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喬治二世
字數:5593 加入書籤
倫敦港口,日光初破薄霧,泰晤士河麵上就已熱鬧非凡。
碼頭邊,巨大的商船鱗次櫛比,桅杆如林立的森林,船帆層層疊疊,繪出複雜而壯觀的幾何輪廓。
莊親王不禁驚歎:“如此規模的港口,實乃生平未見!”
兵部侍郎魏廷珍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王爺,咱們大清的港口與之相比,遜色不少。”
碼頭上,工人在跳板上往來奔忙,他們身強力壯,汗流浹背,扛著沉重的貨物,嘴裏喊著號子。
搬運的貨物種類繁雜,有來自美洲的煙草、棉花,散發著獨特的氣味;來自亞洲的香料,馥鬱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還有歐洲大陸的精美工藝品,包裝精致。
莊親王深吸一口氣,對身旁的戶部侍郎蔣廷錫說:“這港口匯聚了世界各地的貨物,可見英國貿易之繁榮,我們大清也該拓展海外貿易了。”
蔣廷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遠處,一艘艘船隻在領航員的引導下,小心翼翼地駛入港口。
船身的旗幟隨風飄揚,展示著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標誌,彰顯著倫敦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的地位。
起重機吱吱嘎嘎地運作著,滑輪在繩索上快速滑動,巨大的吊鉤吊起沉重的貨物,在空中緩緩移動。
莊親王看著忙碌的港口,轉頭問英吉利商隊首領湯普森:“貴國港口每日的貨物吞吐量有多少?”
湯普森回答:“莊親王,這倫敦港每日吞吐的貨物難以計數,貿易額怕是已經超過二十萬白銀。”
莊親王聽後,神色凝重,陷入沉思。
港口周圍,倉庫裏堆滿了等待轉運的貨物。
商人們穿著考究,在碼頭邊忙碌地交談著,手中的賬本和文件記錄著一筆筆重要的交易。
水手們結束遠航後,在港口的酒館裏放鬆身心,講述著海上的冒險故事。
英吉利傳教士湯執中笑著說道:“莊親王,這裏便是英吉利的首都倫敦了。”
莊親王微微點頭,望著眼前這個陌生而繁華的城市,眼中滿是感慨。
眾人拖著疲憊身軀,緩慢下船。
大清水手們腳步虛浮,臉上帶著掩不住的倦意,可眼神中卻閃爍著好奇的光芒,打量著這個與大清截然不同的國度。
莊親王整理了一下衣冠,雖神色疲憊,但仍保持著威嚴的儀態,率先踏上倫敦的土地。
大清一行人的出現瞬間引起了當地人的轟動。
碼頭上的人們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投來好奇的目光。
人群中開始議論紛紛,用英語小聲交談著。“看啊,這些人穿著好奇怪,他們是從哪裏來的?”
一個年輕的碼頭工人指著使團眾人,滿臉疑惑。
一位衣著得體的商人扶了扶帽子,說道:“看外貌衣著,他們應該是來自遙遠東方的大清國,真是難得一見。”
一些大膽的孩子圍攏過來,睜著圓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使團成員身上華麗的服飾和獨特的發辮。
隨行的翻譯趕忙上前,用流利的英語向周圍的人解釋使團的來意,人群中不時發出陣陣驚歎聲。
一路上,街道兩旁的建築風格讓他們大開眼界,哥特式的尖頂教堂高聳入雲,磚石結構的房屋排列整齊,與大清的木質建築截然不同。
街邊店鋪林立,櫥窗裏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有精美的鍾表、閃亮的金屬器具和色彩鮮豔的布料。
禮部侍郎勵廷儀不禁感歎:“王爺,這裏的一切都如此新奇,與咱們大清簡直是兩個世界。”
莊親王微微皺眉,說道:“是啊,英國的繁榮超乎想象,我們必須深入了解,才能知道大清與他們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行至住所,莊親王一行人稍作休息。
然而,倫敦街頭的繁華景象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他們腦海中揮之不去。
英吉利國王喬治二世得知大清使團抵達倫敦的消息,極為重視,即刻下令籌備盛大的歡迎儀式。
在他看來,這是東西方世界第一次官方交流,意義非凡,定要辦得隆重而周全。
大清使團抵達次日,倫敦的街道被裝飾得煥然一新。
主幹道兩旁,英吉利米字旗與大清龍旗交相輝映,隨風飄揚。
身著鮮豔製服的皇家衛隊整齊列隊,手中的長槍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莊親王等人在傳教士湯執中的陪同下,前往王宮。
一路上,民眾夾道圍觀,好奇地張望著來自東方神秘國度的使者。
歡呼聲、議論聲此起彼伏,氣氛熱烈非凡。
抵達王宮前,喬治二世率領一眾皇室成員和貴族早已等候多時。
