,李忠不幸慘遭廢黜,失去了太子之尊位;與此同時,李弘則順理成章地被冊立為新一任太子。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麟德元年公元 664 年)之時,李弘因自幼體弱多病,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令人憂心忡忡。
    也正因如此,身為次子的李賢開始逐漸嶄露頭角,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被賦予了殷切期望。
    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到了鹹亨三年公元 672 年),李賢先是獲封雍王之爵,緊接著又在不久後榮登太子寶座。
    在此期間,如果仔細梳理一下皇室內部留存下來的種種記錄以及與之相關聯的各類事件,便不難發現:
    武則天對於李賢個人的成長曆程以及其在政治舞台上的發展動向,著實有著為數眾多的精心謀劃與刻意幹預。
    倘若李賢並非她的親生子嗣,恐怕很難想象兩人之間會存在如此緊密的關聯以及這般大量的精力投入吧?
    然而,還有另外一種觀點認為李賢的身世充滿了謎團和爭議,他極有可能並非武則天的親生兒子。
    據傳聞所言,李賢實際上是由武則天的姐姐——韓國夫人武順所生育的。想當年,武順年紀輕輕便失去了丈夫,成為了寡婦。
    此後,她常常自由地出入宮廷,並且與唐高宗之間保持著頗為親密的關係。就在李賢降生之際,恰恰正是唐高宗與武順頻繁往來、有所接觸的時候。
    再看武則天其人,其性格可謂是異常強勢,尤其在權力爭鬥之中更是心狠手辣、絕不留情。而對於李賢,她的態度卻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起初或許還能給予一定程度的關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逐漸變得惡劣起來。
    到最後,武則天竟然以謀逆這樣嚴重的罪名,將李賢廢除了太子之位,並把他貶為庶民,流放到遙遠而荒涼的巴州地區。
    不僅如此,最終她還派遣專人逼迫李賢走上了自我了結生命的絕路。
    這種前後反差巨大且極為激烈的親子關係演變,使得一部分人心生疑慮,紛紛猜測或許武則天根本就不是李賢的生母,正因如此,她才能這般冷酷無情地下此狠手。
    除此之外,當李賢被廢掉太子身份之後,朝廷官方所出示的關於他謀反的確鑿證據也存在著眾多難以解釋的疑問之處。
    於是乎,又有人提出看法,覺得這一切不過是武則天精心策劃並捏造出來的罪名罷了,目的就是要鏟除這個可能會對她自身權力構成潛在威脅的李賢。
    倘若李賢真的是武則天的親生孩子,那麽按照常理推斷,武則天也許並不會如此輕而易舉地就對他痛下殺手吧。】
    巴州
    “子不知母,母不知子?”李賢麵色如紙般慘白,毫無血色的嘴唇微微顫動著,一雙布滿血絲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麵前那因恐懼而渾身顫抖不已的丘神積。
    此刻,他的臉上露出一抹淒慘至極的笑容,這笑容仿佛包含了無盡的悲涼與絕望。
    隻見李賢猛地轉過頭去,眼神瞬間變得淩厲無比,猶如兩道寒光直直地射向丘神積。他心中暗暗發誓:
    作為太宗皇帝的子孫後代,無論如何也決不能容忍自己就這樣淪為一個小小臣子逼迫至死的可憐皇子!更何況,還有些人沒有報複呢。
    說時遲那時快,李賢毫不猶豫地伸手一把奪過身旁放置著的鋒利寶劍,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高高舉起,然後穩穩地架在了自己的脖頸上。
    刹那間,在場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驚得目瞪口呆,尤其是那些跟隨李賢一同來到巴州的官員們,更是嚇得魂飛魄散、渾身戰栗不止。
