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意外中的意外

字數:2868   加入書籤

A+A-


    任老師流產這件事情,在老趙的家人裏反應是不一樣的,趙琴兩口子的想法是孩子是上天派來的天使,既然來了,就應該留下來,人家本人不願意留,也就不好多說什麽。趙梅的反應就強烈一點,以為半路夫妻,有個孩子,兩個人的關係會更加穩固一點,再加上和諸葛青的對比,心裏就不自在,而且,做手術的時候,任老師還自作主張,趙梅就很是氣惱,就把心裏的不愉快帶到了臉上,但並不影響對任老師的照顧有加。怡寧想的卻是如果萬一再生個孩子出來,他爸的日子就不知道怎麽過了,這家可就亂套了。
    反應最大的是老趙。第一個是沒有想到。按理說,兩個人的生活是很規律的,也很小心的,發生這種意外的概率極小。第二個還是沒有想到,任老師竟然不打招呼,自己做主,就這麽處理了,而且,顯而易見的理由是為了帶小石頭回來。但鑒於目前兩人的狀態,還真說不出個理由來。所以,老趙的心裏對這種意外中的意外,就不是五味雜陳,而是百感交集了。
    沒有人知道,在老趙的內心深處,對孩子是有執念的。這種執念,既有男人傳宗接代的傳統觀念,也有為人子延續生命的使命感,更有讓自己的後輩人丁興旺的想法。但在老趙成為人子、人夫、人父所處的年代,這種想法無異於天方夜譚。這個執念再深,也隻能深深地埋入心底,一點漣漪都不敢泛起的。但不說,不實施,不等於沒有這個想法。
    老趙有這種想法,由來已久。少年時代的他,不隻是親眼目睹了那些沒有兒子的鄉鄰們對生兒子的執著,而且親身經曆了缺少男丁對一個農村家庭的重壓。村裏不隻一對夫妻,寧肯讓扒房牽牛,也要偷生,一對夫妻連生了五個姑娘,不隻是挖了地道應對,而且還有了借種的傳說。另一對夫妻的女方,竟在連在三胎女孩後,在野地裏喝了農藥,上過小學的她留下的紙條上竟然是沒臉活著,讓老公再娶,一定要生個兒子……
    而在老趙的大家裏,缺少男丁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在老趙當兵以前,家裏能掙全工分的隻有父親。後來,自己能幹活了,剛開始卻連同齡的女孩工分都掙不上,可以說倍受歧視。
    所以,在老趙的骨子裏,有多子多女的想法是有錯綜複雜的背景原因的。
    雖說是後來離開了鄉村,男女差異沒有那麽明顯,但這個念頭並沒有消除。而且,這些年來,在小家內部,也是很受了些委屈的。
    總體來說,老趙算是個孝順的兒子,但並不是和母親之間沒有過爭執。而第一次爭執,就是因為老周懷孕。在生兒育女方麵,母親是很有經驗的,老周顯懷以後,母親就不止一次的提醒他們,是個女孩。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後來有一次,老周自己回了娘家,母親就態度明確的告訴老趙:百分之百的姑娘,現在還來得及。但老趙說:“管他啥,隻要是我的孩子就行。”
    “傳宗接代是人生大事。”生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母親,滿腦子傳統觀念。
    娘倆就說生氣了,就有了母子倆的第一次爭執。後來就生了怡寧。上小學前的怡寧,是母親一手帶大的,對於自己的孫女,母親並沒有歧視,但背過人的時候,還是時常有念叨的,要是個男娃多好。
    刺激了老趙的主要三件事:一件事,母親把從老趙奶奶手裏傳承過來,她帶了一輩子的一隻鐲子,給了趙天亮的兒子。雖然說,母親和趙天亮兩個人吵吵鬧鬧了大半輩子,給的理由卻是這是老趙家的傳承之物。對於這件事,老趙和老周直接采取了無視:你的東西你願意給誰就給誰,我們沒有意見。但在心裏,至少在老趙的心裏,又何嚐不是一根刺。
    第二件事,發生在母親去世前那年和趙天亮吵架。趙天亮公開說:我死了,有我的兒子,你有嗎?這個話是在吵架現場當著所有老趙家的人和圍觀的人罵老趙的。而且,伶牙俐齒的趙天亮一家五口和老趙對陣,優勢不是一點,老趙當時就有再生孩子的想法。
    最後一件事情,就是母親去世後,因為趙天亮一家沒有來。是自己和幾個姐姐一起辦的,雖說是喪事辦的很體麵,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又何嚐不是這種打臉呢?
    那個時候的老趙還年輕。老趙還和老周商量過:“要不?我們也想辦法要個二胎指標,再生個孩子,反正你下崗了,也在家呆著。”
    老周也同意。但也擔憂:“可要是再生個姑娘,又該怎麽辦?”
    “無所謂呀,至少怡寧有個伴,等將來我們老了,他自己不孤單。”
    這個想法,之所以沒有落實,一個方麵是那時候的老趙升職的呼聲很高,這種事情一旦泄露出去,就成了人家的把柄。而另一個原因,老周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曾經有過備孕,但醫院給出的結論卻不樂觀,所以,才徹底斷了再生個孩子這個念想。
    但斷了這個念想,並不是說沒有了這個執念。老趙隻是個俗人,俗人的想法就和眼下、自身有關。任老師意外懷孕這件事,還是很讓老趙的思想活躍了一陣。任老師不領證,除了小屈的原因,還有沒有其它想法?要是以後想要孩子,自己怎麽辦?要還是不要?自己還有沒有能力養大一個孩子?怡寧同意不同意,再說了,六十多歲的人再生個孩子出來,這不隻是出名了……
    當然,這些想法隻能是自己想一想,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最主要的是任老師。可任老師表麵上溫柔可親的,但做起事來,卻是幹脆利索主意正的很。比如和自己在一起,比如領小石頭回來,比如這次,自己打定主意的事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老趙就感慨,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任老師的身上有自己母親的果斷執著、老周的勤快操勞。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命嗎?
    但老趙還是很認真的告訴任老師:家是一種責任,首先是相互尊重和理解。
    題外話:書友們如何看老趙和任老師的以後?可以留言。追更的朋友們給個五星書評,嚴重缺呀。評分上不去,沒有動力。
    喜歡老趙的退休生活請大家收藏:()老趙的退休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