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梅妻鶴子
字數:7522 加入書籤
第三十二章:梅妻鶴子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僅僅這寥寥十四個字,便猶如神來之筆一般,將一幅清幽雅致的絕美畫卷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人們眼前。
透過這些文字,仿佛能嗅到那若有若無的淡淡梅香,看到月光下梅花枝影搖曳的婀娜身姿;又仿佛能聽到湖水輕輕流淌的聲音,感受到微風拂過麵頰時的輕柔觸感。
如此精妙絕倫的描寫,不僅讓人陶醉其中,更道盡了北宋詩人林逋那如同詩歌一般超脫塵世、遺世獨立的一生。
林逋,字君複,其降生於公元 967 年。彼時,距宋太祖趙匡胤開創大宋王朝已過去整整七年光陰。在這悠悠歲月裏,林逋見證了曆史的滄桑變遷與朝代的更迭交替。
他的一生猶如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緩緩展開在世人麵前。自呱呱墜地起,便沐浴在宋太祖趙匡胤所奠定的江山社稷之下;
而後,又親曆了宋太宗趙光義的治國方略與文治武功;待到宋真宗趙恒即位時,林逋已然步入中年,但他依舊以一顆赤誠之心關注著國家的興衰榮辱;
直至宋仁宗趙禎君臨天下,林逋也迎來了自己生命中的暮年時光。
然而,無論世事如何變幻無常,林逋始終堅守內心的那份寧靜與淡泊。終於,在宋仁宗天聖六年即公元 1028 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裏,這位飽經風霜的老者悄然離世,享年六十一歲。
因其高尚的品德和清雅的詩文,被世人尊稱為和靖先生。他的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尤其是那段“梅妻鶴子”的佳話,更是成為千古美談,讓他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一道獨特而高潔的身影。
林逋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聰慧才智,對於知識有著強烈的渴求欲望。無論是儒家經典還是史書子集,他都能夠熟讀於心,並從中領悟到許多深刻的道理。
然而,盡管擁有如此卓越的才華和學識,他卻對世俗所追逐的功名利祿毫無半點興趣,內心深處始終保持著一份純淨與淡然。
成年之後,林逋毅然決然地離開了自己的家鄉,踏上了遊曆江淮各地的漫漫征程。一路上,他飽覽了名山大川的壯麗景色,見識了世間萬象的紛繁複雜。
那些雄偉壯觀的山巒、波濤洶湧的江河、廣袤無垠的草原以及古樸典雅的村落城鎮,無一不讓他為之驚歎折服。
在這段漫長的旅程中,林逋不斷地感悟著自然之美和人生真諦,心中那份對於寧靜、淡泊生活的向往之情也變得越來越強烈。
終於,經過一番尋覓與抉擇,林逋最終選定了杭州西湖畔的孤山作為自己的棲身之所。這裏山清水秀、風景如畫,宛如世外桃源一般與世隔絕。
從此,他便在此定居下來,每日與青山綠水相伴,遠離塵囂紛擾。
在這片廣袤無垠且寧靜祥和的土地之上,林逋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盡情地揮灑著屬於自己那獨一無二的才情。
他以如椽之筆,描繪出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畫卷,寫下了一首首清新脫俗、意境深遠的詩詞佳作,猶如天籟之音,久久回蕩在人們的心間。
孤山,這座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其清幽靜謐的氛圍仿佛是上天特意為林逋而準備的禮物,恰好合上了他那顆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心。
於是乎,他在這裏親手搭建起了一座雖然簡陋卻充滿溫馨的茅屋,從此過上了與世無爭的生活。
為了實現自給自足的願望,林逋不辭辛勞地開墾荒地,精心種植著各類糧食和新鮮可口的蔬菜。
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田地上時,便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悉心照料著這些生命的成長。
然而,要說林逋最為鍾愛的,非梅花莫屬。他在自己的居所四周種下了無數株梅樹,每當寒冬臘月來臨之際,那些梅樹便會競相綻放,形成一片絢麗多彩的花海。
遠遠望去,漫山遍野的梅花如同天邊的雲霞般燦爛奪目;走近一聞,陣陣暗香撲鼻而來,令人陶醉不已。
林逋時常獨自一人在這梅樹下徘徊漫步,細細品味著梅花那婀娜多姿的美妙姿態。