    因為他們心裏非常清楚,眼前這位備受打壓的殿下遲早有一天定會東山再起、重獲聖寵。畢竟金榜對於他的讚賞不是假的。
    倘若此時此刻殿下真的選擇自刎身亡,那麽他們這些前來巴州的官員以及各自背後的家族和子嗣必將麵臨滅頂之災,絕無可能有什麽好下場可言。
    李賢握緊寶劍壓在脖頸上,朗聲念道:“明允受謫庶巴州,身攜大雲梁潮洪,曬經古刹順母意,堪歎神龍雲不逢”
    念完那幾句飽含無盡哀怨與悲憤的詩句後,他緩緩地舉起手中的長劍,毫不猶豫地劃過自己的脖頸。
    刹那間,一股鮮紅的血液如噴泉般噴湧而出,濺落在案前擺放整齊的書籍之上。那些血跡仿佛一朵朵盛開得極為絢爛的紅梅,在白色的書頁上肆意綻放,觸目驚心。
    李賢微微仰起頭,目光凝視著遠處那片湛藍如寶石的天際。在那遙遠的地方,正閃爍著象征榮耀與光輝的金榜。然而此刻,這一切對他來說已毫無意義。
    他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等待著生命的最後一絲力量悄然消逝。此時的李賢,內心出奇地平靜,過往的種種恩怨情仇、榮辱得失,皆如同過眼雲煙一般漸漸消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站在一旁的丘神積,則早已被眼前發生的一幕嚇得魂飛魄散。當他目睹李賢毅然決然地自刎時,心中大驚失色,連忙暗中吩咐手下人速速去請來府中的醫師。隻可惜,盡管眾人一路狂奔,但終究還是遲了一步。
    不久之後,李賢那失去生機的遺體被小心翼翼地抬往長安。當武則天聞訊趕來,親眼看到兒子那張原本英俊而如今卻蒼白得毫無血色的臉龐時,瞬間心如刀絞,悲痛欲絕。
    就在剛才,她才剛剛從金榜處得知了母子二人之間那場誤會的源頭所在。滿心歡喜的她本想著立刻找到兒子,將所有的誤會解釋清楚,重新修複這段破碎的親情。
    可萬萬沒想到,最終等來的竟是這樣一個令人心碎的結局——兒子已然沒了呼吸,身體也變得冰冷僵硬。
    李治那微微顫抖的手,緩緩地撫摸著李賢冰冷且毫無生氣的手,他輕輕地揉搓著,仿佛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傳遞些許溫暖給他的孩子。然而,無論李治如何努力,李賢都無法再回應他這個滿懷深情與悲痛的父皇了。
    皇帝和皇後悲痛得幾乎要昏厥過去,他們無法接受這樣殘酷的事實——他們的兒子就這樣永遠離開了人世。
    憤怒與哀傷交織在一起,讓帝後的心如刀絞般疼痛。於是,一道旨意從宮廷傳出,凡是散布流言蜚語、在李賢之死中有所牽連的人,一個也不放過,統統處以死刑。就連武家的一些人,也未能幸免。
    當武家人在臨刑前對著武則天破口大罵時,她身著一襲素雅的衣裳,靜靜地站在那裏,臉上看不出絲毫悲傷或喜悅的神色。
    隻是,在聽到那些惡毒的詛咒聲時,武則天輕輕啟唇,語氣平靜地道出一句:“我當然會不得好死啊。”這句話輕得如同風中的落葉,但卻重重地砸在了在場每個人的心頭。
    其實,這一切都是李賢精心策劃的一場複仇。自從與父皇母後之間產生了難以消除的隔閡之後,李賢深知彼此間的關係已無法回到從前。
    既然如此,他決定以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去報複那些曾在他被廢黜太子之位的道路上設置重重障礙的人,哪怕其中包括他的親生母親。果然,他看到了他最想要的結果:折辱他的丘神??被千刀萬剮。
    看到所有仇人下場的停留在大唐的李賢緩緩的散成顆粒消失在了空中,他投胎轉世去了。
    十個月後
    “長公子,夫人生了個漂亮的小公子”
    ——————
    這對於李賢來說是最好的結局:他的死不僅庇護了他的妻妾兒女,還報複了那些仇人。
    喜歡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請大家收藏:()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