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金融風暴中的機遇?
字數:4573 加入書籤
1997年如期而至。新年的鍾聲仿佛還未散盡,亞洲金融市場的緊張氣氛便驟然升級。繼泰銖之後,菲律賓比索、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失守,貨幣大幅貶值,股市、匯市一片狼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f)的緊急援助方案,如同杯水車薪,難以遏製恐慌情緒的蔓延。
戰火,終於燒到了香港。
7月,香港剛剛完成舉世矚目的主權交接,城市的政治氛圍尚未完全平複,金融市場便迎來了國際炒家的猛烈攻擊。以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為首的國際遊資,挾橫掃東南亞之威,兵臨城下,開始大規模拋售港元,衝擊聯係匯率製度。
一時間,香港風聲鶴唳。
恒生指數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一路狂瀉。短短幾個月內,從一萬六千多點的高位,跌破一萬點大關,無數股民的財富在恐慌性拋售中化為烏有。曾經炙手可熱的樓市也迅速降溫,成交量冰封,價格大幅跳水,“負資產”這個詞開始頻繁出現在報端,壓垮了許多曾經意氣風發的中產家庭。
報紙上,每天都充斥著企業倒閉、裁員減薪、富豪破產的負麵新聞。電視裏,專家學者們表情凝重地分析著港府與國際炒家之間那場驚心動魄的“金融保衛戰”。彌漫在城市上空的,不再是回歸初期的憧憬與興奮,而是前所未有的恐慌和蕭條。
這股寒流,也無情地衝擊著芯啟科技這艘在風浪中艱難前行的小船。
最直接的影響來自市場端。之前對“麻雀”芯片表示過濃厚興趣的遠大電子,他們的采購部經理打來了一個充滿歉意的電話,告知林軒,由於市場急劇萎縮,公司自身也麵臨巨大經營壓力,不得不取消所有新產品開發計劃,原定的p3項目無限期擱置。這意味著芯啟科技失去了第一個,也是當時最有希望的潛在客戶。
緊接著,黃耀龍接洽的幾家原本態度積極的風險投資機構,也紛紛打起了退堂鼓。有的直言“當前市場環境下,我們暫停所有新的投資項目”,有的則要求提供更加苛刻的對賭協議和更高的估值折扣,條件苛刻到近乎侮辱。a輪融資的道路,似乎被徹底堵死了。
更糟糕的是,與芯啟科技合作的一家提供pcb製版服務的供應商,突然宣布破產清算,導致一批正在製作中的“麻雀 rev b”測試板無法按時交付,嚴重打亂了研發進度。
壞消息接踵而至,公司內部的氣氛也變得異常壓抑。盡管林軒在上次會議中極力穩定軍心,但麵對如此嚴峻的外部形勢,以及看得見摸得著的衝擊,員工們心中的焦慮再次被點燃。甚至連陳家俊這樣穩重的老成之士,臉上也多了幾分愁容。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感到前途黯淡,甚至開始懷疑公司能否撐過這個冬天的時候,林軒卻展現出了驚人的冷靜和異於常人的戰略定力。
他沒有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到處求爺爺告奶奶,也沒有在員工麵前流露出絲毫的慌亂。相反,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裏整整兩天,仔細研究著鋪滿桌麵的各種新聞報道、市場數據、以及他根據前世記憶繪製的危機發展推演圖。
兩天後,他再次召集了黃耀龍和陳家俊,以及幾位新加入的核心技術骨幹,召開了一次閉門戰略分析會。
“我知道,現在外麵的情況很糟糕,我們公司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林軒的開場白依舊坦誠,沒有回避問題,“遠大的訂單飛了,a輪融資基本斷了,連供應商都倒了一個。看起來,我們好像已經走投無路了。”
會議室裏一片寂靜,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穀底。
“但是,”林軒的語氣陡然變得有力,眼神銳利如鷹隼,“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恐慌和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們必須冷靜下來,分析形勢,找到我們的活路,甚至……找到我們的機會!”
他在白板上,再次畫出了那個經典的sot分析矩陣。
“threats,威脅,這個不用多說。”他快速寫下:融資枯竭、市場冰封、供應鏈斷裂、客戶流失、信心危機……每一條都如同重錘敲在大家心上。
“eaknesses,劣勢,我們也很清楚。”他又寫下:規模小、品牌弱、抗風險能力差、產品未量產、現金流緊張……
“但是!”他的筆鋒一轉,重重地圈住了另外兩個象限,“我們更要看到我們的strengths優勢)和opportunities機會)!”
