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蜂巢”基地的擴張與保密
字數:3879 加入書籤
隨著“北辰”計劃這艘承載著啟明芯最高野心的秘密巨輪正式啟航,為其提供核心動力的研發基地——位於香港九龍灣的“蜂巢”,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劇擴張起來。
僅僅一年多的時間,這個高度保密的研發中心,其規模和人員構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物理空間的“野蠻生長”
最初租下的兩層辦公樓層早已人滿為患。趙晴鳶大筆一揮,又以啟明芯香港總部的名義,將同一棟寫字樓上下相鄰的另外三層也悄悄租了下來,並迅速進行了改造和打通。
新的樓層被規劃為不同的功能區域:有專門用於操作係統內核調試和底層驅動開發的“深海實驗室”,裏麵配備了最先進的jtag調試器、邏輯分析儀和信號發生器;有用於圖形界麵ui)設計和用戶體驗ux)研究的“星空工作室”,裏麵擺放著各種尺寸的觸摸屏樣品、色彩校準儀和眼動追蹤設備;有用於編譯器優化和開發者工具鏈sdk)開發的“鑄劍廬”;還有用於ai算法預研和大數據分析為智能os做準備)的“思源地”……
更多的、配備了頂級圖形工作站和雙屏甚至三屏顯示器的工位被安置進來,密密麻麻,但又通過巧妙的隔斷設計,保證了每個研發小組相對獨立的工作空間和討論區域。服務器機房也進行了大規模擴容,新增了數百台高性能服務器,專門用於代碼編譯、自動化測試和eda仿真。
整個“蜂巢”基地,如同一個正在快速分裂和生長的細胞組織,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但也開始顯露出“成長的煩惱”。
人才洪流的匯入與融合
與物理空間同步擴張的,是研發團隊的規模。
通過啟明芯人力資源部在全球範圍內“不拘一格、不惜代價”的秘密招募,以及林軒偶爾親自出馬的“定點挖角”,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軟件人才,如同受到某種神秘召喚般,源源不斷地匯入“蜂巢”。
這裏有曾經在貝爾實驗室參與pan 9操作係統設計的老兵,有精通inux內核內存管理和實時調度的開源社區大神,有來自矽穀圖形巨頭atinvidiasgi)的資深gpu架構師和驅動專家,有在微軟從事編譯器優化或.框架設計的架構師,有在蘋果參與早期aa界麵或ebkit內核開發的核心工程師如果林軒能挖到的話),有人機交互領域的學術權威,甚至還有幾位在機器學習和神經網絡方麵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
三百多人,很快就突破了五百人,並且朝著一千人的規模邁進!
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技術背景、不同文化習慣的頂尖大腦匯聚一堂,既帶來了思維碰撞的火花和技術融合的無限可能,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管理挑戰。
張明作為“北辰”os的總負責人,感覺自己仿佛一下子從一個“項目經理”,變成了一個管理著“聯合國”的“總司令”。
如何讓習慣了微軟“按部就班”流程的工程師,適應啟明芯“快速迭代”的節奏? 如何讓來自開源社區、崇尚自由分享的黑客,遵守公司嚴格的保密製度? 如何讓說德語的內核專家、說法語的圖形專家、和說中文的驅動工程師之間,實現高效順暢的技術溝通? 如何在新員工大量湧入的情況下,保持統一的技術規範、代碼風格和質量標準? 如何防止信息在不同團隊之間形成壁壘,同時又要確保核心機密不被泄露?
這些問題,每一個都足以讓最優秀的管理者焦頭爛額。
小張和負責“蜂巢”日常運營的王經理,以及從總部調來支持的人力資源和項目管理專家們,幾乎是絞盡了腦汁。
他們推行英語作為內部官方工作語言,但同時也鼓勵建立多語言的技術討論小組。 他們建立了基於git或當時類似的先進版本控製係統)和內部協同平台集成項目管理、bug追蹤、iki知識庫)的高效開發流程。 他們定期組織跨團隊的技術交流會、代碼評審會de revie)和架構設計研討會,促進知識共享和相互學習。 他們為新加入的國際專家配備了專門的“文化導師”通常是經驗豐富的本地工程師),幫助他們更快地融入環境。 他們甚至還在“蜂巢”內部設立了小型的健身房、咖啡廳、休息區,努力營造一種開放、包容、同時又充滿戰鬥激情的工程師文化。
保密紅線的“步步驚心”
團隊規模越大,人員流動越頻繁,保密工作的難度就越大。尤其是在“北辰”計劃需要對公司內部絕大多數員工都保密的情況下。
王經理和他領導的安保團隊,幾乎將保密措施武裝到了牙齒。
除了之前已經實施的物理隔離、門禁控製、網絡監控、禁止私人存儲設備等措施外,他們還引入了更先進的技術手段:
數據防泄露dp)係統 對所有進出“蜂巢”網絡的數據進行深度內容檢測和審計,防止敏感信息通過郵件、即時通訊工具或網頁上傳等方式泄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桌麵虛擬化vdi)試點 在一些核心開發部門,開始試點桌麵虛擬化技術,工程師的所有開發工作都在遠程服務器上進行,本地終端隻是一個顯示器和輸入設備,進一步降低數據泄露風險。
更頻繁的保密培訓與突擊檢查 要求所有員工定期重新簽署保密協議,並接受最新的保密案例和技術培訓。安保人員會不定期地對辦公區域、員工電腦、甚至帶出基地的文件雖然理論上不允許)進行抽查。
盡管如此,“步步驚心”的狀況依然時有發生。
有一次,安保部門通過網絡流量異常分析,發現某個新入職不久的工程師的電腦,在深夜時分有向某個可疑的外部ip地址進行加密數據傳輸的跡象!這立刻觸發了最高警報!安保團隊連夜對該工程師進行了隔離審查,並對其工作站進行了全麵的數字取證。幸運的是,最終查明隻是該工程師違規使用了某個小眾的加密代理軟件訪問技術論壇,並非主動泄密。但這次事件,也讓所有人再次繃緊了神經——內鬼和外賊,無時無刻不在覬覦著“北辰”這個可能價值萬億的巨大秘密!
“蜂巢”的獨特氣質
在高速擴張、文化融合、嚴苛保密和巨大壓力的交織下,“蜂巢”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氣質。
這裏是技術理想主義者的樂園,匯聚了全球最頂尖的大腦,共同挑戰著移動操作係統的技術巔峰。 這裏是效率至上的戰場,敏捷開發、快速迭代、用數據說話,成為了所有人的行為準則。 這裏也是高度緊張的保密前線,每一份文檔、每一行代碼、甚至每一次不經意的交談,都可能關係到整個計劃的成敗。 這裏更像是一個巨大的、高速旋轉的“黑洞”,不斷吸引著全球的人才和資源,也以驚人的速度消耗著啟明芯的資金儲備。
林軒偶爾會來到這裏,他很少幹預具體的開發細節,更多的是與核心架構師們進行思想碰撞,把握技術方向,並為團隊注入信心和動力。
他看著這個由他親手點燃、正在熊熊燃燒的“蜂巢”,心中既充滿了自豪和期待,也時刻保持著警惕。他知道,這個秘密基地裏孕育的力量越強大,所麵臨的風險和挑戰也就越大。
他必須確保,在“北辰”這隻鳳凰最終涅盤、驚豔世界之前,這座“蜂巢”能夠抵禦住所有的風雨和窺探,安全地將它孵化出來!
潛行的歲月,仍在繼續。擴張與保密,如同硬幣的兩麵,共同構成了“北辰”計劃現階段最真實的寫照。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