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漢朝後記

字數:7272   加入書籤

A+A-


    漢朝
    椒房殿
    衛子夫身著鳳袍,端坐在銅鏡前,宛如一座精美的雕塑。她的身姿依舊端莊,鳳袍的華彩在燭光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但她的麵容卻顯得蒼老而疲憊。
    她凝視著鏡子中的自己,那是一張被歲月侵蝕的臉龐,曾經的美麗已被深深的皺紋所掩蓋。
    每一道皺紋都像是時光留下的印記,記錄著她人生的起起落落,榮耀與滄桑交織在一起。
    衛子夫緩緩抬起手,指尖輕柔地觸碰著鏡中的麵龐,仿佛想要撫平那些歲月的痕跡。然而,她的手指卻隻是徒勞地在冰冷的鏡麵滑動,無法抹去那些深深淺淺的皺紋。
    她的目光漸漸迷失在鏡子裏,回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曾經,她隻是一個平凡的歌女,憑借著婉轉的歌喉和清麗的容貌,得到了漢武帝的青睞。
    從那一天起,她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躍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享受著無盡的榮華富貴。
    然而,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的她,青春已逝,紅顏漸老。鳳袍雖依然華麗,但卻無法掩蓋她內心的落寞和孤寂。她想起了初入宮闈時的懵懂與膽怯,那時的她對宮廷生活充滿了敬畏和不安。
    而武帝對她的寵愛,更是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她的人生。在椒房殿的那些甜蜜時光,如今回憶起來,仿佛還在昨日。他們曾一同漫步在宮廷的花園裏,欣賞著盛開的花朵;也曾在寂靜的夜晚,相擁而眠,互訴衷腸。
    然而,宮牆深深,風雲變幻。隨著歲月的流轉,新人不斷入宮,武帝的寵愛也如同流水般漸漸消散。衛子夫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心中湧起一股無盡的悲涼。
    她嘴角泛起一絲苦笑,這宮中的榮華富貴,就如同那虛幻的黃粱一夢,看似美好,實則不堪一擊。盡管她的兒女們得到了父親的重用,但她卻敏銳地察覺到了陛下對衛霍兩家的深深忌憚。
    盡管她仍然穩坐後位,但她卻感覺自己就像一隻被困在金絲籠中的鳥兒,失去了自由。這偌大的皇宮,曾經是她的榮耀之地,如今卻成了她的牢籠,讓她無處可逃。
    曾經的她,以賢德而聞名,用心地打理著後宮,維護著皇室的尊嚴與和睦。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她緩緩地站起身來,鳳袍拖地,發出輕微的聲響。窗外的陽光灑在她身上,卻無法穿透那籠罩在她心頭的陰霾。
    她凝視著鏡子中的自己,那張原本美麗的臉龐如今已被歲月刻上了深深的痕跡,顯得蒼老而憔悴。
    她仿佛看到了自己這半生的跌宕起伏,那些曾經的歡笑與淚水,都在這一刻湧上心頭。
    最終,那抹苦笑愈發淒涼,像是對這殘酷命運的無聲抗爭,卻又顯得如此無力。
    此時此刻,衛子夫的思緒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她不禁想起了前些日子剛剛離世的陳阿嬌。陳阿嬌的一生,對衛子夫來說,簡直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陳阿嬌出身高貴,家族勢力顯赫,擁有無盡的權力和財富。她的母親館陶長公主更是對她寵愛有加,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她過上最好的生活。
    即使後來劉徹廢掉了她的皇後之位,她的母親仍然毫不猶豫地傾盡全力將她接出宮去,給予她最好的照顧和保護。
    然而,即使失去了皇後的地位,陳阿嬌的生活依然富足。劉徹雖然不再讓她居住在宮中,但還是賜予了她公主的名位,這無疑是一種特殊的待遇。
    陳阿嬌在離開皇宮後,並沒有選擇再嫁他人。一方麵,她曾經是皇帝的女人,身份特殊,沒有人敢輕易娶她;
    另一方麵,陳阿嬌深知再嫁之後,她可能會受到更多的約束和限製,這是她所不願意接受的。
    在館陶長公主的庇護下,陳阿嬌過著相對自由的生活。她甚至暗中養了一些麵首,以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而劉徹對於陳阿嬌的這些行為,心中其實是有些糾結和矛盾的。一方麵,他可能對陳阿嬌心懷愧疚,畢竟他們曾經有過那麽多的過往和回憶;另一方麵,他對陳阿嬌的感情或許並未完全消失,盡管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但那份情感依然深埋在心底。
