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北齊,高長恭
字數:8177 加入書籤
“今天要盤點的人物,說起來還真是和唐太宗李世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而這層聯係,竟然是通過他的長孫皇後牽起來的。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蘭陵王高長恭!
大家都知道,長孫皇後的舅舅高士廉來自渤海高氏,可又有多少人知道,高士廉實際上算是北齊的宗室呢?
高士廉的祖父清河王高嶽,可是神武帝高歡的堂弟哦!再看看高士廉的父親高勱,他和蘭陵王高長恭可是堂兄弟!這麽一算下來,按照輩分,長孫無忌得管蘭陵王叫舅舅呢!”
金榜的語氣悠悠的,仿佛在講述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大唐
貞觀年間
李世民聽到這話,轉頭看向正在心裏瘋狂算輩分的長孫無忌,滿臉好奇地問道:“輔機,這是真的嗎?”
長孫無忌在心裏快速地捋了一遍關係,然後肯定地點點頭,回答道:“沒錯,是要叫舅舅沒錯。”
至於為什麽說這和李世民有關係,那自然是因為李世民娶了長孫皇後!如此一來,李世民是可以跟著長孫無忌一起,稱呼蘭陵王為舅舅的!
“那今天金榜盤點的人物那就是蘭陵王了?”李世民語氣肯定的說道。
果然,金榜緩緩發光將蘭陵王高長恭的名字放了出來,連帶著的還有他的生平。
【蘭陵王高長恭,名肅,字長恭,乃是北齊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子,也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的宗室和將領。
高長恭生得一副好相貌,容貌柔美,內心卻十分剛強,其音容笑貌更是兼美。隻可惜,由於他母親的地位較為卑微,導致他早年在北齊皇室中的處境頗為尷尬,並不起眼。
然而,正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高長恭雖然在宮廷中地位不高,但在軍事方麵卻有著超乎常人的天賦和才能。
彼時,北齊正麵臨著北周等勢力的軍事威脅,國家形勢岌岌可危。高長恭見狀,毅然決然地投身軍旅,決心用自己的力量守護北齊的疆土。
在戰場上,高長恭表現得異常勇猛,他總是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毫不畏懼敵人的刀槍箭矢。他的英勇無畏和卓越指揮才能,為保衛北齊的疆土立下了赫赫戰功。
而在眾多戰役中,邙山之戰無疑是最為著名的一場。公元 564 年,北周軍隊大舉進攻洛陽,北齊的援軍迅速趕到。
高長恭率領著僅僅五百名騎兵,如同一股旋風般衝入了北周軍隊的包圍圈。為了震懾敵人,他特意戴上了一副猙獰的麵具,因為他那過於柔美的麵容,恐怕難以對敵人產生足夠的威懾力。
就這樣,高長恭戴著麵具,率領著他的騎兵部隊,一路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最終成功抵達了洛陽城下。
城內的守軍們一開始都不敢輕易打開城門,他們對城外的情況心存疑慮,擔心這可能是敵人的詭計。然而,當高長恭毫不猶豫地摘下麵具時,守軍們終於認出了他。
高長恭的麵容如雕刻般俊美,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果敢。守軍們立刻認出了這位英勇的將領,他們的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
守軍們毫不猶豫地打開城門,與高長恭率領的軍隊一同夾擊北周的軍隊。北周的軍隊完全沒有預料到這一情況,他們被打得措手不及,狼狽不堪。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高長恭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他的勇猛和智謀讓北周的軍隊望風披靡,最終大敗而逃。
這場戰役的勝利讓高長恭的聲名遠揚,人們對他的英勇事跡讚不絕口。而“蘭陵王入陣曲”也因此誕生,這首激昂的戰歌在士兵們中間廣為傳唱,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經典之作。
高長恭憑借著卓越的軍事成就,不斷得到升遷。他先後擔任了多個重要的官職,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兵權,成為了北齊的支柱將領。
然而,高長恭的威名也引起了北齊後主高緯的猜忌。高緯擔心高長恭的權力過大,會對自己的統治構成威脅。
高長恭深知功高震主的危險,為了自保,他曾經故意收受賄賂,以此來玷汙自己的名聲。但即便如此,他仍然無法消除高緯的疑慮。
有一次,高緯與高長恭談論起邙山之戰。高長恭感慨地說:“家事親切,不覺遂然。”他的本意是表達對國家戰事的關切,但這句話卻被高緯誤解為高長恭有僭越之心。
公元573年,高緯終於下定決心,派人給高長恭送去了一杯毒酒。高長恭明白自己已經無路可走,他悲憤交加,最終毅然決然地喝下了那杯毒酒,結束了自己年僅三十三歲的生命。
蘭陵王高長恭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卻如流星般璀璨奪目。
他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令人讚歎不已,為北齊抵禦外敵立下赫赫戰功;然而,在宮廷鬥爭的漩渦中,他卻顯得如此無力,最終無法自保。
他的悲劇結局,不僅是他個人的不幸,更是那個動蕩不安、權力鬥爭殘酷的時代的真實寫照。
蘭陵王的事跡和形象,曆經千百年的歲月洗禮,依然被後人傳頌不衰,成為中國曆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的軍事策略更是對後世產生了多方麵的具體影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蘭陵王在作戰時極為重視戰前偵察,他會詳盡地了解敵軍的兵力部署、地形特點等情報,以便能夠製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戰術。
