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封王

字數:5467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從東宮回到甘露殿,又失眠了。
    從前用太子妃母子和李象,或是魏征還能威脅到李承乾,現在不行了。
    如今的李承乾,愛著太子妃、李象、李覺以及魏征、杜荷等人,但也絕不會因為這些人的性命屈服。
    他要是敢拿這些人威脅,李承乾就敢拿性命跟他這個君父拚個你死我活,給自己愛的人殉葬。
    李世民不知道該怎麽評價現在的李承乾,總而言之兩個字:難纏!
    睡了一覺之後,李承乾父子起身洗漱,用過早膳,換了常服就要出宮去玩兒。
    皇帝晚間在兩儀殿設宴,白日裏空閑,把自己窩在東宮,實在是憋悶。
    宮人套好了車,正要出門,又見魚敬之匆匆進來通報,皇帝詔書來了。
    李承乾吩咐人設香案,接詔書。
    張阿難宣讀的是封王的詔書,皇長孫李象為淮王,嫡長孫李覺為雍王,加雍州牧。年底李象回京,正式於太極殿行冊封禮。
    “太子殿下,這是大喜,您拾掇一二,帶著雍王千歲去甘露殿謝恩啊!”
    李覺年幼,尚在懵懂,不知封王意味什麽,看向父親:“阿耶,不可以出去玩了,對不對?”
    李承乾拍拍兒子後腦勺,說話的聲音十分溫柔:“可以的,去見過皇祖之後,阿耶帶你出去玩。”
    去見皇帝,常服不合禮數,李承乾又換了正裝,拉著李覺到甘露殿謝恩。
    李世民受完朝拜,讓人將李覺帶走,又將殿內侍奉的人都趕出去。
    “你身上發生的事情太過離奇,我隻是怕魏征生事,這才一時起了殺心。”
    皇帝的解釋,李承乾並不在意,於他而言,沒有實際的成本付出,嘴上說的都是扯淡。
    “父親,舅父可能會生事,魏師傅不會生事,就是想生事,也不會在您青春正盛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魏師傅他活不過您。”
    李世民笑道:“你什麽好東西都要給他送,他咳嗽一聲,你挖空心思給他尋藥。承乾,說不定他再多活個十年,二十年都不成問題。”
    “貞觀一朝編撰前朝史冊典籍,統共是八部史書,魏師傅主持了五部史書,他還是三省之中,最為繁忙的門下省長官,就這種工作量,魏師傅也多活不了幾年。”
    李世民輕笑:“你給民部弄得那個預算和決算,那些亂七八糟的績效核算,後世的工作量,應該也不比大唐輕鬆吧?”
    在“卷”這個方麵,古今中外,沒有上限。
    “您為什麽突然想著要給象兒和穆穆封王?”
    免費的飯不好吃,何況皇帝倒貼的飯。
    李世民笑道:“按照朝廷的法度,太子之子可享郡王之尊,你於國有功,你的孩子享親王之尊,無甚不可。”
    李承乾暗道:這理由找的真不走心,他於國有功,李象和李覺享親王之尊,李治於國有什麽功勞?李忠還封了親王呢!
    “父親若沒其他什麽事情,臣就先告辭了,臣答應穆穆,帶他出去玩兒,車駕都套好了,正要出門,您的詔書到了。”
    李世民道:“正好,我也出去逛逛。”
    “好!”
    李承乾淡淡的應了,沒等來拒絕,李世民還挺意外。
    李覺長這麽大,這是第一次出宮,看什麽都覺得新鮮。
    李承乾早有準備,抱著李覺一條街買到尾,不多時,跟來的魚敬之、常何等人,手上就提滿了。
    “要不,去杜荷的酒樓吃一些?”
    李世民笑道:“城陽隔三差五過來炫耀,說自己又得了多少錢,正好我也看看,到底是一座怎樣的酒樓。”
    酒樓堂倌認得李承乾,看到李承乾帶了客人,依照此前家主的吩咐,將李承乾帶上樓,卻不是李承乾上次去的那一處雅間。
    李承乾心知是為何,自不會缺心眼的問,祖孫三人坐下不過片刻功夫,各自一盞七寶擂茶。
    “我還沒說什麽茶,你們就上了?”
    堂倌忙上前回話:“茶湯無論濃淡,空腹食之有傷脾胃,點心多是甜膩之物,亦是不利脾胃之物。故而,我家東家設下這七寶擂茶,以芝麻、綠豆、葛粉、糯米、紅豆、炒米及生薑為原料製成,空腹食之可充饑,反之便隻是尋常茶湯。客人進門會上這道茶湯,是否食用,並不做強求。”
    李世民嚐了一口,還不錯,眨眼功夫又是十八道時興的小點心上來。
    李承乾掃了一眼,花樣繁多,就是數量,有點兒那個輪胎大廚的感覺。
    那堂倌又拿上來厚厚一冊菜單,忖度二人說話的語氣,判定年長者為尊,遂將菜單先奉與李世民。
    “高明,今日這一頓,記你賬上。”
    李承乾笑道:“那就記在我賬上。”
    皇帝就是把這裏的菜挨個點一遍,杜荷也不會收他的錢,不存在。
    李承乾偏過頭去看,李世民斜了斜身子,讓李承乾能夠看到菜單。
    這些個菜名,一股滿滿的的花裏胡哨味兒,不過沒辦法,權貴就喜歡這麽玩兒。
    《紅樓夢》裏麵,一個疙瘩湯都得起個文雅得到名字:小荷葉蓮蓬湯。
    李世民隨便點了幾個,將菜單遞給李承乾,李承乾沒什麽吃的欲望,叫來堂倌就單個菜問了具體情況,點了三個適合李覺吃的菜。
    上菜要些時辰,怕客人餓著,很快又上了幾樣小吃。
    高檔酒樓,娛樂設施十分齊全,根本不用吩咐,就有人擺上棋盤,牙牌令等物,還是分貼心的給李覺拿來了孔明鎖,魯班鎖,九連環等物解悶。
    李世民邀李承乾對弈,竟發覺自己在棋盤上占不到一絲便宜,不禁有些懊惱。
    “你就不能讓一讓我?”