    正因為如此,劉徹選擇了一種相對寬容的態度,對陳阿嬌的所作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再像以前那樣過多地幹涉她。這種選擇既包含了他對過去的一種釋懷,也體現了他對陳阿嬌的一絲縱容。
    這一世的阿嬌啊,她的人生過得異常灑脫和放縱。她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議論,隻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甚至在麵對死亡時,她也是如此坦然,因為她知道自己將會陪伴在最愛自己的母親身旁。
    衛子夫想到陳阿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她苦笑一聲,感歎道:“這一次,我們後宮裏的女人,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陳阿嬌啊。”
    衛子夫意識到,陳阿嬌的一生雖然充滿了波折和坎坷,但她卻始終擁有著後宮女人羨慕的那份真實和自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衛子夫轉過頭,對著身邊的宮女輕聲說道:“去把太子找來吧。”她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無奈和決絕。
    她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有許多事情需要與自己的兒子交代清楚。畢竟也不知道陛下會不會再次對自己兒子下手,得提前做好準備。
    宮殿中,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扭曲變幻。六十六歲的劉據佇立在廊下,神色凝重,望向父親劉徹所在的寢殿。
    此時,九十九歲的劉徹正被臨近死亡的陰影籠罩,暴躁的情緒如同一頭困獸,在宮殿中肆意橫衝直撞。
    寢殿內,劉徹猛地將手中的玉杯擲出,杯子在地上摔得粉碎。他怒目圓睜,聲嘶力竭地咆哮著,身邊的宮女太監們嚇得瑟瑟發抖,大氣都不敢出。
    “朕乃天子,怎會如此無力!”他的聲音中滿是不甘與憤懣。
    劉據緩步走進寢殿,恭敬地跪在榻前。劉徹瞧見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父……父皇,您需保重龍體。”劉據輕聲說道。
    劉徹冷哼一聲,“保重?朕一生縱橫,如今卻要被這副軀殼束縛!”他的聲音充滿了悲涼。
    劉據垂首,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父親一生雄才大略,此時麵對死亡的逼近,心中定是充滿了掙紮。
    “父皇,您的功績將永載史冊,後人會銘記您的輝煌。”劉據輕聲說道,試圖用這些話語來安慰他那心情沉重的父親劉徹。
    劉徹緊閉雙眼,仿佛不願麵對現實,沉默了許久之後,他才緩緩睜開眼睛,緩緩說道:
    “朕這一生,有過輝煌,也有過過錯。但朕不甘心就此離去……”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透露出一種無法言說的無奈和不甘。
    殿外,夜色如墨,寒風呼嘯,仿佛在為這位年邁的皇帝哀鳴。劉據靜靜地跪在那裏,陪伴著他那暴躁又孤獨的父親,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劉徹深吸了一口氣,似乎想要平複內心的波瀾,然後他揮了揮手,示意劉據下去。劉據站起身來,看著父親那略顯蒼老的麵容,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酸楚。他向劉徹行了個禮,然後轉身緩緩離去。
    劉徹目送著劉據遠去的背影,眼神中流露出一種複雜的神色,有欣慰,有擔憂,還有一絲難以言喻的落寞。
    他默默地轉過身去,背對著劉據,低聲喃喃道:“朕這一生遠比原來曆史那個劉徹更加的精彩,這便足夠了……”
    他沒有忘記金榜說過的話,他的壽命和衛青、霍去病是一樣的。那麽,太子劉據上位之後,應該不會像原來曆史中那樣被外戚所束縛吧。
    然而,即使被束縛,劉據也必須要掙脫這枷鎖,因為這是成為王者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沒辦法,劉徹還是那個多疑的漢武帝,特別是衛青霍去病兩人這一世都是和劉徹一樣的壽命。
    這說明他們二人的外戚勢力將會比竇太後的竇家還要大得多,太子上位施行政策必然會受限製的,太子上位後必然是會對衛霍兩家下手的。】
    東漢
    劉秀已經臨近彌留之際了,他渾濁的目光看著靜靜坐在他榻前的兩個女人,語氣平靜的說道:“你們二人可得到想要的了?”
