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出席JCSC年會,東京自由行

字數:3561   加入書籤

A+A-


    2008年夏,我又應JCSC日本購物中心協會會長大翁先生之邀出席日本購物中心協會年會。這是中國行業協會專家,第1次受邀到日本,在這次大會上,我做了《中國購物中心發展及中日購物中心比較》的主題發言並與日本業內人士進行了對話。會議開得專業、嚴謹而熱烈。會後我向大翁先生發出邀請,歡迎他來考察中國的商業地產,他欣然接受。
    與會的日本同行,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GDP連續十幾年保持在8%10%以上的增長,以及中國購物中心的風起雲湧的迅猛勢頭都表示了驚訝和讚歎!
    會議結束後,由於我這次是一個人來參會,並沒有帶團考察,所以會後我安排了一個人的自由行。之前來日本都是商業考察,所以這次我主要是觀光了東京的代表性景點和有紀念意義的遺址。
    而且我也沒有請專業翻譯,而是找了一位我的發小老弟京京。我們兩家是世交,住的隻有一街之隔。他的父親和我的父親同是花河市財貿辦的同事。他的爸爸,我叫陶叔,後來做到市政協的秘密長,退休前辭職下海到南戴河開發房地產,是我認識的東北官員中最儒雅,最謙遜也是最有文化的一位。
    他早年畢業於哈師大中文係,後主動要求去新疆下鄉上山,並在知青中結識了來自上海民國時期的官宦人家出身的陳姨戀愛結婚。70年代中葉從新疆回到故土。陶叔也是一位非常有文采、學者風格的人士,他研究的主題是姚雪垠先生寫的長篇曆史小說《李自成》,並由此與姚先生成為忘年交。
    2023年10月我還接到他參加姚雪垠先生《李自成》小說的研討會的微信:“參加由中國作家協會主持,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舘召開的姚雪垠學術研討會。我寫的《姚雪垠先生長歌行》七言古風長達二百三十四句的長詩,由著名書法家張榮喜先生書寫的隸書長卷,捐贈中國現代文學的最高殿堂 中國現代文學舘永久收藏。
    《李自成》是上麵做為國家文化工程操作的。社會評論不一,很多更是人雲亦雲。但要讀懂它,必要把全書認真看兩遍才行。
    當代評論李自成,多以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為標本。但郭的這萹名著是篇欠嚴肅的作品,其中有的道聽途說,有的觀點錯誤。《李自成》作者姚雪垠先生考察曆史,批評郭的錯誤,郭誠摯感謝並接受,也是大家風範。”
    京京比我小六歲跟我弟弟同齡。70年代,中日恢複邦交後,他當時娶的太太是他中學的同學,也是一位日本遺孤。後來她的家人找到了她,京京就跟他太太一起去日本定居了。一晃就是30多年,所以這次見麵非常驚喜!有他來做我的翻譯兼導遊,同時又能敘舊,自然十分開心。他雖然還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但是我們的交流除了我們共同的童年和少年的回憶之外,很少觸及當年那段抗日戰爭的曆史。更多是關於中日當代的比較。
    他的整個的言行儀表已經完全日本化了。談及到日本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他對自己當年的選擇深以為然。他帶我主要去了兩個代表性的旅遊景點,一個是皇宮,還有一個就是東京塔。上午和下午分別參觀兩個景點後,為了答謝他,當然也是為了紀念這個著名的場所,晚上我請他到鬆本樓吃飯,孫中山先生在日本流亡的時候,多次在鬆本樓與日本的有識之士們會餐。鬆本樓的老板梅屋莊吉先生與孫先生是結拜兄弟,對他當年的反清活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1915年,由梅屋莊吉先生為媒,孫中山先生與宋慶齡女士在梅屋莊吉先生的家中舉行了婚禮。
    一. 東京皇宮
    走進東京市中心區,遠遠便看到一片四麵環水的“綠島”,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中頗為顯眼,綠島深處便是日本的皇宮。環繞四周的“護城河“把皇宮與喧囂繁華的現代城市隔離開來。