在邙山之戰前,他必定會對北周軍隊的駐防情況和行動規律進行細致入微的偵察,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這種嚴謹的作戰態度和方法,為後世的將領們樹立了典範。
例如,唐初的名將李靖在征戰中就深受蘭陵王的影響。他每次作戰前都會精心派遣斥候去收集情報,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通過對這些情報的深入分析,李靖能夠如抽絲剝繭般地剖析出其中的關鍵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製定出精準無比的戰術。
這些戰術就如同經過千錘百煉的利劍一般,在戰場上無往不利,使得李靖在每一場戰役中都能夠屢戰屢勝。
蘭陵王作為一名傑出的將領,他尤其擅長發揮騎兵機動性的優勢。在那場驚心動魄的邙山之戰中,蘭陵王親自率領著五百名精銳的騎兵,如同一股狂風般席卷而來。
他們利用騎兵的速度和衝擊力,如同閃電一般突然插入北周軍的陣中,瞬間打亂了敵軍的部署。
這一戰術的運用不僅展示了蘭陵王卓越的軍事才能,更為後世的騎兵戰術提供了一個經典的範例。
例如,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便是借鑒了蘭陵王的戰術,他們憑借著高度的機動性,在廣袤的草原上長途奔襲、穿插包抄,如同一群凶猛的狼群,讓敵人防不勝防。
最終,蒙古騎兵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威震天下。
蘭陵王不僅在戰術上有著非凡的造詣,他的戰鬥精神更是令人欽佩不已。每次作戰時,他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毫不畏懼敵人的刀槍劍戟。
這種無畏的勇氣和決心極大地鼓舞了士兵們的士氣,讓他們明白,隻要將領不懼危險,他們也必定會拚死效命。
這種精神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諸多將領,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嶽飛。
嶽飛每次戰鬥都親臨前線,與士兵們同甘共苦。他的嶽家軍在他的激勵下,作戰異常勇猛,令金軍聞風喪膽。
在激烈的戰場上,局勢如風雲變幻,轉瞬之間便可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他卻總能在這驚濤駭浪中保持冷靜,猶如定海神針一般穩如泰山。
無論麵對怎樣的困境和危機,他都能迅速洞察局勢的關鍵所在,並準確地判斷出應對之策,猶如庖丁解牛般遊刃有餘。
在那場著名的淝水之戰中,謝安便是如此。當敵軍如洶湧的潮水般壓境而來時,他卻鎮定自若,毫無懼色。
他指揮著東晉的軍隊,有條不紊地應對著敵人的進攻,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舵手駕馭著船隻在狂風巨浪中前行。
最終,他以少勝多,創造了一場令人驚歎的軍事奇跡,這與蘭陵王臨危不亂的特質如出一轍。
而在軍事謀略思想的層麵上,蘭陵王更是有著獨特的見解和過人的智慧。他深知心理戰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並將其運用得爐火純青。
由於他相貌英俊,為了在戰場上威懾敵軍,他在作戰時會戴上一副猙獰可怕的麵具,這不僅能在視覺上給敵人帶來巨大的衝擊,更能從心理上對他們產生強大的震懾力。
這種心理戰的手段為後世的軍事家們所借鑒,例如在攻城戰中,通過製造聲勢浩大的場麵、展示強大的武力等方式,來瓦解敵軍的抵抗意誌,從而取得戰爭的勝利。
此外,蘭陵王還深刻認識到各兵種協同作戰以及與友軍緊密配合的重要性。
在戰鬥中,他巧妙地指揮著步兵、騎兵和弓箭手等不同兵種,讓他們相互配合、協同行動,充分發揮出整體的戰鬥力。
這種理念在後世的戰爭中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例如現代戰爭中強調的多軍兵種聯合作戰,就是各部隊之間密切協同、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作戰任務的體現。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蘭陵王盡管英年早逝,但他那卓越的軍事智慧和精妙絕倫的策略,猶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一般,在中國漫長而輝煌的軍事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的每一次戰役、每一個決策,都像是一部部經典的軍事教材,為後世的軍事家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經驗。】
北齊
就在此時,高長恭被打入大牢,而在他麵前,一個端著毒酒的太監正瑟瑟發抖地站著。那太監的手不停地顫抖著,哆哆嗦嗦地看著眼前這位雖然狼狽不堪但卻依然不失氣韻的蘭陵王。
高長恭那柔美的麵龐上透露出一絲嘲弄的笑容,仿佛對這一切都早已看透。然而,就在這一刹那,一道耀眼的金光突然出現在他的麵前,如同神跡一般。緊接著,一個小姑娘竟然憑空出現在了他的麵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那太監嚇得直接癱軟在地。
蕭幼林靜靜地站在一旁,她的目光緊緊地落在了這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美男子身上。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緩緩開口說道:“蘭陵王,我現在要給你一個機會,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不知道你是否願意接受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蕭幼林稍稍側過身體,將身後的空間讓了出來。而在她身後,一個身影正激動得幾乎要跳起來——那正是大唐的李世民!他瞪大眼睛,滿臉興奮地看著眼前的高長恭,仿佛見到了稀世珍寶一般。
高長恭的目光緩緩從蕭幼林身上移開,落在了李世民的身上。他那原本木然的眼神,此刻終於有了些許波動。沉默片刻後,他的語氣帶著些許肯定地問道:“你是想讓我去大唐?”
