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誇父”逐日 - cpugpu項目秘密啟動

字數:4674   加入書籤

A+A-


    就在“蜂鳥”項目組為了早日拿下諾基亞訂單而奮力衝刺、整個公司的主流資源都向功能手機soc傾斜之際,在啟明芯內部,一個更加神秘、也更具長遠戰略意義的項目,代號“誇父”kuafu),也悄然完成了前期的準備工作,正式進入了實質性的預研階段。
    “誇父”,取自中國上古神話中那位追逐太陽的巨人,寓意著這個項目所承載的宏偉目標和不畏艱難的探索精神。它的核心任務,是為啟明芯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裏,儲備下足以支撐公司在高性能計算領域包括但不限於移動端、服務器、乃至人工智能)立足的核心競爭力——自主可控的高性能cpu和gpu架構。
    這個項目的保密級別被定為公司最高。除了林軒、趙晴鳶以及項目直接負責人王誌剛前inte高級cpu架構師)和約翰·卡特前圖芯cto,負責gpu架構)等極少數核心高管和技術領袖外,公司內部幾乎無人知曉其具體內容和目標。甚至連項目的預算,都是從林軒親自掌握的、未列入常規財報的“戰略儲備基金”中單獨劃撥,以確保其獨立性和隱蔽性。
    項目啟動的“儀式”,也極其低調。沒有隆重的會議,沒有公開的任命。時間大約在2002年末,地點就在香港總部大樓裏一間經過特殊改造、擁有獨立門禁和物理隔離網絡的“未來技術實驗室”future tecab, ft)內。
    實驗室麵積不大,隻有百十來平米,裏麵的陳設也極其簡單,除了幾排高性能工作站、一台小型服務器集群、以及一些基礎的測量儀器外,最顯眼的就是牆上掛著的幾塊巨大的白板,上麵已經寫滿了各種複雜的公式、架構圖和性能分析曲線。
    這一天,實驗室裏隻有四個人:林軒、王誌剛、約翰·卡特,以及一位新加入的、同樣是林軒利用“行業寒冬”從矽穀某頂級圖形公司挖來的、在並行計算和編譯器領域有著深厚造詣的華人科學家,名叫周明遠zhou ingyuan,虛構)。他將作為“誇父”項目編譯器和軟件工具鏈方向的負責人。
    “王工,卡特先生,周教授,”林軒看著眼前這三位堪稱世界級的技術大牛,他們將構成“誇父”項目最初的“鐵三角”核心,“今天把大家召集到這裏,算是我們‘誇父’項目的一個非正式的啟動會。”
    “我知道,外界包括我們公司內部,可能都認為啟明芯的未來在於移動通信,在於‘蜂鳥’能否成功。這沒有錯,‘蜂鳥’是我們未來三到五年內最重要的增長引擎和現金牛來源。”林軒的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是,我的目光,看得更遠。”
    “移動通信的浪潮終將過去,或者說,它將演變成一個更加廣闊的、萬物互聯、數據驅動的智能時代。而在那個時代,真正決定一個國家、一個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將不再僅僅是連接能力,而是計算能力!是對海量數據進行高效處理、分析和決策的能力!”
    “cpu和gpu,就是現代計算體係的兩大基石。誰掌握了最先進的cpu和gpu架構,誰就掌握了未來信息產業的製高點!”林軒的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洞察,“inte憑借x86統治了pc和服務器市場數十年;nvidia正在gpu領域開創新的計算範式……我們啟明芯,絕不能在未來的核心計算戰場上缺席!我們不僅要參與,更要力爭成為領導者!”
    “這就是‘誇父’項目存在的意義!”他加重了語氣,“它承載的,是啟明芯未來十年、二十年的技術夢想!是我們在高性能計算領域‘逐日’的雄心!”
    王誌剛,這位曾經在inte參與過多款奔騰處理器核心設計的資深架構師,此刻的心情是激動的。離開inte加入啟明芯,他看中的不僅僅是優厚的待遇,更是林軒描繪的這個“從零開始構建世界一流cpu”的夢想。在inte,他或許能繼續按部就班地優化現有架構,但在啟明芯,他有機會去創造一個全新的可能。
    “林總,我明白您的決心。”王誌剛沉聲說道,“我和我的小團隊目前隻有他和另外兩名從intead挖來的資深架構師)已經對當前主流的cpu架構x86, ar, ips, poerpc)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評估。考慮到生態係統的成熟度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建議‘誇父’cpu項目選擇兼容arv7v8指令集架構獲取架構授權,而非購買現成內核ip)作為起點。”<,不是因為我們想做簡單的‘替代’,而是因為ar指令集在低功耗和移動生態方麵擁有巨大優勢,這是我們無法忽視的。但是,”王誌剛眼中閃過一絲銳氣,“我們絕不會滿足於購買ar的公版內核!我們的目標,是基於ar指令集,開發出屬於啟明芯自己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在性能特別是單核性能和能效比)上能夠超越ar公版甚至挑戰inte同級別產品的高性能微架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生態是未來移動和嵌入式領域的主流,我們必須擁抱它。但核心競爭力在於微架構的自主創新!王工,你對我們第一代自研ar微架構,有什麽初步的設想?”
