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姐弟倆聊天
字數:3090 加入書籤
一來病房內有其他病友及陪護人員,不適合說家裏的事;二來雖說老趙的體溫降了下來,但還是精神欠佳,略顯疲憊,故而趙梅縱有千言萬語,也隻能強忍著,把那些在心裏翻來翻去的話生生咽回腹中。兩個人隻是不鹹不淡地聊了幾句家常。
待到晚餐時分,趙梅欲往食堂為老趙打飯,老趙卻執意外出:“我又不是行動不便,活動活動筋骨還舒服些。”老趙就給老周打了電話,告訴她與趙梅外出隨便吃一點,無需專程再跑一趟。小外孫在電話裏嚷嚷要過來,老趙又逗了幾句。老周說:把圍脖和帽子戴上。”老趙嗯嗯著。隨後,一同離開病房,朝醫院外走去。
姐弟倆沿著醫院門口的馬路,拐來拐去走了好一段路,才進了一家叫“家鄉味道”的小餐廳,一人點了一份叫“攪團”的小吃,切了一盤鹵肘子,配了一份涼拌沙蔥,一份芹菜花生米,都是小份,趙梅堅持付了錢。
攪團是西北地區的傳統食品,特別是在夏季,農村的大嫂大媽們經常製作攪團。因為用料不一,就有了土豆、雜麵、蕎麵等各種類型,澆的“蓋點”也各有特點,可用漿水、醋加上時令蔬菜配製不同口味的“澆頭”,當然,土豆、芹菜、青紅菜椒是少不了的。而且,即使在西北,省與省之間,市與市之間,甚至一個縣裏,做法和叫法都一樣。但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一個是口味以酸辣為主,不管哪裏的攪團,都離不開油潑辣子和蒜泥這個調味品。一勺油黃椒紅蒜白的油潑辣子,油汪汪的,看著鮮亮,聞起來香辣,吃起來更是回味無窮,猶如畫龍點睛之筆,使本來平淡隨意的一碗攪團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其次,都是以當地盛產的雜糧為主,所謂雜糧,自然是指小麥以外的其它作物。其實說白了,這一類的吃食,就是一代一代的“當家婆”們,為了讓有限的食物更加符合家人的味蕾而不斷努力探究、精心烹製的結果。在沒有包產到戶前甚至八九十年代,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雜糧仍然是吃飽的主力食品。近些年來,不再為能否吃飽擔憂了,又開始懷念和尋找兒時的味道,攪團就又出現了人們的記憶中,慢慢就成為了當地的一種特色美食,許多餐廳和小吃店也開始適應這種需求。作為從小吃攪團長大的老趙姐弟,吃的自然不隻是美味,更是一種情感,是記憶中的一份溫馨。
趙梅點的是漿水蕎麵攪團。趙梅說道:“蕎麵對糖尿病有益,多吃有好處。”然而,盡管知曉蕎麵的好處,她最終還是點了那香氣四溢的鹵肘子以及清爽宜人的芹菜花生米。這其中並無其他緣由,隻因老趙平素就鍾情這些吃食。尋得一個靠著牆的小旮旯裏的火車座位,等待飯菜上桌的間隙,趙梅輕聲開口道:“等你出院之後呀,可得找個合適的機會給再說一說,有些該走的流程還是得走完不是。就這麽稀裏糊塗地住在一起,這到底算咋回事嘛?要是他們不住在我家,不在我跟前晃悠來晃悠去,那我也就懶得管啦。可現在呢,就這麽住著,啥活兒都不幹,光等著我伺候不說,到現在了,他們連給女方家長說沒說都沒個動靜,我都不曉得他們到底咋想的。萬一哪一天,對方家人突然找上門來,那人家不得說我這個當娘的不懂事兒啊,到時候我可咋跟人家交代喲,這親戚以後還咋相處?就連左鄰右舍的人都開始打聽了,我都不知道該咋回答他們呢。” 她微微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擔憂,仿佛那些未解決的問題如同一團亂麻般纏繞在心頭。