他靜靜地凝視著它們,仿佛能感受到梅花在凜冽寒風中毅然綻放所展現出的那份堅韌不拔的力量。對於林逋而言,梅花不僅僅是一種美麗的花卉,更是一種高潔品質的象征。
它那不與百花爭豔、獨自傲立於冰雪之中的氣質,恰恰與他內心深處對純粹與高尚的不懈追求相互呼應。
因此,在他的眼中,梅花無疑成為了這世間最極致的美好代表,也是他心靈得以棲息和寄托的港灣。
除了梅花,林逋還養了兩隻仙鶴。這兩隻仙鶴仿佛通人性一般,與林逋形影不離。林逋外出時,仙鶴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待他歸來,仙鶴又會歡快地迎接。
有時,林逋泛舟西湖,仙鶴就會跟在船後,為這悠然的畫麵增添了幾分靈動。若有客人來訪,而林逋恰好外出,童子便會放飛仙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逋看到天空中飛翔的仙鶴,便知曉家中有客,會立刻返回。
林逋一生未娶,在他心中,梅花就是他的妻子,溫柔且高潔;仙鶴就是他的孩子,靈動而相伴。
他將全部的情感與精力都投入到這片山水之間,以梅為友,以鶴為伴,吟詩作賦,自得其樂。
林逋的詩作多描繪山水風光與自己的閑適生活,詩風清新自然、意境深遠。他的作品中不見塵世的紛爭與煩惱,隻有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內心寧靜的堅守。
而林逋這位隱居於孤山的雅士,終其一生都在此處享受著那份寧靜與充實。歲月悠悠,當他走到生命盡頭時,已是六十一歲高齡。
他這一生,過得極為清淡。日常起居,無非是吟詩作畫、賞梅弄鶴,遠離塵世喧囂,沉浸於自然之美。飲食也不講究奢華,粗茶淡飯便能滿足口腹之欲。
至於他的離去,更是簡單至極。沒有盛大的葬禮,亦無豐厚的陪葬品。
在那幽暗深邃的地下,陪伴著他安然長眠的,唯有一方看似樸實無華的端硯和一根晶瑩剔透的玉簪。
這兩件毫不起眼的物件,靜靜地躺在那裏,仿佛在默默地訴說著主人曾經的故事。它們雖然平凡無奇,但卻承載著他對文學藝術那份深沉而熾熱的愛戀,以及隱藏在他堅毅外表下那顆柔軟細膩的心。
想當年,林逋在世之時,一直秉持著低調謙遜的處世態度。他宛如一顆隱匿於山林之間的明珠,雖光芒內斂,卻難掩其高潔清雅的氣質。
然而,即便如此,他那高尚純潔的品行最終還是如同春風一般,傳遍了世間的每一個角落。
當他與世長辭後,宋仁宗偶然間聽聞了有關他的種種事跡,不禁為之深深動容。這位仁慈的君主感慨萬分,特地恩賜給他一個諡號——“和靖先生”。
以表彰他那超越世俗、超凡脫俗的卓越品質,同時也向世人昭示著他那種視功名利祿如浮雲般淡薄的寬廣胸懷。
時至今日,林逋的“梅妻鶴子”之佳話依然在人們口中代代相傳。
他那不貪戀榮華富貴、不為名利所動的崇高精神,恰似一朵綻放在曆史長河深處的傲雪寒梅,無論歲月如何流轉,始終散發著經久不衰的迷人芬芳。
這種精神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後世無數人的前行之路,激勵著他們在這個光怪陸離、充滿誘惑的世界裏,堅定地守護住自己內心的那份純淨與安寧。】
嘉佑年間
孤山
林逋靜靜地站在那裏,柔和的月光灑落在他身上,宛如一層銀紗。他的眼裏似有璀璨星光閃爍,目光落在那張金榜之上,上麵雖出現他的名字時,林逋的唇邊綻開一抹輕笑。
微風輕輕拂過,撩動著他的發絲。回顧自己這一生,遠離塵世喧囂,於山林間與梅鶴相伴。
清晨,在鳥兒的歡唱中醒來,看山間雲霧繚繞;黃昏,伴著夕陽餘暉,漫步在梅林小徑。每一朵梅花的綻放與凋零,每一隻仙鶴的展翅與棲息,都如同他生活中的詩意篇章。
他從未對功名利祿有過熾熱的追求。那些在朝堂上追逐權力、為功名奔波的日子,於他而言,太過遙遠和陌生。
他享受著這份寧靜淡泊,在這裏,他的心靈得以自由馳騁,無需被世俗的規矩和欲望所束縛。
此刻,林逋深知,如此這般簡單純粹的一生,有自然相伴,有內心的安寧相隨,便已經足夠。
林逋輕輕轉身,邁著從容的步伐,向著山林深處走去。每一步都似踩在了月光之上,輕盈得如同仙子漫步雲端。那修長的身影逐漸隱沒於茂密的樹林之中,但他身上散發出的獨特氣質卻如同一股清風,縈繞不散。
那背影在月色下愈發顯得灑脫而自在,仿佛與這天地融為一體。他的衣衫隨風飄動,宛如翩翩起舞的仙鶴之羽;
他的發絲也被微風輕輕拂起,像是夜空中閃爍的點點繁星。他就這樣緩緩地走著,沒有絲毫猶豫,沒有半點遲疑,仿佛這片山林就是他心靈的歸宿。
林逋的聲音在風中帶著幾絲悠悠和涼意傳來:“能如此這般,便已足夠了。”那悠揚的語調猶如天籟之音,穿透了層層疊疊的枝葉,回蕩在整個山林之間。
伴隨著他的吟誦聲,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變得安靜下來,連風也停止了吹拂,鳥兒也停止了歌唱,隻為傾聽這來自靈魂深處的吟唱。
大宋