    陰麗華和郭聖通聽到劉秀的話,皆是一怔。室內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隻餘劉秀微弱的喘息聲。
    陰麗華低垂著眼眸,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雙手交疊放在膝上,沉默良久,才緩緩開口:
    “陛下,於我而言,此生能陪伴在您身側,看大漢昌盛,便是我最大的心願。我從未有過非分之想,如今能得您真心相待,已心滿意足。”她的聲音輕柔,卻帶著幾分堅定。
    郭聖通眼神複雜,有不甘,有釋然,還有些許落寞。她苦笑一聲,說道:
    “陛下,曾經我渴望無上的尊榮與權勢,可曆經諸多波折,我才明白這些不過是過眼雲煙。如今我隻求家人平安,餘生能安穩度過。想來,我也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劉秀微微點頭,渾濁的目光中閃過一絲欣慰。他看著這兩個陪伴自己多年的女人,思緒仿佛回到了往昔。那些崢嶸歲月裏,她們都在不同階段給予過自己支持與陪伴。
    “如此便好……”劉秀的聲音仿佛風中殘燭,愈發微弱,仿佛隨時都會熄滅。他的氣息也如遊絲一般,漸漸不穩,讓人不禁為他捏一把汗。
    陰麗華和郭聖通守在劉秀的床邊,她們的手緊緊握住劉秀的手,仿佛這樣就能將他從死亡的邊緣拉回來。
    淚水在她們的眼眶中打轉,卻強忍著不讓它們流下來,生怕這會影響到劉秀的情緒。
    然而,無論她們如何努力,劉秀的生命還是如流沙般從指縫間溜走。不多時,他的手緩緩滑落,失去了最後一絲溫度。
    屋內頓時響起了兩個女人悲戚的哭聲,這哭聲在寂靜的宮殿中回蕩,如泣如訴,訴說著一段過往的愛恨情仇與歲月滄桑。
    在看到劉秀咽氣之後,郭聖通悲傷的哭聲戛然而止。她的目光與陰麗華對視一番,兩人的眼神交匯,似乎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思。隨即,郭聖通微微笑了起來,那笑容中既有悲傷,也有一絲如釋重負的感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們當然清楚劉秀心中的顧慮,他擔憂自己離世之後,陰麗華與郭聖通會因權力爭奪而陷入無休止的紛爭,甚至有可能引發內亂。
    正因如此,如果她們不佯裝出悲痛欲絕的模樣,恐怕就會被劉秀降旨殉葬。畢竟,她們二人所擁有的勢力合起來絕非小數目。
    就在這時,突然間,一張紙條如同幽靈一般從房梁上飄落下來。郭聖通驚愕地展開紙條,隻見上麵赫然寫著一句話:“別哭得這麽假。這著實有些難看。”
    這句話如同一道晴天霹靂,令二人的臉色瞬間變得僵硬。她們不約而同地轉頭看向床榻上已經沒有呼吸的劉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寒意。
    劉秀竟然連她們二人的反應都能預料到,那麽為了確保皇權的穩固,他未必沒有給皇帝留下後手。想到這裏,陰麗華和郭聖通對視一眼,彼此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驚恐。
    “陛下與我們爭鬥了一輩子,沒想到臨終之際,竟然還能再給我們設下一道陷阱。”陰麗華麵色複雜地看著劉秀的臉龐,緩緩說道。
    可眼下不是思索這些的時候,劉秀駕崩之後的喪儀是此時的大漢第一要緊的事情。
    按照慣例,皇帝的喪事必須得妥善操辦。而在這關鍵時刻,郭聖通的地位變得尤為重要。
    由於她在這一世並未被廢黜後位,所以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皇太後。與此同時,她的兒子劉強,作為名正言順的皇太子,自然也應該繼承皇位。
    登基大典結束後,新帝劉強開始處理政務。然而,就在這天深夜,一個其貌不揚的侍衛卻突然出現在他的麵前,並跪地呈上了一道詔書。
    劉強的目光落在那道詔書上,眼神平靜如水。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
    “你是說,父皇留下了這樣一道旨意,言說若太後和臨江王太後膽敢禍亂朝綱,便可將她們處死以維護大漢江山?”
    劉強心中暗自思忖,他對自己的父皇有著深刻的了解,深知他絕不會隻留下這樣一道簡單的詔令。
    父皇一生算無遺策,必定還有其他的後手。劉強決定要一探究竟,看看父皇究竟還留下了什麽秘密。
    ——————————————分割線
    題外話:
    漢朝後記呢。其實就劉豬豬和漢光武帝劉秀這裏值得寫一寫,其他都是比較平淡,沒啥好寫的。
    至於呂雉,她的後記會在後麵單獨有一個小篇章的。
    其實我寫劉秀會留下這個詔令時,居然覺得這會是他能做的出來的。
    而且金榜是盤點過曆史的東漢後宮,那真的全都是刀光劍影,血流成河的。劉秀怎麽能不害怕呢。
    畢竟權力動人心啊,郭聖通和陰麗華再怎麽是隊友,在劉秀沒了之後,她們必然會因為權力而相對,這二人鬥起來,大漢江山肯定會動搖的。
    至於皇帝會不會拿出這道詔令。那你可以猜猜看在危及皇權時,他會不會拿呢?
    喜歡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請大家收藏:()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