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我國封建社會~隋唐時代40

字數:3312   加入書籤

A+A-


    唐朝的作家及其作品
    十、岑 參
    小傳
    岑參(715—770年),唐朝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他早喪父,是在哥哥的教養下成長起來的。杜確《岑嘉州集序》說他“早歲孤貧,能自砥礪,遍覽史籍。”
    744年舉進士,749年(天寶八年)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中掌文書。天寶末,封常清任安西節度使,充安西、北庭節度判官。
    肅宗在鳳翔時,任右補闕,後出為虢州(今河南靈寶縣南)長史。55歲左右升為嘉州(今四川樂山縣)刺史。
    罷官後客死成都旅舍。有《岑嘉州集》,存詩360首。
    岑參幾度出塞,久佐戎幕,對邊地征戰生活和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他曾以激越的情思歌頌了邊防戰士英勇的戰鬥精神,描寫了多種多樣的邊塞生活。
    他的邊塞詩大都即事命題,絕少因襲。從他的詩裏我們可理解到古代遠征者的理想他們遠涉沙磧,不隻是為了勤王保國,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衛邊地人民的和平生活。
    他描寫了緊張激烈的戰鬥場麵,也寫到苦樂懸殊的官兵生活。與所寫的內容相適應,他采取了不同韻律的歌行體,使聲調與內容相互適應,相互發揮。
    他的詩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詩風奇峭,遠播異域,是盛唐的一位重要作家。宋朝的陸遊非常推崇岑參的詩。
    他在《跋岑嘉州詩集》寫道“予自少時,絕好岑嘉州詩。……嚐以為太白、子美之後,一人而已”。
    又在《夜讀岑嘉州詩集》寫道“公詩信豪偉,筆力追李、杜。常想從軍時,氣無玉關路。……誦公天山篇,流涕思一遇。”
    陸遊推尊岑參,不僅僅是在藝術方麵,更重要的是在其“以身許國”的精神方麵。
    岑參的作品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原詩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釋義
    754年(天寶十三年)岑參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這首詩是他在輪台幕府雪中送人歸京之作,表現了邊防軍營中的奇寒與天山、瀚海的壯麗雪景。
    起首四句寫邊塞北風猛烈,飛雪來早的情景,其次六句寫風雪嚴寒中的營幕生活,接著四句寫中軍的環境和宴會場麵,最後四句寫雪地送別。
    全詩色彩鮮明,筆調明快豪放,風格別致,是邊塞詩中的名篇。
    譯文(參考)
    朔風呼嘯百草折,邊地八月飛雪蓋。
    恰似一夜春風至,萬樹梨花競相開。
    雪花飄入珠簾內,浸濕羅幕寒意來。
    狐皮大衣難保暖,錦被單薄不禦寒。
    將軍拉弓難控製,都護鐵衣冷難穿。
    浩瀚沙漠百丈冰,陰雲密布萬裏暗。
    中軍帳內擺酒宴,胡琴琵琶羌笛歡。
    傍晚大雪落轅門,狂風扯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行,去時漫天飛雪山。
    山回路轉君不見,大漠雪飄馬行難。
    注釋
    1、判官唐朝協助地方長官(如節度使)處理政務和公文的文官。 京指的是長安(現在陝西西安市)。
    2、白草似莠而細,無芒,杆熟時正白色,西域牛馬飼料。
    3、胡古代漢族人對北方民族的通稱。
    4、如一作“然”。 梨花指雪。
    5、狐裘狐皮衣服。 錦衾(q親音)織錦的被。
    6、角弓用獸角裝飾的弓。 控引弓,拉開。
    7、都護唐朝邊疆重鎮都護府的長官、首將。
    8、瀚(han漢音)海沙漠。 闌幹縱橫貌。
    9、慘淡陰暗。
    10、中軍軍隊指揮部。古代多分兵為中、左、右三軍。中軍為主帥發號施令之所,這裏指輪台節度使幕府。 置酒安排了酒席。
    11、羌(qiang槍音)笛古代羌族的一種樂器。
    12、轅門軍營的門。
    13、掣(che徹音)牽動。
    14、輪台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西北。
    15、天山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
    16、君指的是武判官。
    喜歡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