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籍田禮
字數:4053 加入書籤
太極殿大宴,李承乾以編撰字典為由拒絕了,李世民聽之任之,皇帝的態度擺明,眾大臣對太子缺席隻當做沒看見。
翌日三更,李承乾照常起身洗漱,換衣服去承天門候駕。
二月初二,籍田禮。
不出意外,要整整忙上一日。
皇帝在太極殿受過百官朝拜,乘馬車從承天門前出發,李承乾照例同乘。興許是現代上了高鐵就睡覺的習慣影響,一上馬車李承乾就想睡覺。
李世民很不理解,但表示尊重,還十分貼心的取來大氅為李承乾蓋在身上。
籍田附近設有行宮、親耕台、觀耕台,皇帝與太子先在行宮換下身上的朝服金冠,穿上庶民的粗布衣裳。
眾人簇擁著皇帝到籍田,皇帝麵向南方站立,李承乾同左右宗親臣工分列兩側。
李世民下地扶犁,李承乾緊隨其後,待皇帝站定以後,才上前牽牛,皇帝象征性犁了三圈。
司農向皇帝進獻糧食和種子,皇帝接過糧種,奏樂響起,李承乾扶著皇帝到達指定位置,往後退三步垂首侍立,皇帝取了種子向外播撒。
大臣麵向親耕台,聆聽皇帝訓話。訓話結束,仍是李承乾攙扶皇帝去觀耕泰,百官象征性下地耕作。
剛被犁的鬆動的土地,這麽一遭踩,李承乾覺得能長出糧食,絕對是有鬼。
?大臣們轉完一圈回來,向皇帝拜賀。
“太子編撰《貞觀字典》,列位臣工家中郎君皆是有功之臣,五月份《貞觀字典》刊印過後,朕要用這籍田長出的小米,與諸位愛卿同慶。”
李承乾下意識看向皇帝,這話皇帝說過,可就這耕種播種結果,認真的嗎?
“行宮設宴,諸卿不醉不歸。”
李世民十分熟稔伸出左臂,李承乾上前攙扶,隨駕回行宮換衣服。
“一畝三分地,你要耕種多久?”
跟他什麽關係?
李承乾十分驚詫,不可思議看著皇帝。
“朕說了要用籍田的小米宴請諸位大臣,朕不會種地,可朕知道太子會。”
說到這裏,李世民笑嘻嘻拍著李承乾肩膀:“承乾啊!為父恭喜字典提前編成啊!”
李雲龍,我恭喜你發財了!
李承乾驚悚,旅長的電話翻版!
“我大唐的太子拿起筆能編撰字典,在太極殿可以指點江山,穿上粗布衣裳能耕田種地,還通機巧,能造火器。太子殿下,你說這是不是天佑我大唐?”
皇帝這話一說出來,李承乾瞬間明白了其中深意,皇帝又要給他刷聲望了。
“美中不足就是你這小胳膊小腿,一碰就碎,讓朕十分苦惱。”
李承乾:……
“陛下,臣的胳膊腿沒那麽差,是貞觀朝的猛人太多了,不出去滅個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將軍。陛下拿您的武功做標準,大唐八九成的百姓都是小胳膊小腿。”
李世民拍拍李承乾肩膀,繞開關於李承乾胳膊腿的話題:“宴席結束,你我父子去把那一畝三分地種了,今年不走流程,落在實處,你耕地,朕撒種。”
李承乾頓了頓,看向皇帝:“陛下,就算要臣一同耕種,這順序也反了,應該是您耕地,臣撒種。”
“沒反,朕的態度如此明顯,太子妃那個伯父蘇勖還敢同青雀瞎進言,朝中大臣還在舉棋不定,可恨!”
李承乾明白了,皇帝隻給魏王府設了文學館,允許魏王征召人才,但沒有明詔指定哪些人等於沒有簽訂勞務合同,李泰那些門客屬於臨時合同,隨時可以走人且不存在違約。
皇帝要體麵,不想明詔趕人傷了李泰的體麵,傷了君臣情分,所以劍走偏鋒,施恩太子,阻斷大臣押寶的想法,讓魏王府的門客主動退場。
“朕知道你同太子妃有共患難的情分,可該敲打的時候,你也不必兒女情長。依朕的意思,納清河房氏女、京兆杜氏女為側妃,冷太子妃一段時間,蘇家自然就知道好歹了。”
李承乾聽得火苗直冒,蘇勖是蘇氏伯父又不是生父,這同蘇氏什麽關係?
“前些日子,太子妃的乳母以太子妃腹中孩兒男女未定,挑唆太子妃以腹中的孩兒陷害象兒。那乳母說一旦事發,無論真想如何,李象都將背上惡名。還說臣若是護著李象,也少不得被大臣彈劾寵庶滅嫡,臣就是知道兒子冤枉,也隻能忍下這口惡氣。太子妃聽罷,立刻將這刁奴送出東宮。
太子妃,她有些女兒家的小心思不假,臣寵愛象兒,她會妒忌,會不滿,會不安,可她是個合格的主母,臣的孩兒她做不到一視同仁,視如己出,卻盡了嫡母之責。方才那些話陛下不要再說了,蘇家糟心是蘇家,同太子妃無關,她是臣糟糠之妻,莫說她現在沒有差錯,就是有,臣可殺之,絕不辱她。”
李世民聽罷,不禁點頭誇讚:“太子妃是個識大體的,你母親給你挑選媳婦,眼光倒是獨到。”
“至於納妃,臣想等太子妃生下孩子之後再納妃。”
李承乾也想通了,他未來要做皇帝的人,守著一個女人絕不可能,皇帝子嗣單薄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用膳過後還要下地,李世民和李承乾沒有換衣服,仍是一身粗布衣裳,眾大臣雖有疑惑,卻也沒有多問。
吃過飯,李世民帶著李承乾到籍田,按照此前約定,李承乾扶犁耕地,李世民撒種子。
“陛下,別撒那麽密集,太密了長不出好莊稼。”
李世民愣住,帝王耕地那就是走個過場,撒種稀疏程度,他哪裏知道?
“有個意思就行了。”
“照陛下那麽撒種,能長出莊稼就怪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一想到大臣們都看著,便配合表演,種子撒的少了些。
“種地也是生物學嗎?”
李承乾思索片刻,回答皇帝:“種地屬於農學,同生物學有關聯,卻不屬於生物學。”
李世民默默搖頭:“你對高科技的農學知道多少?”
李承乾道:“十分有限,堪稱貧瘠!”
“不管你知道多少,為父都全力配合你。”
李承乾笑笑,看向皇帝:“陛下這是要活生生累死臣。”
“你要是真累死了,朕追封你為皇帝。”
李治操作,李承乾哈哈一笑,道:“臣若真累死了,身後名無所謂,隻想回到來時的時代。”
李世民:……
大臣們離得遠,聽不見皇帝與太子的談話,隻看到天家父子相談甚歡。
房玄齡最先反應過來,皇帝讓出扶犁的位置,意外敲打群臣,從他在房遺愛那裏得來的消息,皇帝是不滿魏王府門客攛掇魏王散布有關太子的謠言。
房遺愛,不能再繼續待在魏王府了。皇帝敬酒他不喝,不想自己體麵,皇帝有的是法子全了大家的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