喬治二世身著華麗的禮服,頭戴象征王權的皇冠,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莊親王穩步上前,按照外交禮儀向喬治二世行禮。
喬治二世也熱情回應,雙方互致問候。
歡迎儀式上,軍樂隊奏響歡快的樂曲,皇家衛隊進行了精彩的隊列表演。
士兵們步伐整齊、動作劃一,展現出英國軍隊的高昂士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後,喬治二世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尊敬的大清使者,歡迎你們來到英國。
今日的相聚,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開端,願我們的友誼如同泰晤士河的河水,源遠流長。”
莊親王也鄭重回應:“陛下的盛情款待,我們深感榮幸。
大清與英吉利雖遠隔重洋,但我們懷著對和平與交流的共同向往而來,期待此次訪問能增進兩國的了解與合作。”
莊親王邁著沉穩的步伐,朝英皇喬治二世走去,身姿挺拔,儀態端莊,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國使者的風範。
他雙手穩穩地捧著國書,那國書用極為精致的紙張製作而成,觸感細膩,紋理間散發著一種獨特的質感,彰顯著大清對此次外交交流的極度重視。
國書封麵以明黃色的綢緞包裹,這在大清是皇家專屬的顏色,上麵繡著栩栩如生的金龍圖案,絲線在光線下閃爍著華貴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大清的威嚴與榮耀。
來到喬治二世麵前,莊親王微微欠身,以標準的外交禮儀呈上國書,同時說道:“尊敬的英皇陛下,這是我大清中華皇帝托我呈遞給您的國書,望陛下過目。”
喬治二世眼中滿是好奇與期待,雙手接過國書。
他先是被國書豪華精致的外觀所吸引,輕輕撫摸著封麵的綢緞與金龍刺繡,心中感歎不已。
當他打開國書,發現裏麵分別用滿、漢、英三種文字書寫,字跡工整秀麗,尤其是看到弘曆那蒼勁有力的親筆簽字,更覺這份國書分量十足具體內容見注1)。
喬治二世認真地閱讀起來,現場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回應。
讀完之後,喬治二世抬起頭,臉上帶著微笑,說道:“中華皇帝的言辭懇切,對兩國關係的重視與期望,朕都深深感受到了。大清與我國的貿易往來,為兩國帶來了繁榮,朕也十分珍惜這份情誼。”
他接著說道:“關於通商,我國一直期望能與大清建立更緊密的合作。
我國的工業製品,如先進的紡織機械、精密的鍾表等,相信能為大清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朕承諾,定會約束我國商人,遵守貴國的貿易法規,確保貿易公平、有序地進行。”
談及文化交流,喬治二世興致勃勃:“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兩國文化各具特色,交流融合定能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我國的學者對東方文化滿懷向往,渴望能去大清交流講學。
同時,對於貴國學子前來我國求學,我國的頂尖學府將全力支持,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
在談到互設公使時,喬治二世興致頗高,忍不住與莊親王分享起來:“實不相瞞,我國前幾任國王多次嚐試在貴國設置公使,期望能加強兩國溝通,隻是未能如願。
沒想到此次貴國竟主動提及,實在是令人喜出望外。
朕將立即安排外交大臣著手籌備此事,爭取早日實現公使互駐。”
莊親王聽完,心中倍感欣慰,再次欠身行禮道:“陛下的積極回應,讓我看到了兩國友好合作的美好前景。
我定將陛下的意思如實轉達,相信這將開啟兩國關係的新篇章。”
注1“大清中華皇帝敕諭英吉利國王喬治二世:
朕承天命,禦臨天下,心懷蒼生,澤被四方。久聞貴國遠居重洋之外,近年與我朝通商日益繁盛,商船往來如織,於浩渺波濤間乘風破浪,各類奇貨匯聚互市,此誠為兩國之福祉,朕深感欣慰,尤為關切。
朕以天下社稷為己任,重任在肩,實難脫身。故遣皇叔莊親王允祿率使團出訪貴國,以表朕之拳拳誠意與殷切關懷。望國王待之以禮,坦誠交流,暢所欲言,共促兩國情誼深厚,如秦晉之好般穩固,同商合作發展之良策,共繪宏偉藍圖。朕已著令地方官員,給予來華貴國商人諸多便利,保障貿易順遂、居留無憂,亦望貴國善待我朝商民,使彼此皆蒙其利。
朕向慕和平,矢誌不渝,願與貴國永結同好,互通有無,互設公使,讓兩國信息暢達,遇事宜及時溝通協調,消弭分歧。且學問之道,貴在博采眾長,望國王恩準我朝學子赴貴國交流學習,也盼貴國學者來華講學傳道,促進文化交融,共襄文明進步之盛舉。朕衷心期待國王積極回應,願兩國友好如巍峨高山,屹立千秋,攜手共創太平繁榮之新紀元 。”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