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軍隊人事調整
字數:3803 加入書籤
1743年五月中旬,皇城根下的槐樹剛抽出新葉,自行車仍是街頭巷尾罕見的稀罕物。
偶爾有富家子弟騎車掠過,鋥亮的車把映著日頭,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張望。
深宅大院裏,八抬大轎依舊端坐在門廊下,隻是轎夫們閑時總愛議論:“聽說鹽運使家少爺買的那輛車,抵得上咱們三十年工錢。”
字畫鋪前,幾輛裹著錦緞的自行車被小心翼翼地卸下馬車,掌櫃的踮著腳數銀票,指尖都在發顫。
然而,隨著十多萬輛自行車流入市場,隱患逐漸浮出水麵。
蘇州河畔,鹽商老爺的車鏈在送貨途中突然崩斷,整箱海鹽傾入河中。
京城菜市口,禦史家眷的車閘失靈,連人帶車衝進肉攤。
最嚴重的事故發生在揚州漕運碼頭,漕幫少主騎行時車輪脫落,墜入運河溺亡。
這些消息本該掀起軒然大波,卻在朝廷刻意封鎖下,僅化作茶館裏壓低聲音的議論。
質量問題雖未撼動自行車的市場熱度,卻如芒在背般令中華自行車公司總工程師賀四寢食難安。
賀四在廠區深處辟出獨立院落,掛起\"自行車改良專項處\"的匾額。
青磚牆上密密麻麻貼滿故障分析圖,案頭堆著斷裂的車鏈、變形的踏板,每一件殘次品都標注著詳細的事故記錄。
“車架榫卯要改用燕尾槽結構!\"賀四用卡尺丈量著斷裂的車架接口,對著圍聚的工匠們說。
\"再把竹篾鏈條浸膠次數加到十五層!\"
賀四將清華大學送來的鐵質鏈條樣品揣在懷中,每日晨會必掏出來反複摩挲,仿佛握著攻克難題的密鑰。
經過半年多日夜攻堅,中華自行車公司廠房的油燈從未在子時前熄滅過。
隨著工藝的成熟與材料的改良,自行車的生產成本逐漸降低,原本售價一千銀元,如今已降至九百銀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通過係統性改進,自行車故障率下降了三成有餘,斷裂的車鏈、失靈的車閘、脫落的踏板等問題大幅減少。
當改良後的新車推向市場,騎行車隊不再需要帶著備用零件趕路,用戶體驗得到顯著提升。
街頭巷尾,關於自行車“中看不中用”的議論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雙輪行得穩,千裏不費心”的新說法。
當朝廷五千輛自行車的加急采購文書送達時,汪寬也手中的翡翠扳指\"當啷\"墜地。
他盯著文書上朱批的\"三日內交付\",喉結上下滾動三次才找回聲音:\"備馬!去工坊!\"
暮色未散,汪寬也已旋風般卷進青磚廠區。
賀四正守在流水線終端,看著質檢員給剛下線的自行車調試車閘,被撞開門扉的勁風驚得手一抖。
\"五千輛?三日內?!\"老工匠的驚呼混著車間裏此起彼伏的敲打聲。
汪寬將文書拍在人工傳送帶旁的案幾上,紙上朱批在油燈下泛著刺目光芒。
賬房先生連夜核算:庫房現存3000輛,正常流水化作業每日能產出300輛,但若啟動三班倒機製,滿負荷日產量可達900輛。
可即便如此,三天也僅能生產2700輛,算上庫存仍差700輛缺口。
賀四盯著牆上的工序流程圖,蒼老的手指重重劃過:\"車軸淬火時間縮短四分之一,浸膠竹鏈晾曬改為炭火烘幹。\"
賀四扯下雕花裝飾的工序木牌,\"這些非必要工藝全部暫停!傳送帶每道工序交接時間壓縮到一盞茶!\"
話音未落,便有學徒舉著新改的木牌奔向工位。
汪寬也立即響應,將三倍工費的告示貼滿城門,重賞之下,歇業的鐵匠、休假的木匠背著家什摸黑趕來。
車間裏,三十多條人工傳送帶晝夜不停,車頭組、車架組的工匠們目不轉睛地重複著手中工序。
賀四守在總裝台,每組裝完百輛車便在木牌上劃下橫道。
當最後一輛車通過急刹測試,晨鼓恰好敲響,庫房裏整整齊齊碼著五千輛新車,三十多條人工傳送帶終於停歇。
工匠們癱坐在地,唯有賀四仍緊攥著被汗水浸透的工序圖——那些密密麻麻的刪減批注,在晨光裏泛著墨色的潮痕。
與此同時,中華火炮公司的廠房內,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五百餘門可拆卸式火炮正在緊張裝車,黑鐵鑄就的炮管油光發亮,工人們揮汗如雨,將拆散的炮身部件,如炮輪、炮閂等,整齊碼入特製的桐木箱。
身著玄色勁裝的海蘭察立在廠房門前,腰間佩刀在夕陽下泛著冷光。
今年初,朝廷依據此前頒布1738年元旦)的《軍隊管理條例》,對六大集團軍進行了大規模人事調整。
作為沙場宿將,海蘭察從第三師師長調任第一師。
新官上任三把火,此次火炮押運任務,便是他在新崗位上首次大展身手的機會 。
\"啟稟海師長!五千輛自行車已全部裝車,與火炮車隊編組完畢!\"傳令兵的通報打破喧囂。
海蘭察抬眼望去,廠區空地上,覆蓋著青布的馬車連綿成片——前半列載著拆卸成部件的火炮,後半列整齊碼放著木箱封裝的自行車,近萬匹轅馬噴著白氣踏動蹄鐵。
海蘭察翻身上馬,長刀一揮,高聲下令:\"出發!\"
第一師的一萬五千餘名將士們立刻整隊,馬蹄聲、車輪聲交織在一起,踏碎滿地殘陽,浩浩蕩蕩的車隊向著西南疾馳而去 ,揚起一路塵土。
而遠在雲貴地界的兆惠也受到朝廷密旨,當即傳令全軍,攜帶幹糧奔赴川西。
半月後的晨霧尚未散盡,三萬大軍已如鐵流般抵達第四集團軍駐地。
宮兆麟由於戰事暫未調整)立在轅門外,目光掠過軍陣揚起的塵煙,雙手在玄色大氅下微微攥緊——自第19、20師奉命戍守安南後,第四集團軍的編製表上便空懸著兩個師的名額,此刻終於要被填滿。
\"末將兆惠,率新編山地師,向宮軍長報到!\"金甲銀槍的將領翻身下馬,抱拳行禮時,身後方陣驟然響起如山呼海嘯的甲胄撞擊聲。
宮兆麟抬眼望去,隻見三萬餘將士列陣如鬆,就連騾馬馱著的輕型火炮都擦拭得纖塵不染,這等精氣神竟不遜色於他苦心經營多年的嫡係部隊。
朝廷欽點的總教官兆惠果然名不虛傳。宮兆麟心中暗自思忖,麵上卻已綻開熱忱笑意,快步上前虛扶兆惠手臂。
\"兆教官此番攜精銳入列,我第四集團軍這隻猛虎,算是真正生齊利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