老趙緩緩抬起頭,眼神中流露出些許複雜的情緒,他看著趙梅那熱切而又無奈的目光,手中的筷子沉穩地夾起一片肘花,那色澤鮮亮的肉片在燈光下閃耀著迷人的光澤,他徐徐地將其送入口中,慢慢地咀嚼著,又緩緩地咽下後,拿起一旁的紙巾,輕輕擦拭了一下嘴角,仿佛要抹去心中的些許猶豫。微微歎了口氣:“我想想啊,這事兒確實讓人頭疼。咱先得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有時候啊,有些人就是不太願意聽別人講道理的,非得自己親身經曆一番才會懂得其中的真諦。我之前已主動打了那麽多次電話,每次最多也就說個兩三句,他就找各種理由說有事。可反過來呢,大半年了,他卻一次都沒有主動給我打過電話,說明一個什麽問題,不想讓別人參與。”
老趙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無奈,繼續說道:“新房不是早就裝修好了嗎,要是真覺得不合適,那就讓他們自己去住唄。女方家裏那邊呢,你也別太操心了,兒女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吧,姑娘又不是你能強行拉回來的。而且啊,人家可是 研究生,智商和情商能比咱們差嗎?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能力。”
說到這裏,老趙又挾了一粒花生米,說道:“我看呐,你就是有些想得太多啦,給自己徒增煩惱。說不定啊,過段時間他們自己就想明白了呢。”
聽到老趙如是說,趙梅激憤地說:“情商高個屁,文憑高還得明事理,啥也不是。不打電話是真的忙,幾乎天天在加班,也不知道咋就那麽多活?連我一天都說不了三句話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麵對趙梅的回話,老趙選擇了沉默以對,不是我願意不願意說的事,而是你兒子就不願讓我參與,忙的你都沒有時間溝通,就是主動找上門去,人家也得有時間願意和我說才行呀。或許老趙明白此時任何言語都可能激起趙梅的不滿,正想著如何回話,恰好飯菜送來了,便默默開始用餐,似乎想用這片刻的安靜來緩和眼下的尷尬。
吃完飯後,老趙不容置疑地讓趙梅趕緊回家,自己緩緩回醫院:“前麵就岔路了,你去醫院還得特意繞個大彎呢,況且這天都已經黑透了,好在剛好還有一趟公交經過,你回家。我就自個兒溜達回醫院了。”
趙梅還是道:“行嗎?要不我陪你一起吧。”老趙連忙安慰她:“沒事,就是感冒稍微重了些罷了,沒什麽大事的,你別瞎擔心啦。快去坐車回家好好休息,別惦記著我。”
趙梅看著老趙如此堅決,隻好一步三回頭地上了公交車,等公交車拐過街角消失在視線中後,老趙才慢悠悠地坐在站台的椅子上,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手腕上的運動手環,剛才那一瞬間,他的心律竟然莫名其妙地達到了 157 次,這讓他心中不禁暗自罵道:“這狗日的心髒,狗日的。”也不知道是罵他的心髒還是罵讓他心律加快的事。
回到病房時,已是將近晚上九點。老趙還沒來得及躺安穩,值班護士就急匆匆地推門而入,笑著說:“趙叔,該測體溫了,你上哪兒去了呀,怎麽這麽晚才回來?不遵守規定,要算你私自離院的。”老趙微微一愣,隨即道:“哦,我出去吃了個飯,耽擱了會兒時間。”護士點了點頭:“下不為例喲,好好治病,以後離開醫院打招呼的。”說著熟練地拿起體溫計開始為老趙測量體溫,而老趙則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思緒卻早已飄遠,除了趙梅說的事,又回想著回醫院路上,錢誌東打電話說的那些事……
喜歡老趙的退休生活請大家收藏:()老趙的退休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