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tape-out! 新一代p3王者的起航
字數:4173 加入書籤
tapeout,這個在芯片設計行業中如同“發射”口令般神聖的詞語,終於降臨到了“啟明二號”phoenix)項目組的頭上。
在經曆了終極驗證階段那煉獄般的考驗,並最終確定了采用台積電0.35微米先進工藝之後,所有的技術障礙和戰略疑慮都已清除。現在,隻剩下最後一步——將凝聚了團隊無數心血的設計成果,轉化為可以交付給代工廠進行製造的最終版圖數據。
這個過程,充滿了儀式感,也伴隨著巨大的責任和壓力。
啟明芯的後端設計中心,氣氛莊重而肅穆。負責最終數據生成的資深後端工程師老李,坐在他的工作站前,屏幕上顯示著密密麻麻的命令行窗口和複雜的版圖查看工具界麵。他的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著,執行著一係列最終的檢查和轉換命令。
首先,是將設計數據庫轉換為標準的gdsiigraphic data syste ii)流格式。gdsii是行業通用的版圖數據交換格式,它包含了芯片上每一層金屬層、多晶矽層、擴散層、通孔等)所有圖形的精確幾何信息。這個轉換過程本身就需要消耗不少計算資源,並且需要仔細核對轉換日誌,確保沒有任何信息丟失或錯誤。
“gdsii文件生成完畢,大小1.8gb。”老李報告道,聲音略顯沙啞。對於一款數百萬門級別的soc來說,這個文件尺寸是正常的。
接下來,是對生成的gdsii文件本身進行最終的、獨立的驗證。這被稱為tapeout簽核signoff)檢查,是防止將帶有低級錯誤的數據送去製造的最後一道防線。
“運行gdsii完整性檢查integrity check)……”老李敲下命令。程序開始檢查文件的格式是否符合標準,是否存在損壞的數據塊。幾分鍾後,檢查通過。
“運行foundry drc設計規則檢查)腳本……”這是最關鍵的檢查之一。台積電為他們的0.35微米工藝提供了一套極其複雜、包含了數千條規則的drc檢查腳本。這個腳本將被運行在最終的gdsii文件上,以確保版圖上的每一個圖形,其尺寸、間距、覆蓋關係等等,都嚴格符合台積電的製造要求。哪怕隻有一個微小的違例,都可能導致芯片無法製造或良率低下。這個檢查過程非常耗時,即使在啟明芯最強大的服務器集群上,也足足跑了近八個小時。
所有相關工程師,包括陳家俊、顧維鈞,甚至林軒和李誌遠他也想看看最終版圖的效果),都聚集在後端中心,緊張地等待著drc結果。
“drc cean! zero vioations!”當屏幕上終於跳出這個激動人心的結果時,現場爆發出了一陣壓抑的歡呼!零違例!這意味著版圖在物理層麵完美地符合了台積電的要求!
但這還沒完。
“運行vs版圖與原理圖一致性)最終比對……”這個檢查是為了再次確認,最終生成的物理版圖,在電氣連接關係上,與最初設計的電路原理圖是完全一致的。這是保證芯片功能正確的最後一道保險。vs檢查同樣耗時良久。
“運行版圖密度檢查density check)……” “檢查通過!”
……
一項項最終的簽核檢查,如同闖關一般,逐一順利通過。老李和他的團隊一絲不苟地記錄下每一個檢查結果,並生成了完整的簽核報告。
直到所有必需的檢查都宣告完成,時間已經指向了淩晨四點。窗外依舊一片漆黑,但啟明芯的後端中心卻亮如白晝,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如釋重負的興奮。
“家俊,所有簽核流程完成,報告確認無誤。可以準備傳送數據了。”老李向陳家俊匯報道。
陳家俊深吸一口氣,走到用於數據傳輸的專用安全工作站前。這台機器物理隔離,連接著通往台積電的加密專線。他再次核對了接收方信息、文件校驗碼,然後將鼠標光標移動到了那個標記著“transit gdsii data”的按鈕上。
他轉頭看向林軒。林軒對他點了點頭,眼中充滿了信任和鼓勵。
陳家俊不再猶豫,用力按下了鼠標左鍵。
屏幕上出現了一個進度條,開始緩慢地向前移動。1.8gb的設計數據,通過加密通道,被安全地傳送往位於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的台積電數據中心。
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在那個移動的進度條上。這不僅僅是在傳輸一個文件,更是在發射一顆承載著啟明芯未來的“希望之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終於,進度條走到了100,屏幕上彈出了一個確認信息:“gdsii data transission suessfu!”
成功了!
壓抑已久的歡呼聲,如同火山爆發般,瞬間充滿了整個後端中心!工程師們相互擊掌、擁抱,有些人甚至激動地跳了起來!連續數月的奮戰,無數個不眠之夜的辛勞,在這一刻都化作了最純粹的喜悅和自豪!
“啟明二號”,這隻被他們親手孵化、哺育、打磨的“鳳凰”,終於離巢起飛,開始了它前往“矽穀”矽晶圓製造廠)的旅程!
林軒看著眼前這群興奮不已的年輕人,心中也充滿了感慨。他拍了拍同樣眼眶泛紅的陳家俊和顧維鈞的肩膀:“辛苦了!你們和團隊都幹得太棒了!今晚……不,今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我讓行政部準備了慶功早餐!”
與當初“啟明一號”tapeout時那種略帶懵懂和草莽的興奮不同,這次“啟明二號”的成功tapeout,團隊的情緒中更多了一份自信和從容。他們知道自己麵對的是更艱巨的挑戰,采用了更先進的技術和工藝,但他們也更清楚自己的實力和潛力。他們相信,這款芯片,必將再次震驚世界。
在另一間辦公室裏,趙晴鳶看著財務係統裏剛剛劃撥出去的、支付給台積電的第一筆巨額nre非重複工程)費用和掩膜製作定金,心中也是五味雜陳。她為團隊的成功感到高興,但也更加感受到了肩上沉重的財務壓力。
“林軒,”她通過內線電話聯係到林軒,語氣中帶著一絲提醒,“‘啟明二號’的初期投入已經超過了八百萬美元,這還不算後續的晶圓生產和測試費用。‘龍芯一號’那邊的量產爬坡也需要持續輸血。我們賬上的現金雖然還算充裕,但必須盡快啟動a輪融資,否則按照這個燒錢速度……”
“我明白,晴鳶。”林軒的聲音帶著強大的自信,“放心吧,‘啟明二號’的成功,以及‘龍芯一號’在中國市場的突破,將會是我們a輪融資中最有力的武器!我們很快就會擁有足夠的‘彈藥’,去支撐我們更宏偉的計劃。”
他掛掉電話,再次望向窗外漸漸亮起的天空。
“啟明二號”,這顆被他寄予厚望的、旨在徹底奠定啟明芯在全球p3領域霸主地位的芯片,已經揚帆起航。它不僅僅是一款產品,更是啟明芯技術實力、創新能力和戰略雄心的集中體現。它采用了更先進的0.35微米工藝,集成了業界領先的低功耗設計,擁有強大的性能和豐富的功能,甚至在設計過程中,就已經開始享受自研eda工具帶來的效率紅利。
林軒幾乎可以預見到,幾個月後,當搭載著“啟明二號”的pioneer v2橫空出世時,將會給整個消費電子市場帶來怎樣的衝擊。那將不僅僅是一次產品的迭代,更是一次對行業標準的重新定義。
當然,在那之前,還有兩個多月的漫長等待。等待矽片的歸來,等待驗證的結果。這段時間,足夠讓團隊稍作休整,也足夠讓市場的競爭格局,發生新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