    皇宮與其說像世外桃源,不如說是座孤島上的孤城。即使在很多日本人心目中,這座宮殿也是神秘莫測的。
    皇宮雖已收歸國有,但天皇仍是主人,其憲法地位是日本國民的象征。為讓天皇一家免費住在裏麵,日本人每年要掏2億美元。是否繼續保留天皇,日本國內也有爭議。
    日本皇宮是天皇的起居之地,是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由德川幕府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修築。這一處占地23000平方米的日本傳統建築,有綠色的瓦頂、白色的牆壁和茶褐色的銅柱。皇宮分為皇居、外苑、東苑以及北之丸公園等幾個區域。皇宮的大部分(包括宮殿本身),隱蔽在厚厚的石牆、古老的樹木和江戶時期的護城河內,一般不對外開放。東苑及北之丸公園則經常向公眾開放。旅客可以經大手門、平川門和北羽橋門進入。
    日本皇室的始祖是天照大神,而現今的明仁天皇的祖先都是她的後裔。所有去世的天皇都被視為真神,生活在自己特有的、絕不與普通日本人相混的世界裏。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946年,直至裕仁天皇在日本戰敗後宣布放棄自己神的身份。日本的1947年憲法保留了皇室:天皇成為了“國家的象征”……
    二戰的1945年被空襲摧毀,後重建。
    在參觀(望)日本皇宮的時候,我的心中一直就在想,日本的天皇和皇宮其實隻是一種象征了,它已經成為一種神的存在和日本國民心目中的一種曆史的回音。日本天皇的存在也是日本進入到君主立憲製的一種選擇,有點類似於英國的國王。他們都不幹涉現實社會和政府的運營,皇政分立,神俗分離,隻是一種精神及文化的寄托。皇權已經被剝奪和沒落。尤其二戰以後。而中國的故宮。雖然名義上已經沒有皇帝了,但是皇權意識和傳統影響依然像幽靈一樣病毒一般潛伏於這個廣袤的大地和芸芸眾生中,反而更深遠更可怕!甚至我還聯想到我在春城上大學時去參觀過的偽皇宮,當年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擔任滿洲國皇帝時偏於一隅,甚至成為傀儡。如今已經成為一塊幾乎被遺忘的舊址和記憶……
    二. 東京塔
    東京塔是東京的地標性建築與觀光景點。其以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為範本而建造,正式名稱為日本電波塔。
    東京塔在150米處設有大瞭望台,249.9米處設有特別瞭望台。通往展望台的出入口外,還設有東京鐵塔水族館和各種紀念品小賣鋪。
    東京塔的顏色為紅白相間,是因為航空交通管製規定以利辨識。照明時間為日落到午夜。燈光顏色隨季節變化,夏季為白色,春、秋、冬季為橙色。
    2019年2月4日6點半,東京塔首次為中國春節點亮中國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過視頻致辭向中國人民拜年,送上新春祝福。這是日本現任(當時)首相首次通過視頻向中國人民拜年。
    2020年2月18日,東京塔點亮中國紅,以此聲援武漢、支持中日兩國人民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登上東京塔鳥瞰東京的繁華和宏大,不由得想起登臨上海東方電視塔和之後西雅圖的“太空針塔”的比較。上海外灘的璀璨和洋氣,西雅圖雨霧中湯唯和吳秀波的邂逅,以及在此塔上拍攝的中國電影《唐探三》的鏡頭,讓人對每個城市的製高點記憶深刻!也許我們的日常生活太庸常和平靜了,所以需要偶爾的高峰體驗和意外奇跡,去對衝漫長的時光和生命的無聊…..
    三.百年老店鬆本樓
    鬆本樓建於明治36年(1903年),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生前摯友、結拜兄弟梅屋莊吉的故居。在當時是非常稀奇的西式餐廳,1906年被選為東京料理名店,從此享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