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章四友
字數:7266 加入書籤
【“文章四友”乃是初唐時期聲名赫赫的四位詩人——李嶠、蘇味道、崔融以及杜審言。這四人在初唐詩壇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對於推動當時詩歌藝術的蓬勃發展可謂立下汗馬功勞。
其中,李嶠,表字巨山,他那廣博的詩歌題材令人矚目,而最為人稱道的當屬他筆下精妙絕倫的詠物詩篇。
這些詩作構思之精巧猶如天工造物,用典之貼切恰似量身定製,再加上辭藻的華麗絢爛,宛如夜空中璀璨的繁星,耀眼奪目。
他能夠憑借對事物細膩入微的刻畫,將深邃的情感和隱晦的寓意悄然傳遞給讀者。就像他所創作的那首膾炙人口的《風》一般: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僅僅寥寥二十個字,卻活靈活現地勾勒出風的強大力量與靈動神韻,以一種簡潔明快的語言風格,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奇妙景觀。
然而,李嶠的一生仕途之路可謂是跌宕起伏,充滿了無數的曲折和坎坷。
他在官場上曆經風雨,飽嚐人間冷暖,但這些艱辛的經曆卻成為了他詩歌創作的寶貴財富。
每一次挫折都是他生命中的一道深刻印記,每一段困境都化作了他筆下靈動的文字。
無論是官場那瞬息萬變的風雲詭譎,還是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皆如同一股清泉,源源不斷地為他的詩歌世界注入著新鮮的活力和無盡的靈感。
那些權謀鬥爭、人際紛爭,以及生活中的瑣碎細節,都被他巧妙地融入到了詩詞之中,成就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佳作。
與此同時,與李嶠齊名的蘇味道同樣也是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蘇味道出生於趙州欒城現今河北省境內),作為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先祖,他的才華亦是不容小覷。
蘇味道的詩作大多屬於應製之作,在風格方麵與李嶠頗為相似,用詞華麗絢爛,對仗工整嚴謹。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在他那數量繁多、琳琅滿目的詩篇之中,確實存在著不少清新自然且堪稱一流的佳作。
這些上乘之作猶如夜空中閃爍的繁星,熠熠生輝,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與李嶠相比,蘇味道的為人處世之道顯然要圓滑世故許多。
他常常在麵對是非對錯之時,言辭閃爍不定,態度曖昧不明,總是采取含糊其辭、模棱兩可的方式來應對。
正因如此,人們送給他一個形象生動的綽號——“蘇模棱”。
而這種性格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是一股無形的力量,不知不覺間便滲透到了他的詩歌創作之中,從而讓他的部分作品展現出一種委婉含蓄的獨特魅力。
讀者在閱讀這些詩作時,仿佛置身於一片迷霧之中,需要細細品味方能領略其中的深意。
再來談談崔融吧!他,字安成,其詩歌涵蓋的內容可謂豐富多彩,無所不包。
他既能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宮廷生活中的奢華與繁華,又能毫不掩飾地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波動以及對社會現實的種種思考。
在藝術表現力方麵,崔融尤為注重詩歌的韻律和節奏之美。他精心雕琢每一個字詞,使其相互搭配得恰到好處,宛如一首和諧動聽的樂章。
他的作品語言優美流暢,如行雲流水般自然,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了濃鬱的音樂美感。
除此之外,崔融的文學才華不僅僅局限於詩歌領域。他在散文創作方麵同樣有著頗高的造詣。他所撰寫的散文氣勢磅礴,宏偉壯觀,猶如滔滔江水一瀉千裏;
同時,其文辭華麗典雅,用詞精準恰當,讓人不禁為之讚歎。
不論是那優美動人、情感真摯的詩歌,亦或是那形散神聚、行文自由的散文,崔融皆憑借著自身出類拔萃的文學涵養以及別具一格的藝術格調,於繁榮昌盛的唐代文壇之中穩穩地占據了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而杜審言呢,則堪稱“文章四友”裏成就頗為卓著的一人,更為值得一提的是,他乃是大名鼎鼎的詩聖杜甫的祖父!