蕭幼林點了點頭,然後攤開雙手,語氣淡然地說道:“這不是很明顯嗎?這方世界的北齊已經腐朽到了極點,你留在這裏也不過是白白送死罷了。當然,如果你不放心你的鄭妃,她也可以和你一同前往大唐。”
高長恭凝視著對麵的李世民,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對方的靈魂。然後,他緩緩地轉過身,麵對著美目含淚的妻子。她的眼眸如秋水般清澈,卻又透露出無盡的哀傷和不舍。
高長恭深吸一口氣,邁步上前,輕輕地牽起妻子的手。那雙手柔若無骨,微微顫抖著,似乎在訴說著她內心的不安和恐懼。他緊緊地握住她的手,給予她一絲溫暖和安慰。
接著,高長恭轉過頭,對著蕭幼林說道:“那就走吧,我也很想看看,這個曆史上有名的皇帝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帶著一種決然的意味。
蕭幼林微微點頭,示意他們跟上。她的步伐輕盈而穩健,仿佛對這一切都早已習以為常。高長恭和他的妻子跟隨著蕭幼林,一步步走進了時空隧道。
時空隧道中,光線昏暗,四周彌漫著神秘的氣息。高長恭緊緊握著妻子的手,感受著她的體溫,心中暗自祈禱著一切順利。隨著他們的深入,時空隧道中的景象也開始發生變化,扭曲的光線和奇異的聲音讓人感到一陣暈眩。
然而,高長恭並沒有退縮,他堅定地向前走著,心中充滿了對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終於,他們穿出了時空隧道,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大唐
貞觀年間
當蘭陵王出現在貞觀一朝的臣子麵前時,他們都不禁瞪大了眼睛,仿佛看到了一個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人。那是怎樣的一張麵龐啊!高長恭的俊美令人驚歎,他的皮膚白皙如雪,眉眼如畫,鼻梁挺直,嘴唇微微上揚,透露出一種淡淡的笑容。
“兄長!”高士廉顫抖著聲音,摸著自己滿是皺紋的臉,心酸地看著高長恭那年輕而俊美的麵容,心中充滿了羨慕。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模樣,如今歲月已經在他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李世民則毫不猶豫地擠開了高士廉,他的眼神亮晶晶的,充滿了興奮和好奇。他目不轉睛地盯著高長恭,仿佛要把他的每一個細節都刻在心裏。
“皇後叫您舅舅的,那朕也隨皇後叫您舅舅吧!”李世民興奮地說道,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親切和隨和。
蘭陵王頭一次麵對如此自來熟的皇帝,有些手足無措。他連忙躬身施禮,說道:“微臣……不敢當陛下一聲舅舅。”
在北齊經曆過生死一劫的高長恭,深知宮廷中的爾虞我詐和人心險惡。他對這位陌生的皇帝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不敢輕易接受這樣的稱呼。
然而,李世民卻擺擺手,笑著說:“在朕麵前,沒必要有這麽多講究。之前有人坐了朕的龍椅,朕都表示沒什麽的。”他的語氣輕鬆,似乎並不在意這些繁文縟節。
僅僅是叫一聲舅舅而已,竟然會被說成是功高震主?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要知道,大唐最大的功臣可不是別人,正是當今聖上李世民啊!
在李世民的耐心安撫下,高長恭那顆原本有些忐忑的心,終於稍稍安定了下來。他也開始慢慢適應在大唐的生活,真正地在這裏安定下來。
為了讓高長恭徹底安心,李世民不僅對他禮遇有加,還依舊封他為蘭陵王。不過,這一次的蘭陵王,已經不再是北齊的蘭陵王,而是大唐的蘭陵王,而且也僅僅隻是大唐的蘭陵王罷了。
搬進新府邸的高長恭和他的妻子,終於有了一些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可以好好地說會兒話。
蘭陵王緊緊地摟著妻子,將頭輕輕地靠在她的肩頭,長長地歎息一聲:“夫人啊,為夫直到現在,才真正地有了一種心安的感覺。”
鄭妃溫柔地撫摸著丈夫的後背,眼中流露出無盡的暖意。此時此刻,微風輕拂,陽光和煦,一切都是那麽的溫柔。
而曆史上那個命運多舛、令人惋惜的高長恭,在這個繁榮昌盛的大唐王朝裏,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宿。
————————————————
題外話:
作者把蘭陵王給二鳳是認真想過的,因為二鳳是真的不怕蘭陵王功高震主的,大唐最大的功臣是他,他完全不害怕的好嗎?至於說精神病?放心,國靈做好了準備的,早就暗搓搓的給治好了。
喜歡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請大家收藏:()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