趙禎站在禦書房內,他靜靜的看著那記載著林逋生平的金榜,目光柔和又帶著一絲感慨。窗外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他身上,映出他臉上複雜的神情。
此時的林逋,已是垂垂老者,一生隱居山林,與梅鶴為伴,那孤高的氣節和恬淡的生活,令趙禎滿心敬重。
他實在不忍心派人去打破林逋寧靜的日子,在趙禎心中,那方山水間的悠然生活,是如此珍貴而美好。
思緒不禁飄向祖輩,想起父親真宗與祖父太宗。他們在位時,對人才極為重視,求賢若渴。
若是他們知曉林逋這樣的賢才隱匿於世,恐怕不會像自己這般顧慮重重。或許,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派出使者,以各種方式請林逋出山,為朝廷效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禎微微歎息,他理解祖輩們的做法,在他們眼中,天下尚未完全安定,正是用人之際,自然希望能網羅更多有識之士。
可他如今麵臨的局勢不同,大宋已漸趨平穩,他更願守護這份山林間的寧靜,尊重林逋的選擇。
輕輕合上書卷,趙禎心中默默決定,就讓林逋在他的山水間安享晚年吧,這也是他能給予這位名士最後的溫柔。
乾德年間
“嘖!”趙匡胤微微皺起眉頭,用手摩挲著下巴,眼神深邃而又帶著幾分思索地喃喃自語道:“這個小娃娃竟然還有好幾年才會來到這世上呢……”
此時的趙匡胤心中暗自思忖著,是否要趁此機會提前做些準備。比如說,從當下就開始四處搜羅那些天資聰穎的孩子們,然後悉心加以培養,以備將來之用。畢竟,人才乃是立國之根本嘛。
就在這時,趙普一臉無奈地看著眼前這位身著市井裝扮、毫無帝王威嚴可言的趙匡胤,不禁感到一陣頭痛欲裂。
隻見他小心翼翼地湊到趙匡胤身旁,刻意壓低了聲音說道:“官家啊,如今朝廷剛剛建立不久,各種事務千頭萬緒、紛繁複雜,您身為一國之君,理應坐鎮宮中處理這些重要之事啊!”
然而,趙匡胤聽到這番話後隻是淡淡地瞥了一眼趙普,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同樣輕聲回應道:“嘿,我說你這堂堂的宰相大人,怎麽整日裏跟個尾巴似的跟在我的身後?莫不是你太過清閑無事可做了不成?”
兩人正僵持不下之際,忽然間聽到隔壁桌傳來一陣興奮的議論聲。其中一名客人眉飛色舞地高聲說道:
“哎呀呀,你們知道嗎?最近城裏那勾欄瓦肆中有一部關於咱們官家的戲可是異常火爆呢!好像叫做《千裏送京娘》,嘖嘖嘖,那劇情真是精彩絕倫啊!要不,咱們也找個時間去瞧瞧如何?”
說這話時,那人的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仿佛已經沉浸在了那部戲中的精彩情節之中。
聽著“千裏送京娘”這幾個字,趙匡胤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仿佛回憶起了那段遙遠而又深刻的過往。
那個剛烈的女子啊,她的身影和事跡至今仍縈繞在他心頭,每每想起,都不禁令人惋惜長歎。
一旁的趙普默默地注視著趙匡胤的神情變化,心中自然明白官家此刻正在思考些什麽。畢竟,那是一段曾經轟動一時的故事,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與糾葛,旁人即便隻是聽聞,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沉重。
“老趙,當時那種情形之下,誰也無法預料到後來竟會發生如此之事啊。”
趙匡胤聽到趙普所言,微微頷首,但隨即用力地甩了甩頭,似乎想要借此動作將那些陳年舊事徹底從腦海中甩開。因為如今的他身負重任,身為一國之君,需要關注的是更為重要的國家大事。
“罷了罷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眼下還是先去暗中探查一番,看看朝中那些官員們是否有老老實實依照朝廷規製行事才是關鍵。”
說罷,趙匡胤緩緩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袍,然後邁著穩健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著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去。
他的身影漸漸融入人群之中,不一會兒就在趙普的眼裏消失了。
——————————
題外話:
《千裏送京娘》這個事是真的有,可惜結局不好,寶寶們可以去看看,對於趙匡胤的印象會更加的立體的。
喜歡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請大家收藏:()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