其詩歌所呈現出來的風格可謂豪放不羈且灑脫自如,格律方麵更是規整嚴密毫無破綻可言。
毋庸置疑,杜審言對於律詩的最終定型以及後續的蓬勃發展均作出了至關重要且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此外,杜審言尤其擅長在其所創作的詩歌當中酣暢淋漓地抒發個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
他的諸多作品裏麵,既包含著對壯美遼闊山河由衷的讚頌與謳歌,又蘊含著當仕途遭遇坎坷不順之時所生發的慨歎與惆悵。
就像那首膾炙人口的《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一般,詩人將江南地區早春時節的迷人景致描繪得細致入微、栩栩如生,與此同時還巧妙地融入進了自己濃鬱深沉的思鄉情愫以及對於漫漫人生道路的無盡感慨。
整首詩作情與景相互交織融合,營造出一種悠遠深邃、韻味無窮的美妙意境,令人讀罷不禁沉醉其中難以自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文章四友”活躍於初唐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彼時的詩壇宛如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正經曆著一場由齊梁詩風向著盛唐氣象蛻變的偉大過渡。
這四位才華橫溢之士,宛如四顆璀璨星辰,閃耀在初唐文學的天空之上。
他們以敏銳的藝術感知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虔誠地繼承了前代詩歌的卓越傳統。
在前人的智慧基石之上,他們猶如辛勤的園丁,精心耕耘著詩歌這片肥沃的土地。
無論是詩歌格律的雕琢,還是語言運用的精妙把控,都展現出他們對詩歌藝術的不懈追求與深刻領悟。
在詩歌格律方麵,他們大膽突破舊有的束縛,巧妙融合音韻之美與節奏之妙,使得詩句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又似黃鍾大呂般鏗鏘有力;
而在語言運用上,更是精益求精,或清新婉約,如春風拂麵;或豪放灑脫,若駿馬奔騰。
他們用靈動鮮活的文字描繪出世間萬象,抒發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思考。
正是由於“文章四友”這種勇於探索和不斷創新的精神,才為日後唐詩的蓬勃繁榮築牢了堅實地基。
他們的作品如同夜空中的明燈,照亮了後來者前行的道路;又如同一股清泉,滋養著整個唐代詩壇。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唐詩發展的曆史長河中,“文章四友”留下了那一抹最為濃重且絢麗多彩的筆墨。】
公元前683
杜家
杜審言靜靜地站立在那方小巧玲瓏、別有洞天的庭院裏。微風輕柔地吹拂而過,如絲般細膩,輕輕地撩動著他的衣袂,衣袂隨風飄動,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
此時此刻的杜審言,正值人生盛年,大約三十八歲上下,可謂風華絕代、意氣風發。
他那雙深邃而明亮的眼眸之中,閃爍著一種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神采,仿佛整個世界都被他踩在了腳下。
隻見他微微抬起頭來,望向遠方那湛藍如寶石的天空,嘴角不經意間噙著一抹似有若無的淺笑。
想起後世之人竟然會將他的孫子杜甫尊稱為“詩聖”時,內心的喜悅之情猶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再也無法抑製住。
於是乎,他情不自禁地張開嘴巴,發出一陣爽朗且自信滿滿的哈哈大笑聲。那笑聲如同洪鍾大呂一般,響徹雲霄,回蕩在整個庭院之中。
似乎在向世人宣告:我杜審言的孫子必將成為一代文豪巨匠!
