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公使們的驚歎

字數:4855   加入書籤

A+A-


    眾臣聞言,先是一怔,隨即恍然,皇上此舉看似給了西洋公使“商議”的體麵,實則是將主動權牢牢握在手中,既避免了在南洋與諸國硬碰硬,又能借京城的威勢,讓西洋人看清大清的實力,更可借會麵之機進一步分化諸國,遠比隔空爭執或被動防禦更顯高明。
    “皇上聖明!”
    殿內所有軍機大臣齊齊躬身,齊聲高呼。
    聲音鏗鏘有力,在靜謐的養心殿內回蕩,此前因西洋照會而起的沉凝氣氛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滿殿的振奮。
    弘曆看著眾臣齊心的模樣,緊繃的眉峰稍緩,抬手示意眾人起身。
    “諸位不必多禮。眼下要緊的是盡快傳旨,讓五國公使速速來京,令著各地巡撫嚴管軍政要地安保,絕不能讓西洋人靠近中華水泥、火炮、火槍公司等新政要害之處。”
    眾臣聞言,齊齊躬身應答“臣等遵旨!”
    張廷玉上前一步,補充道“皇上,可下令西洋公使及隨員出行,需由驛卒‘引導’路線,避開要害,防其窺探新政之秘。”
    弘曆頷首“此議甚妥。各地警察局嚴格核查公使隨行人員身份,嚴禁攜帶測繪工具、精密儀器。
    若有試圖接觸水泥工匠、火炮匠人者,即刻拘捕。”
    “臣等遵旨!”眾人再次躬身應答,隨即轉身有序退出。
    大臣們腳步聲漸遠,養心殿內隻餘弘曆與案上南洋輿圖相對。
    弘曆取過狼毫,於南洋輿圖上圈圈畫畫,輕重墨色間,南洋各方勢力範圍漸明。
    ……
    青島府。
    英吉利王國公使館內,公使喬治正對著南洋輿圖與秘書懷特商議應對清國擴張對策,忽聞大清驛卒傳旨——“大清國中華皇帝召公使即刻來京,當麵商議南洋事務……”。
    喬治快步走到窗邊,望著京城方向,轉頭對懷特笑道。
    “五國聯合施壓果然奏效!大清近年在南洋擴張無度,商船肆意擠占新商埠,此次借五國之勢敲打一番,正好讓他們收斂氣焰!!”
    “公使高見。”懷特湊近一步,低聲應道,“大清這些年在南洋步步緊逼,確需挫其勢頭。
    此次赴京若能爭得更多貿易特權,敲開清國內地市場大門,或是索取一片租借地,作為英商立足的根基,再不濟也要爭取到關稅優惠,無論哪一項,都是實打實的功績,國王陛下必當重賞。”
    喬治指尖輕叩窗沿,眼中閃過幾分篤定“正是這個道理。南洋的賬要算,大清本土的利更要爭。
    這次去,就得讓他們明白,五國聯手不是空談,該給的好處,一分都不能少。”
    懷特從案上取過貿易賬冊攤開。
    “公使您瞧,這兩年與清國的貿易逆差愈來愈大。他們的瓷器、絲綢、茶葉在歐洲市場占了大半,咱們的紡織品、鍾表卻困在清國通商口岸,進不了腹地。
    而且清國商人這兩年大舉出海,南洋的香料、蔗糖商路,不少都被他們搶了去,英商的份額縮了近三成。”
    喬治指尖在窗沿叩得更響,眼神沉了沉。
    “你說的正是症結。逆差拖久了,對英吉利王國終究是拖累。這次去京城,就得借五國施壓的勢頭把話挑明,不光要敲開他們內地市場大門,還得爭內河通航權,讓英商的貨能直抵江南、華中那些富庶地。
    市場擴開了,逆差才能慢慢扳回來,這才是根本。”
    “……”
    與此同時,荷蘭、法蘭西、西班牙等國公使也相繼接到旨意。
    荷蘭公使道夫在寧波使館反複確認傳旨內容,聽聞“議事地在京城”,當即命人收拾行裝。
    法國公使路易火速召回海州府(連雲港府)的商隊代表,要帶最新貿易賬目赴京。
    上海府的西班牙公使阿戈特,溫州府的葡萄牙大使席爾瓦,也都忙著備行裝、理文書,預備啟程赴京。
    ……
    1744年十二月初三,京城通州港。
