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eda平台的內部深化應用
字數:3741 加入書籤
“北辰”os的界麵日益驚豔,“天樞”soc的設計即將定型。支撐著這兩大核心項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質量向前推進的,除了頂尖的人才和林軒的戰略指引外,還有一個常常被外界忽略、但在啟明芯內部卻被視為“定海神針”般存在的關鍵因素——那就是由李誌遠團隊持續開發和迭代的、完全自主可控的eda平台:“盤古”和“女媧”。
如果說“北辰”和“天樞”是啟明芯即將亮出的倚天劍和屠龍刀,那麽這套eda平台,就是為這兩柄神兵利器提供源源不斷能量、並能對其進行精確打磨和優化的“秘密熔爐”。
在一次由林軒親自主持的、旨在評估核心項目風險和加速研發進度的技術戰略研討會上,李誌遠代表eda平台部門,向與會的“北辰”os和“天樞”soc核心負責人,展示了過去一年多來,eda平台在內部深化應用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以及它將如何繼續為這兩個“天字號”工程保駕護航。
“各位,”李誌遠站在講台上,雖然依舊是那副不善言辭的技術專家模樣,但談及自己的“作品”時,眼中充滿了難以掩飾的自豪,“過去一年多,我們eda平台部門的核心任務,就是緊密圍繞‘北辰’和‘天樞’項目的實際需求,不斷開發和完善我們的工具鏈,目標是實現林總提出的‘軟硬件深度協同、極致效率優化’的研發新模式。”
“現在,我可以向大家匯報,我們在這方麵取得了一些令人興奮的進展。”
他開始逐一展示eda平台最新迭代版本中增加的、專門服務於“北辰”和“天樞”協同開發的關鍵功能:
功能一:增強版軟硬件協同仿真與功耗分析
“我們對‘盤古’平台的係統級仿真引擎進行了大幅升級。”李誌遠調出一張複雜的仿真架構圖,“現在,小張的os團隊不僅可以在高精度的rt模型或fpga原型上運行‘北辰’內核和驅動,更重要的是,我們集成了一個全新的‘軟硬件功耗協同分析’模塊!”
“這意味著什麽?”他解釋道,“當os團隊在原型平台上運行某個具體的應用場景時比如後台播放音樂、前台瀏覽網頁),我們的eda工具不僅能實時監測cpu、gpu、內存等硬件模塊的活動狀態,更能結合軟件層麵的信息比如當前運行的線程、調用的api、執行的代碼段),精確地將係統總功耗,分解到每一個具體的軟件任務和硬件單元上!”
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演示案例:os團隊發現某個後台同步任務導致手機待機功耗異常偏高。通過“盤古係統級”功耗分析工具,他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任務頻繁地喚醒了某個看似無關的硬件外設接口比如gps模塊,即使此時並未定位),並且其執行的代碼路徑中存在大量低效的輪詢操作。
“有了這樣的工具,”李誌遠說道,“os團隊就能像拿著‘手術刀’一樣,精準地定位到導致功耗異常的軟件代碼或硬件調用,進行針對性的優化!比如,在這個案例中,他們可以優化同步算法,避免不必要的硬件喚醒,並將輪詢改為中斷驅動。這種基於精確硬件反饋的軟件功耗優化,效率遠超傳統的純軟件分析或基於經驗的猜測!”
功能二:智能化係統級性能瓶頸分析
“除了功耗,性能瓶頸的快速定位也是軟硬件協同的關鍵。”李誌遠切換到下一個功能演示。
“我們增強了‘盤古’平台的性能剖析能力。現在,它可以自動分析來自硬件仿真器或fpga原型的、包含軟硬件事件如函數調用、中斷、緩存命中缺失、總線事務等)的海量執行追蹤數據。”
“更重要的是,”他強調,“我們初步引入了機器學習算法!平台可以根據曆史數據和預設的性能模型,自動識別出潛在的係統性能瓶頸!比如,”屏幕上彈出一個分析報告,“‘係統檢測到在運行圖形渲染任務時,gpu紋理緩存的缺失率異常偏高,同時axi總線出現高頻率的讀擁塞。建議:檢查gpu驅動的紋理管理策略,或考慮在硬件層麵增大紋理緩存容量優化總線仲裁優先級。’”
“這種智能化的瓶頸分析和優化建議,可以極大地縮短os和應用軟件開發者的調試時間,並為硬件團隊的下一代設計提供最直接、最有價值的輸入!”
功能三:麵向並發與安全的增強型形式化驗證
“對於‘天樞’這樣集成了多個高性能cpu核、gpu核、dsp核以及複雜da引擎的soc,如何保證它們在高並發、高負載下交互的正確性,防止出現數據競爭、死鎖等問題,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傳統的動態仿真很難覆蓋所有可能的並發場景。為此,我們進一步增強了‘盤古’平台的形式化驗證能力。”
“我們開發了專門針對多核緩存一致性協議、總線仲裁邏輯、以及關鍵硬件信號量等並發控製機製的形式化模型和驗證屬性庫。利用這些工具,硬件設計團隊可以在rt代碼凍結前,就從數學上嚴格證明這些關鍵並發邏輯的正確性,最大限度地消除那些最隱蔽、最致命的係統級bug!”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同時,”他補充道,“我們也開始探索將形式化驗證應用於硬件安全領域。比如,驗證‘天樞’芯片的tee可信執行環境)的隔離機製是否可靠?加密引擎的實現是否存在側信道攻擊的風險?這對於保障‘北辰’平台的整體安全性至關重要。”
內部反饋循環:eda平台的自我進化
李誌遠最後總結道:“這些新功能的開發,都離不開‘北辰’和‘天樞’項目團隊提供的寶貴反饋和真實應用場景。你們在使用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提出的每一個建議,都是驅動我們eda平台不斷進化、不斷變得更強大的動力!”
“正是這種內部用戶ossoc團隊)與工具開發者eda團隊)之間緊密的、快速迭代的反饋循環,使得我們的‘盤古’和‘女媧’平台,能夠始終緊貼著公司核心產品的需求,提供最有效、最及時的支撐!這種優勢,是那些需要服務成百上千個不同客戶、產品迭代周期漫長的商業eda公司,根本無法比擬的!”
林軒帶頭鼓掌,對李誌遠的報告給予了高度評價:“李博士和eda團隊的工作,是支撐我們整個‘北辰’戰略能夠成功的基石!你們不僅僅是在開發工具,更是在構建我們啟明芯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
他轉向在場的所有人:“大家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的‘秘密武器’!這就是我們敢於挑戰巨頭、敢於提出三年時間表的底氣所在!有了這樣一套不斷進化、與我們產品研發深度綁定的eda平台,我們將如虎添翼!”
聽完李誌遠的介紹,陳家俊、小張、阿傑等人更是信心倍增。他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公司自研eda的戰略決策是何等英明!這不僅僅是工具層麵的領先,這是一種研發模式和效率的代差優勢!
“未來,”林軒最後展望道,“我們的eda平台,不僅要支撐好內部項目,我甚至認為,它本身也具備巨大的商業潛力。或許有一天,‘盤古’和‘女媧’也能走出去,去服務全球的芯片設計產業,成為我們啟明芯繼硬件平台和軟件生態之後的,第三個增長極!”
當然,這隻是後話。眼下,這套強大的內部eda平台,將繼續作為“幕後英雄”,默默地為“北辰”os的完善、“天樞”soc的誕生、以及即將到來的ipo和全球征戰,提供最堅實、最可靠的技術支撐。
啟明芯的“護城河”,正在變得越來越寬,越來越深。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