笑罷之後,杜審言雙手背負於身後,開始悠然自得地在庭院內緩緩踱步。伴隨著他每一步落下,腳下那一塊塊光滑平整的青石地磚都會發出一聲聲清脆悅耳的聲響,仿佛在為他伴奏。
“吾之孫兒啊,日後竟然能夠獲得如此崇高的讚譽,榮獲‘詩聖’之名號,想必其才情定然超凡脫俗、卓爾不群。”
杜審言一邊低聲呢喃自語,一邊用飽含自豪的目光凝視著遠方,仿佛已經看到了杜甫未來在詩壇之上大放異彩、獨領風騷的英姿颯爽模樣。
與此同時,他也堅信著,隨著杜甫這位傑出詩人的橫空出世,大唐詩壇必定會迎來一個更加燦爛輝煌、光彩奪目的新時代。
陽光灑落在他身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此刻的杜審言,在這庭院中,因著對孫子未來成就的遐想,心中滿是愉悅。
他相信,杜甫定能傳承杜家的詩學底蘊,在詩歌的道路上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輝煌之路,而自己,也能借著這份榮耀,在詩壇留下更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杜審言:我可真開心啊,孫子真是太出息了)
作者:額,開心不了多久了。下一章就是詩聖杜甫和李白一起出現了。杜甫的淒慘晚年足夠讓杜審言打他爹一頓了。
蘇家
此刻,身為吏部侍郎的蘇味道靜靜地佇立在庭院之中。秋風輕拂而過,頑皮地撥弄著他的發絲,打亂了幾縷原本整齊的發髻。
然而,他的目光卻並未聚焦於眼前這片秋意盎然的景致之上,而是顯得有些迷離和恍惚,仿佛整個世界都已化作虛幻的背景。
此時此刻,在他的腦海裏,一個驚人的消息正如同潮水般不斷湧現——杜審言的孫子竟然被世人尊崇為“詩聖”!這個消息猶如一道驚雷,在他的心湖掀起陣陣波瀾。
蘇味道不禁微微皺起眉頭,心頭湧起一絲絲難以言說的酸澀滋味。回首自己漫長的文學生涯,雖說也是筆耕不輟、成果斐然,但終究未曾獲得像“詩聖”這樣至高無上的讚譽。
而如今,杜家那個年輕後生居然能夠獲此殊榮,實在令人既羨慕又嫉妒。
想到這裏,蘇味道的臉色愈發陰沉下來。以他對杜審言的了解,此人向來輕狂不羈,平日裏在言談舉止之間便毫不掩飾對自身才華的自負與驕傲。
倘若讓他知曉自家孫子得到了“詩聖”這一美稱,恐怕更是會得意洋洋、不可一世,說不定連尾巴都會翹到九霄雲外去呢!
一念及此,蘇味道的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了一下,仿佛已經親眼目睹了杜審言那副張狂得讓人厭惡的模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想到杜審言極有可能會在眾人麵前大肆炫耀,口沫橫飛地誇讚他家出了個如此優秀的孫子時,蘇味道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各種滋味交雜在一起,尤其不是滋味兒。
蘇味道不由自主地長長歎息一聲,滿心愁緒地暗自思忖道:
“這世間關於聲名之事啊,還真是變幻莫測、難以預料!想我一直以來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曾有過絲毫懈怠,但到頭來卻還是比不上杜家這個後輩僅僅這一次的風光無限。
唉,可事已至此,又能怎樣呢?除了默默接受這殘酷的現實之外,別無他法呀!”
這般想著,那股酸澀之意便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並在胸腔內不斷翻湧著,久久都無法消散而去。
隻見他緩緩轉過身來,腳步略顯沉重地開始慢慢踱起步子,朝著房間走去。此時,落日的餘暉如同金色的輕紗灑落在他身上,將他的身影映照得越發修長而落寞。
遠遠望去,仿佛他整個人都被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所籠罩,那其中飽含著無盡的不甘與深深的無奈。
終於,隨著他的身影漸漸沒入房門之後,一切歸於平靜,隻留下一抹淡淡的哀愁,在空中悠悠飄蕩。
“真是令人羨慕啊”
別急別急,蘇軾很快也要出來了,那是一門三蘇,全是有名的)
——————————————————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唐·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
《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從這兩首詩就可以看出來,杜審言和蘇味道的詩風有著很大的區別的。
杜審言的較為雄健奔放、清新自然。在展現自然景色時往往充滿活力,情感表達直接且濃烈。
蘇味道的風格偏向華麗精巧,注重辭藻的雕琢和形式的工整。〗
喜歡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請大家收藏:()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