    王誌剛走到白板前,拿起筆,迅速勾勒出一個簡化的處理器流水線框圖:“我的初步想法是,第一代核心內部代號可以叫‘蒼穹’  cangqiong),至少要做到亂序執行outoforder execution),擁有比較深的流水線10級以上),配備足夠大的指令窗口和重排序緩衝rob),采用先進的分支預測技術,並集成高效的12緩存子係統。目標是在同等工藝和頻率下,實現比當時ar最高端的公版內核如rtexa8a9)顯著更高的ipc每時鍾周期指令數)。”
    “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目標。”林軒評價道,“但方向是對的。我們需要一開始就瞄準高性能,而不是滿足於做一個簡單的低功耗核心。”
    接著,他轉向約翰·卡特:“john,gpu這邊,‘靈猴’gen 1主要是為了滿足功能機和早期智能手機的需求。但‘誇父’項目的目標顯然不止於此。你對我們未來的高性能gpu架構,有什麽規劃?”
    卡特,這位對圖形技術充滿熱情的藝術家型工程師,眼中也閃爍著光芒:“in,自從上次我們確定了‘平台化、可擴展’的思路後,我和團隊主要是他和另外幾位圖芯老將)一直在思考如何構建一個真正麵向未來的統一計算架構unified puting architecture)。”
    “傳統的gpu主要麵向圖形渲染,計算能力是固定的、專用的。但我認為,未來的趨勢一定是通用計算gpgpu)!gpu將不僅僅用於畫圖,更將成為處理大規模並行計算任務如科學計算、物理模擬、甚至未來的人工智能)的主力!”卡特激動地比劃著,“我們需要設計一種全新的、基於統一渲染架構unified shader architecture)的gpu核心!在這種架構下,頂點著色器、像素著色器和未來的計算著色器,將共享同一套可編程的、高度並行的計算資源。這將極大地提高gpu的靈活性和計算效率!”
    “另外,”卡特補充道,“我們還需要關注並行計算api和軟件生態的建設。僅僅有強大的硬件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像nvidia的cuda那樣雖然cuda此時尚未發布,但類似的概念已經在學術界討論),能夠讓開發者方便地利用gpu進行通用計算的編程模型和工具鏈!”
    “沒錯!”剛剛加入的周明遠教授立刻接話道,“硬件架構的創新必須與軟件生態緊密結合!特別是編譯器!我們需要開發出能夠充分理解底層硬件架構、自動進行並行化優化、並將高級語言如c++, openc,甚至未來可能出現的領域特定語言)高效映射到gpu硬件上的智能編譯器!這甚至比硬件本身更具挑戰性!”
    林軒看著眼前這三位分別代表著cpu架構、gpu架構和軟件工具鏈領域頂尖水平的專家,因為共同的技術願景而激動地討論著,心中充滿了欣慰。這正是他想要的“誇父”團隊的雛形——小而精,每個人都是獨當一麵的帥才,目標遠大,思想碰撞,相互啟發。<指令集,自研高性能亂序微架構;gpu采用統一渲染架構,瞄準gpgpu;軟件層麵,同步開發高效的並行編譯器和工具鏈。這就是我們‘誇父’項目未來幾年最重要的三大技術方向!”
    “我再次強調,”林軒看著他們,語氣嚴肅,“‘誇父’項目,不追求短期回報,不設定具體的商業目標,甚至允許失敗!我給你們的唯一要求,就是瞄準世界最前沿,做出真正原創性的、能夠奠定啟明芯未來十年技術根基的核心成果!”
    “人手不夠,我去挖!經費不足,我來批!需要什麽設備、什麽資源,隻要地球上能買到的、能找到的,我都會盡力滿足!”林軒給予了他們近乎無限的支持承諾,“你們隻需要心無旁騖,去攀登那座屬於計算科學的‘珠穆朗瑪峰’!”
    王誌剛、約翰·卡特、周明遠,三位技術巨擘的眼中都燃燒起了熊熊的火焰。能夠遇到這樣一位既懂技術、又有遠見、還願意給予如此信任和投入的老板,對於任何一個有追求的工程師或科學家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機遇。
    “林總,請放心!”王誌剛代表三人鄭重承諾,“我們必將竭盡全力,不負所托!定要讓‘誇父’之名,響徹世界!”
    這場在秘密實驗室裏舉行的、隻有四個人的“啟動會”,沒有香檳,沒有鮮花,甚至沒有明確的kpi。但它所點燃的,是啟明芯在核心計算領域自主探索的星星之火。這束火光雖然微弱,但它承載著一個無比宏大的夢想。未來,它或許真的能夠像神話中的誇父那樣,追上甚至超越那些遙遙領先的“太陽”,在cpu和gpu這片關乎國家信息產業命脈的核心戰場上,開創出一片屬於中國芯的新天地。
    “誇父”逐日,征途開啟。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