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閑聊2)
字數:3247 加入書籤
任老師卻不要:“說好的經濟獨立的。”
老趙非要給:“過日子都是這樣,柴米油鹽一樣都少不得。”
“還是各花各的吧,這不是主要的事。”任老師還是不要。
老趙找了個理由:“日常用品我不會買。”
“不會買學著買。”任老師不上當。
還去了一次農場。燒烤園的人明顯多了,大部分是幾家人約在一起來乘涼避暑的。小院裏也是,進進出出的都是人,挺熱鬧的,兩個人正想在找個地方,朱會計看見了,連忙迎了過來:“西廂房沒人。”
看見院子裏有人圍成一團,任老師湊過去看熱鬧,老趙問:“怎麽這麽熱鬧?”
小朱笑著說:“搞了個小把戲,摸獎。小的頂五元歺費,大的獎一隻羊。五元、十元、五十元都有,圖個人氣。”
任老師看了一陣,也要抽獎,兩個暑假工模樣的工作人員不讓:“必須是消費完了的,滿一百元抽一次。”
任老師就回來了,進了門,就對小朱嚷嚷:“小朱,你們這個活動搞得不好,為啥不先抽獎呢?隻要定了位置的,一點餐就抽,多好。”
小朱說:“抽上了就高興,抽不上,不沮喪嗎?”
“那這樣好不好?多放一點小的,人人都可以中獎。”任老師不死心。
朱會計就看老趙,老趙卻笑而不語,這樣的小把戲,對他沒有任何興趣:“今天是周末,還是怎麽了?怎麽人這麽多?”
小手說,我在c市百事通上花錢發了個小廣告,搞了個迎中秋小活動,凡來就餐者,一律九五折,再送一箱啤酒,還可以抽獎。”
老趙就說任老師:“你先入為主了吧?人家搞的活動是一環套一環的,”
任老師就說:“我就是想抽一下。樂趣嘛。”
本來想在羊場吃飯的,看小朱他們忙的足不沾地的樣子,老趙還是走了。出了門,下意識的看了看小北山方向,卻沒有了前兩天來的塵土飛揚,就覺得有點奇怪:“哎,小朱,小北山的施工怎麽動靜小了?”
“我也不知道是咋回事。這兩天忙這邊的事,沒顧上留意。”
但老趙還是開車繞了過去。本來有一條土路通向小北山方向的,隻是越靠近山路越窄,隻剩下勉強能通過四輪拖拉機的小道,前一陣拓展的就是這裏。可走到半道,老趙的車就過不去了,路基基本上拓開了,中間卻堆了一些沙石料,還橫了一根木杆,掛了個牌子:施工重地閑人免進。現場也靜悄悄的,隻有一台推土機停在那裏,連一個人都看不著。
任老師問:“沒事幹,跑這裏幹嘛來了?”
“轉轉,隨便看看。”老趙說著,就掉頭回了市裏,心裏卻在琢磨,老方那天說過的話,看來是馬上要見動靜的。
自從在q市打電話和小屈不高興以後,任老師心裏一直憋著一股勁,不主動和小曲聯係。小屈也倔強,隻是過兩天發個信息,報一下平安,也不打電話。從農場回來以後,任老師終於憋不住了,主動把電話打了過去,沒想到,第一句話,就把任老師破防了:“媽,你還記得你有個兒子呀。”
老師心裏就五味雜陳的很,但還是很耐心的說:“你不跟我好好說話,我們不都得冷靜冷靜嗎?”
電話那頭,小屈就笑了:“哪次我惹你生氣了,你不是這個樣子?下次能不能換個招?你忘了呀?我現在上班了,等我打電話要錢的機會沒有了。”
娘倆就在電話裏好一陣嘮叨,小屈說,他自己其實最近很忙的,幾乎每天都是開會,他要做記錄,其他的工作隻能放在晚上來幹:“我們主任說了,我的文筆還可以,準備把辦公室的文字工作交給我呢。你說,我那時候要是不聽你的話,選個文科,現在是不是恰到好處?”
“我要是能夠預料到你現在有搞文字工作的機會,從小學一年級起,我就讓你枕個四大名著睡。”任老師也不客氣;“你就偷著樂吧,每年那麽多的畢業生,有你這樣機會的能有幾個?你以為,你的機會是你拿畢業證換來的。”
“我知道你的意思,不就是老趙頭幫忙嗎?我現在搞明白了,我本來考的就是總部,他幫不幫幫忙,我都會留下來的。”
任老師就又生氣了:“人要學會感恩,你還寫材料。先好好學學,什麽叫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還有,我正告你,再不允許當著我的麵說老趙頭三個字,尊重別人,才是最大的尊重自己。”
“知道了,我不就在電話裏和你說嗎,又不是當麵。”
任老師就有些談興索然,想說領證的事連機會都沒有。
任老師打電話的時候,是自己上市場買菜的時候。他生怕和兒子溝通有什麽不合適的地方,自己的情緒有了變化,從而影響了老趙。
但不論怎麽掩飾,對於兩個朝夕相伴的人來說,情感的細微變化,都是能夠及時察覺到的。任老師買菜一回來,老趙就嗅到了一絲沉悶,但任老師不主動說,他是不會去問的。一直到吃飯的時候,老趙才開了句玩笑:“買菜的時候多按了一個零?”
任老師一愣,隨即明白過來:“嗯,碰著一個用七兩稱的。”
晚上躺在床上,終究還是忍不住了:“你說,現在的孩子,怎麽越大就讓人越看不明白了?諸葛青多好的一個小夥子,為啥就結婚不生孩子呢?”
“這有什麽難理解的。第一批參加高考的人,歲數比我都大了,這些人的孫子都考完大學了。大學是怎麽考的?舉全家之力。大人們把所有的希望可寄托在孩子們身上,孩子們都是看著大人們的苦過來的。你是老師,你說現在的孩子還有童趣嗎?我上小學的時候才學的阿喔鵝,可現在的小學生一年級就是組詞。別的先不說,每年的高考季,多少人家興高采烈的把孩子送進了大學?可多少畢業季,又有多少孩子垂頭喪氣的離開了校園?上學的過程,無非就是一個把家長抽筋剝皮的過程。那麽,他已經經曆過了這個過程,為什麽還要再生個孩子出來再吃一遍苦?”
任老師第一次對老趙的謬論沒有做正麵回應。
喜歡老趙的退休生活請大家收藏:()老趙的退休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