    英吉利公使喬治、西班牙公使阿戈特、荷蘭公使道夫、法蘭西公使路易、葡萄牙公使席爾瓦,攜隨員共二十餘人,剛踏上碼頭,便被眼前景象怔住。
    車輪碾過平整的水泥路,竟無半分顛簸。
    喬治忍不住掀開車簾,隻見路麵泛著淺灰光澤,接縫處嚴絲合縫,連尋常土路常見的坑窪、車轍都不見蹤影。
    “上帝,這路竟比倫敦的石板路還要平整!”他低聲驚歎,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車窗木沿,“雖早從大清報紙上見過‘水泥’之名,說這東西能讓路麵堅實地如岩石,卻從沒想過竟平整到這般地步。”
    一旁隨員急忙取出紙筆,對著水泥路仔細描畫,連路麵寬度、石子嵌合的紋路都不願放過。
    馬車行至京城郊外,雖非城內繁華街區,卻也人流絡繹。
    沿途常遇騎車趕路的百姓,公使們此前在通商口岸偶見自行車蹤影,可論普及度,遠不及京城周邊這般頻繁,看得眾人暗自詫異。
    阿戈特駐足望著往來行人,忽然壓低聲音對隨員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此前清國男子皆留發辮,今日從碼頭到這裏,竟沒見幾個,連世代相傳的習俗都能變,這大清的革新速度,實在讓人驚歎。”
    道夫目光從水泥路延伸到遠處的驛站,語氣裏滿是感慨。
    “荷蘭王國的工坊,想改良一款器械,光圖紙論證就要耗上數月。
    可大清這幾年,不僅把平整的路修到郊外,連百姓用的新鮮物件都能快速鋪開,這般變革力度,遠超我們。”
    喬治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見路邊的小販用著新式的秤砣稱重,遠處還有人推著帶輪子的手推車運貨,臉色凝重道。
    “倫敦的貴族們總說大清愚昧野蠻,今日一看,他們怕是還不知道,大清的變化,早已落到了尋常街巷裏。”
    路易則注意到路邊的排水溝——水泥澆築的溝渠整齊排列,連落葉都被清掃得幹幹淨淨,語氣裏多了幾分鄭重,“看來大清這幾年的變化,比我們在使館裏聽到的,要多得多。”
    馬車入城後拐進一處僻靜巷弄,青磚灰瓦的驛館終於顯露。
    車剛停穩,十餘名穿藏黑色製服的人便迎上來,先掃過公使團一行,再細細核對文書。
    阿戈特眉峰微挑,目光掠過巷口隱在樹後的崗哨,語氣裏滿是詫異。
    “在我們那邊,接待外使的驛館從不會選這種隱蔽地方,更不會派這麽多人守著,清國人真是無禮!”
    道夫輕輕搖頭,“這些人不隻是守衛,更像在盯著我們的行蹤。”
    喬治順著他的目光看向官吏腰間的短棍,又掃過驛館緊閉的側門。
    “倫敦的驛館也有守衛,卻從不會這般‘周全’。大清對我們這些‘遠客’,防備心實在太重了。”
    驛官臉上堆著客氣的笑,引著眾人往裏走。
    “諸位一路辛苦,這巷子僻靜,少些嘈雜。快入內歇息吧。”
    阿戈特腳剛跨進驛館門檻,眉頭仍沒鬆開,回頭瞥了眼守在門口的官吏,低聲對喬治道。
    "這地方瞧著倒幹淨,就是太像個籠子了。"
    喬治輕哼一聲,撣了撣衣袖上的灰"既來了,總不能站在門口較勁。"
    路易朝驛官笑了笑。
    "我們想帶著隨員去附近轉一轉,不知是否方便?"
    驛官臉上的笑頓了頓,隨即又堆起來,卻擺了擺手。
    "大人說笑了。諸位剛到,一路勞頓,還是先歇息為好。且這附近多是尋常民居,也沒什麽可看的,免得驚動了百姓。"
    道夫剛要開口,就見驛官又補了句"按大清律法,外使入住驛館,未得許可不得外出,還請諸位體諒。
    何況京城乃軍政要地,街巷往來本就有嚴規,還請諸位大人多體諒。"
    喬治臉色沉了沉,往椅背上一靠"合著我們隻能困在這院子裏?"
    驛官卻隻低著頭賠笑,再不接話,那意思再明白不過。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