    李承乾:……
    基於皇帝的訴求,李承乾隻能和皇帝再開一局,又落了下風,李世民失去了興致。
    “你的棋藝比高先生好得多。”
    李承乾暗道:老爸跟皇帝下棋放水了!
    “父親,事物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今人見慣之物,放在千百年前,便如同神跡。”
    李覺玩兒不轉這種高難度的益智遊戲,很快就沒興趣了,跑過來粘父親。
    ======這裏說一下秦英、韋靈符挾左道事件=====
    這一段出自《資治通鑒》原文如下:道士秦英、韋靈符挾左道,得幸太子。上聞之,大怒,悉收稱心等殺之,連坐死者數人,誚讓太子甚至。
    玩兒旁門左道會足以廢太子,所以李世民怕搞旁門左道的事情爆出來,李承乾會被廢黜,就護著李承乾,殺了秦英和韋靈符。
    《舊唐書》和《新唐書》隻說了他寵幸稱心,李世民殺稱心,並沒有說李承乾跟道士秦英、韋靈符挾左道。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說李承乾搞旁門左道,應該是源於《續高僧傳》和《法苑珠林》《大唐內典錄》基礎記載
    《續高僧傳》原文:至十三年冬。有黃巾秦世英者。挾方術以邀榮。遂程器於儲貳。素嫉釋種。陰陳琳論謗訕皇宗。罪當誷上,帝勃然下敕沙汰僧尼。陰陳的意思是私下說。
    《法苑珠林》原文:近至貞觀十三年。有西京西華觀道士秦英。會聖觀道士韋靈符還俗道士朱靈感。並薄解章醮敕令事東宮。惑亂東宮。結謀大意為事不果。秦英靈符靈感等。並被誅斬。私宅財物及有婦兒。並配入官。
    《大唐內典錄》原文:有道士秦英。扇動宮儲。以琳著論訕毀祖禰。文帝大怒。
    李唐認祖李耳,所以對道士比較敬重,秦英、韋靈符私下裏告訴李承乾,說釋法琳詆毀李唐的老祖宗李耳,這裏的皇宗指道祖李耳,琳指僧人釋法琳。
    《續高僧傳》和《大唐內典錄》作者是釋道宣,《法苑珠林》作者是釋道世,這倆都是當時的高僧,說李承乾搞旁門左道是釋道世提及了,並薄解章醮敕令事東宮,惑亂東宮,暗戳戳說李承乾搞旁門左道。釋道宣並沒有提及此事。這兩位高僧誰說的對,現在無從考證,大家自行去看。
    從上述三則材料,可以看出秦英、韋靈符之死,大概率就是佛道之爭,為了平息佛道爭論,殺的秦英和韋靈符,而不是說這兩個人攛掇李承乾搞旁門左道。真正把李承乾搞旁門左道這個事件定性,還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還有就是李世民為了證明自己不會廢太子說的那句:太子雖病足,不廢步履。且《禮》,嫡子死,立嫡孫。太子男已五歲,朕終不以孽代宗,啟窺窬之源也!
    這句話也出自《資治通鑒》,《舊唐書》和《新唐書》沒有相關文獻記載,《唐會要》有類似一句:《唐會要》原文是:我兒雖患腳,又是長嫡,豈可舍嫡立庶乎!
    所以,猜測《資治通鑒》那一句就是這麽化過來的,隻是司馬光又給潤色了一下。
    拋開《新唐書》和《資治通鑒》多出來的COSplay行為藝術,搞旁門左道,以及說頭像突厥人,在東宮組織械鬥打殺人的事件,從《舊唐書》《唐會要》等書看,李承乾在貞觀十三年之後幹過最過分的事情,就是寵幸稱心,派人去把張玄素打了一頓,以及派此刻刺殺於誌寧和李泰。
    修房子的事情達不到廢太子得到程度,打張玄素以及刺殺於誌寧和李泰,當時壓根兒就沒被抓到,目測是李承乾被廢之後,才把這些事情扯出來,根本就不存在說,李世民有多護著李承乾,李承乾胡作非為他還苦心孤詣保太子。
    四月一日被舉報,四月六日廢太子,四月七日立新太子,這個速度,窺見李世民當時的心態,那是生怕李承乾的案子有轉機,趕緊把事請蓋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