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兄弟緣薄呀
字數:2654 加入書籤
思維這個東西很奇怪,隻要有信息勾連,就會引起一連串的反應,凡是與此相關的有關信息,不管是經過了多少年,都會在腦海中湧現出來。而且,越是刻骨銘心的東西,越會記憶猶新。且對於這些不美好或者痛苦,會被不自覺的放大,所謂的銘刻就是這樣,而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卻總是忽略了的。通常情況下,這種銘記,才能讓人明事理,辨是非,知進退,是人生中必須經曆的一個過程。人的成長,就是在一次次的經曆中逐漸長大的,但有時候,過於重視和放縱這種情緒的恣意蔓延,就是一種病態了,但思維的串連性是不會變的。
因為上墳的事,幾個姐姐都說起了趙天亮,包括和任老師也談論過。老趙的腦子裏,就時不時出現趙天亮的影形來。
說一千道一萬,兩個人除了血緣關係,大半輩子了,還真的沒有多少實質性的交集。趙天亮比老趙大十五歲,從老趙記事起,趙天亮就是一個小大人的形象,先是他在外讀書,後是老趙在外讀書,再後來,忙著各自的生計,兄弟倆二三個月見一麵是正常的。而且,見了麵,總是板著長了茸須的臉訓斥老趙,從來沒有過其它人家兄弟之間那種相互嗬護,至於說睡一鋪炕、吃一鍋飯的機會更少。老趙被別人家的孩子欺負了,都是趙琴和趙梅出頭露麵,而這位兄長最多的話就是再惹是生非我敲斷你的腿,真是個多餘。從個人感情上,還不如老趙和自己家那條四眼黑狗的感情深,典型的兄弟緣薄。兄弟鬩於牆,是有原因的,隻是趙天亮忘了,還要外禦其侮。心甘情願付出的前提是值得。
可萬般因緣,就因為血緣給牽扯到一起了,就有了一輩子扯不清的恩恩怨怨。
血緣關係雖然是割不斷的紐帶,但並不是相互終生相依的唯一理由,隻是在人生的旅程中有了一個讓自己不再孤單的借口。這份情緣,還要在漫長的人生體驗中,不隻是要百倍珍惜、精心嗬護,還要在社會規則許可的範圍內,全力維護,親而有度,這才是相互之間親密有加的基礎。
家庭是社會組成最基本的單元,每個家庭的是非曲直、興衰盛亡都折射著時代的印痕,都得順應時代,這個家庭才能興旺發達。特別是靠自己的辛勤勞作來維持生計的最下層百姓來說,這是最基本的家道。
可在生活實踐中,每每遇到具體的事,太多的人,總是身不由己的忘記了這一點。
老趙想這些問題,並不是有和趙天亮修好的想法,而是把它作為自己的一麵鏡子,實時修正著自己的行為。從這個角度來講,老趙雖然和趙天亮形同路人,但是,卻很少犯趙天亮之類的錯誤。比如,母親去世以後,那個時候的老趙,算是生計不錯了的,所以,母親喪葬的所有費用,都是老趙一個人承擔的。母親自己有二千元的現金,按道理這些錢應該在母親的喪事上花掉的,可老趙沒有,他分了五份,給每個姐姐一人四百元,不管對方的生活狀況如何:“母親的這些錢,都是這些年你們給她的零花錢攢的,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姊妹,不能厚此薄彼,就給你們平分了,算是個念想吧。”老趙之所以這麽做,一來是對父親去世後,因為錢的爭吵,一直讓他記憶猶新,二來,不想在兄弟姊妹之間,引起新的矛盾。甚至,事先預料到了趙天亮的態度,還特意把母親的葬事放在了鄉下舉行,盡可能的減少社會影響。畢竟,那個時候的老趙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大多還是有一點社會影響的。
可就是老趙這樣做了,其他人還是以為,這是老趙理所當然應該做的。比如說,趙麗就提出,他的兒子有幾個朋友也是來參加了葬禮的。老趙二話不說,當場就找出禮薄,如數退還了回去:“人情都是要還的。”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關於親情,老趙有了自己更清晰明確的想法,即使在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影響相互之間關係的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利益。
於是,有限的給予和無度的索取,就成了家庭矛盾甚至親朋好友之間產生矛盾的主要因素。這樣的經驗教訓,是老趙經過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換來的。
事實上,很多的時候,不管是什麽樣的人來取悅你,討好你,那都是帶有目的的,有些人,可能會感恩,有些人則會反目成仇……
親情,友情莫不如是。隻是,我們自己不願意承認罷了。
……
休整了幾天,任老師開學了,小石頭也上學了。開了學的任老師,都是熟門熟路的事,按部就班的上課。但小石頭,還是很讓老趙擔心了幾天。早上上學的事情,倒是挺順利的,因為租了房子的原因,距離近了,反而比沒有上學前還起的晚一點,下午學校有托管服務,但中午和下午放學,比怡寧下班還要早十分鍾,好在伊寧是坐辦公室的,工作沒有連續性,就向部門負責人打了招呼,提前接送。自己的工作,放在午休或者晚上加班。吃飯也是,母子倆大多的時候隻能在外麵買飯吃。隻是這樣一來,怡寧的時間就很緊張,當然,玉生倒班的時候,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包括吃飯。
老趙就說:“要不,我過去再待一段時間。”怡寧說:“總歸是要適應的,過一段時間再說吧。”老趙本來是想說讓她婆婆看一段時間的,可話到嘴邊,還是咽了下來。
事實上,老趙內心也是很糾結的,倒不是離不開任老師,而是始終想創造一個機會,能夠讓小石頭和他的爺爺奶奶多親近親近,但怡寧的態度沒有改變以前,任何外界的幹涉,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好作用。
任老師給怡寧的電話比老趙打的還要多。幾乎每天都有,問寒問暖的。怡寧給老趙打電話的時候說:“爸,你們平時也這樣嗎?”
喜歡老趙的退休生活請大家收藏:()老趙的退休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