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屈老太太的心思

字數:2715   加入書籤

A+A-


    可小屈更沒有想到,忙中偷閑連著給任老師打了幾次電話,任老師竟然連視頻都不接,電話裏不但聲音很疲憊,而且總是用各種理由說自己忙。小屈就想:看來我這個媽,真的不想要我這個兒子了。
    小屈就給屈老太太打了電話:“奶奶,你哪天去看看我媽吧,是不是有什麽事?我這幾天打電話聽聲音不對,問他怎麽了,他也不告訴我。”
    接到孫子的電話,屈老太太是既高興又心酸的。高興的是,這麽些年來,在對待任老師的問題上,孫子這是第一次站在她的這一麵。而心酸的是有七十多年人生經曆和經驗的她,心裏很明白:一個女人,一旦說下定決心要離開一個男人,或跟定一個男人的時候,別說是九頭牛,就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來的。何況,小屈在電話裏是如實告訴了她,這對男女為她的孫子所做過的事的。對於她認識的任老師來說,能為孫子做到這個地步,頗有些舍已為子的滋味在其中。從這個角度上講,她既有些看低了任老師,也有些看低了老趙,自己就有了一絲愧疚的心理。
    但屈老太太不是那種沒有見識的人:“孫子呀,你媽現在都有了自己的新家,我再去攪和,就顯得咱們屈家不仁不義了。我隻能去看看,就連讓她抽空多關心關心你的話,都說不出來的。”
    小屈就更加鬱悶了。
    屈老太太心裏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除了離婚這件事,無論是從做媳婦的角度,還是做女人的角度,任老師都是無可挑剔的。以前也聽說過,有人追自己這個前兒媳婦的話,但那個時候,是別人主動,任老師自己沒有動心的。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任老師不但動了心,而且已經主動和別人在一起了。何況,從自己的兒子屈兵出事以後,孫子從中學到大學全是靠任老師一個人操勞的。自己除了擺個奶奶的架勢,在嘴上叨叨幾句,過年的時候,給自己的孫子些壓歲錢外,是沒有任何物質上的支持的。按她自己的話說,我一個月就兩三千塊錢的退休金,除了生活外,還要照料我兒子的,所以我隻能給我的孫子一些精神上的鼓勵。
    而且,任老師還把自己名下的所有資產,賣了全給了自己的孫子,說好聽一點是這樣,不好聽一些是為自己的兒子還了債的。任老師身上的剩餘價值也沒有多少了,以前,阻撓任老師再婚,盼望和自己的兒子複婚,那是因為屈兵出獄後,如果複了婚,兒子的後半生就有了保障。可現在沒有了這個基礎,天底下的女人不多的是?再說了,如果不是任老師發現了那筆錢,並且想辦法及時處理,一旦讓公家發現,別的不說,自己的兒子不是還要在裏麵多蹲幾年嗎。眼下雖說是這個問題私下處理了,但畢竟是個態度,事實是曾經存在過的。這個把柄會一直在,如果把任老師那個強死驢惹急了,再把這些事情翻出來,那就事與願違了。所以,在內心深處,屈老太太早已打定主意,不再去攪和任老師的事了。
    可孫子又這麽說了。自己總不能把自己心裏的這些想法和孫子說的那麽清楚。至於說孫子聽了自己的話,是火上澆油,還是揚湯止沸,那就是他自己理解的問題,其它事那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聽了奶奶的回話,小屈想不明白,一向非要堅持自己父母複婚的奶奶,為什麽會這麽說?說這些話的目的是什麽?心裏就愈發煩躁。
    回c市一趟吧,真的是抽不出時間來。對自己眼下的這份工作,小屈還是十分滿意的,雖說收入沒有私企那麽高,但國有企業的福利待遇在京城也算是排得上號的,唯一不順心的就是太忙,特別是辦公室,隨時隨地都有各式各樣的事要隨時應對,周末加班那更是常有的事。再說了,就是有時間回去,自己連住的地方都沒有,總不能別別扭扭的住在那個老趙家裏吧。能去的地方,隻有奶奶家,或者是住賓館。但這兩個選擇項,小屈心裏又是排斥的。糾結了好幾天,小屈心裏突然靈機一動,既然奶奶不去,我和母親之間又不好直接說,為什麽不把這個話帶給老趙?解鈴還得係鈴人,如果是老趙知道了自己的態度,怕惹麻煩不再和母親交往,那不什麽事都沒有了嗎?
    想到這一點,小曲很為自己有點小聰明感到高興。他決定寫一封信,然後在微信上發給老趙。老趙的聯係方式,他是有的,就說自己有什麽說的不對的地方,過激的地方,結果隻有兩個,這個老頭的方法隻有兩個:一個是置之不理,一個是知難而退。至於這個方法合不合適,那不重要,隻要能達到目的就行。
    於是,小屈就開始認真盤算,如何用最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這種想法。
    老趙告訴任老師齊玉被抓的事以後,任老師這幾天一直在思索怎麽和兒子說這個話。說輕了,這個小子可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引不起注意。說重了,要是適得其反,更是一個麻煩,也是在心裏思忖著自己怎麽說這個話。
    任老師的想法,竟然和小屈是一致的,也想在微信上留言,把自己心裏的想法告訴小屈。
    但自從流產的事情,老趙告誡她以後,任老師還是很注意的。這天晚上,等小石頭睡了,任老師就和老趙躺在主臥各自的單人床上聊天。
    任老師很糾結:“你覺得,我怎麽給我家那個小崽子說齊玉的事情,才能夠讓他既能聽進去,還沒有別的想法?”
    老趙就笑眯眯的說:“知子莫若母,怎麽達到這個效果,其實你心裏是最清楚的。我呢,隻能給你一點參考性的想法。跟他說這件事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讓他自己明白,有多大的碗,盛多少飯。現在這個社會,金錢是保障生活的最基本的東西,是必須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應該把握好一個限度,這個度就是不能超越自己生活這個時代的社會規則。就是說,在什麽樣的生活狀況下就過什麽樣的日子。”
    任老師搖搖頭:“不明白。”
    喜歡老趙的退休生活請大家收藏:()老趙的退休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