“我們的優勢是什麽?”他看向眾人,“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核心技術!我們手裏有‘麻雀’的設計,有初步成型的eda點工具!這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危機淘汰的是泡沫,是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但真正有價值的技術,早晚會發光!”
“第三,低負債!我們沒有銀行貸款,沒有複雜的債務結構。鄭先生的天使投資雖然占了股份,但沒有給我們帶來額外的還款壓力。相比那些高杠杆擴張的企業,我們的財務狀況其實要健康得多!”
“第四,團隊!我們擁有一支精幹、專注、充滿戰鬥力的研發團隊!這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林軒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技術骨幹,充滿了肯定和信任。
然後,他將筆指向了“opportunities機會)”那一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仿佛獵人看到了獵物。
“危機,從來都是危險與機遇並存!這場金融風暴,對我們來說,恰恰隱藏著千載難逢的機會!”
“第一,優質資產打折!現在是什麽時期?是現金為王的時期!大量的優質資產,包括寫字樓、廠房、設備,甚至其他公司的股權,都在恐慌性拋售,價格跌到了地板上!如果我們能活下去,未來可以用極低的成本,獲得我們發展所需要的一切!”
“第二,頂尖人才‘抄底’!我之前就說過,這場危機對金融、地產行業的衝擊最大,大量高學曆、高素質的人才失業。一些實力不濟或者戰略失誤的科技公司,也必然會裁員求生。平時我們請都請不來的頂尖工程師、科學家、管理人才,現在可能隻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一個看得見的希望,就能招攬到麾下!這是我們擴充團隊、提升技術實力的黃金機會!”
“第三,競爭格局重塑!我們的競爭對手,無論是國際巨頭還是本土小廠,都不可能不受影響。他們必然會削減研發投入,放緩擴張步伐,甚至退出某些非核心市場。這就給我們留出了寶貴的追趕時間,甚至在某些細分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的可能!”
“第四,供應鏈整合!一些技術不錯但管理不善、過度依賴單一客戶的供應商,在這場危機中會很難受。這恰恰是我們出手整合、篩選優質合作夥伴、甚至進行垂直整合、掌握關鍵環節的好時機!”
林軒的聲音不高,但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和穿透力。他將眼前的危機抽絲剝繭,清晰地指出了隱藏在廢墟之下的黃金。原本壓抑、絕望的氣氛,被他的分析和激情點燃,在場的每個人眼中都重新燃起了光芒。
他們仿佛看到,在漫天風雨之中,林軒正駕駛著芯啟科技這艘小船,不僅沒有沉沒,反而張開了尋寶的風帆!
“所以,我們的策略必須調整!”林軒在白板上重重寫下幾個大字:
“現金為王,聚焦核心,苦練內功,逆勢布局!”
“具體來說:” “一、嚴格控製成本,優化現金流。所有非核心開支一律暫停。確保我們能活到風暴過去的那一天。”
“二、研發決不能停!不僅不能停,還要加速!集中所有資源,確保‘麻雀 rev b’的asic設計和驗證萬無一失!同時,eda工具的核心算法研發,要利用這個窗口期,取得關鍵突破!”
“三、睜大眼睛,準備‘撿漏’!耀龍哥,你負責搜集信息,關注市場上可能出現的優質人才、技術、設備甚至公司並購的機會!人事部要立刻行動起來,建立我們的人才儲備庫!”
“四、調整市場策略,目光向外!既然本地和東南亞市場暫時指望不上,我們就把目光投向歐美!那裏的市場更大,受衝擊也相對較小!”
一番話說完,林軒看著眾人眼中重燃的鬥誌,心中稍定。他知道,戰略製定隻是第一步,更艱難的,是如何在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將這些策略執行到位。
但至少,他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危機中捕捉機遇。這或許就是他這個重生者,賦予芯啟科技的最大價值。
會議結束時,窗外的天色已經暗了下來,但會議室裏的燈光卻顯得格外明亮。每個人都感到肩上的擔子沉重如山,但心中卻湧動著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和期待。他們知道,一場屬於芯啟科技的“反圍剿”戰役,已經悄然打響。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