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安保主管的十萬個為什麽:嬴姓為啥又叫趙政?

字數:4683   加入書籤

A+A-


    就在這時,夏雨突然撓了撓頭,臉上掛著疑惑,轉頭看向自己的老板曹雲,開口問道:“老板,有個事兒我一直沒弄明白。你說這嬴稷和嬴政都姓嬴,可為啥有時候又聽說他們趙氏呢?比如說秦始皇,不也叫趙政嗎?這嬴和趙到底啥關係啊?”
    曹雲一聽,眼睛頓時一亮,作為曆史係高材生,遇到這種曆史問題簡直是手到擒來。他坐直身子,清了清嗓子,臉上露出認真的神色,說道:“老夏啊,你這問題問得好。這就得從秦國和趙國的淵源說起了。根據《史記》記載,秦趙兩國其實擁有同一祖先,都是上古時期伯益的後代。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賜姓嬴氏。後來嬴氏家族分支,其中一支到了趙國,以趙為氏,另一支則在秦國,所以秦國王室雖然姓嬴,但也以趙為氏,這就是‘嬴姓趙氏’的由來。”
    墨塵在一旁輕輕晃了晃手中的玉韻壺,接過話茬,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夏叔,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姓是大宗,用來區分血緣;氏是分支,用來區分貴賤。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秦始皇雖為嬴姓,卻以趙為氏,稱趙政;女子稱姓不稱氏,比如趙姬,實則是嬴姓,隻是以國名為氏來稱呼罷了。而且,在先秦時期,姓是相對穩定的,它代表著一個家族最根源的血脈傳承,曆經數代甚至數十代都不會輕易改變。而氏則不同,氏的產生往往與家族的發展、遷徙、官職、封地等因素相關,可能會隨著時間和家族的變化而有所調整。比如,一個家族的成員因為獲得了新的封地,就可能會以新的封地為氏,從而產生新的分支。”
    夏雨恍然大悟,點點頭道:“原來是這樣!我說怎麽有時候看史料,一會兒嬴一會兒趙的,敢情是這麽回事。那這麽說,秦趙兩國其實祖上是一家?”
    曹雲笑著點頭:“沒錯。當年秦趙同源,後來各自立國,成了戰國時期的兩大強國。不過到了後來,秦國和趙國在戰場上可是死對頭,長平之戰、邯鄲之戰,打得那叫一個慘烈。但追根溯源,兩家祖上可是親兄弟呢。而且,秦趙兩國在發展過程中,雖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在文化和習俗方麵,仍然保留著一些共同的特點。比如,秦趙兩國的士兵都以勇猛善戰著稱,他們在軍事製度和戰術運用上,也有一些相似之處。這或許也與他們同根同源的血脈有著一定的關係。”
    墨塵將玉韻壺輕輕放在桌上,繼續說道:“何止秦趙?像齊國田氏、楚國熊氏,皆出自顓頊後裔;宋國微子啟、衛國康叔封,都是周武王的親兄弟。天下諸侯分屬不同氏,但大多同根同源,這也是為何華夏大地最終能走向一統的根基 —— 血脈相連,文化相通。而且,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不僅僅是諸侯之間,華夏民族的各個部落之間,在遠古時期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比如,黃帝和炎帝的部落,在經過阪泉之戰後逐漸融合,形成了華夏民族的主體。這種融合不僅僅是血脈的交融,更是文化、習俗、信仰等方麵的相互滲透和影響。
    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各個部落和諸侯國之間,通過貿易、聯姻、戰爭等方式,不斷地交流和融合。例如,春秋時期的“尊王攘夷”,表麵上是為了維護周天子的權威,抵禦外族的入侵,但實際上也促進了中原地區各諸侯國之間的團結和文化交流。再比如,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各國之間相互結盟、相互對抗,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國家的文化和思想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交流。
    還有,在文字方麵,雖然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在形態上有所差異,但它們都有著共同的起源,都是從甲骨文、金文等古老的文字演變而來。這也為後來秦始皇統一文字奠定了基礎。可以說,華夏大地能夠走向統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血脈相連和文化相通,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基礎。”
    嬴稷聽到這裏,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感慨:“當年本王與趙武靈王會盟時,也曾感歎秦趙同源,卻不得不兵戎相見。如今聽王爺所言,倒是多了幾分對‘天下歸一’的理解。而且,在本王在位期間,秦國能夠不斷發展壯大,不僅僅是依靠武力,也與秦國善於吸收和融合其他國家的文化和人才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商鞅變法,就是借鑒了其他國家的改革經驗,結合秦國的實際情況進行的。這也說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是何等的重要。”
    夏雨笑著擺擺手:“哎,曆史就是這麽有意思,明明是一家人,最後卻打得不可開交。不過現在好了,都是華夏子孫,不分彼此。而且,聽了你們的講解,我還想到,咱們現在的姓氏文化,其實也是從那個時候發展演變過來的。現在的姓氏,雖然不像先秦時期那樣嚴格區分姓和氏,但仍然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傳統和意義。比如,很多姓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起源故事和家族傳承,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紛紛點頭,客廳裏的氣氛因為這個曆史小插曲變得更加輕鬆,墨塵的補充既展現了他對曆史的稔熟,又暗合他 “九幽王” 通曉古今的設定,使對話層次更豐富,曆史探討也更具權威性。
    就在這時,夏雨突然撓了撓頭,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安保對講機 —— 那是他作為曹氏集團總部安保負責人的習慣動作,臉上掛著困惑,轉頭看向老板曹雲:“老板,有個事兒我一直沒鬧明白。咱平時看電視劇也好,讀點曆史書也罷,嬴稷、嬴政都姓嬴,咋又冒出來個‘趙政’的說法?這嬴和趙,難不成跟咱們現在的‘姓’‘名’一樣?”
    曹雲聽著夏雨帶著幾分俚語的提問,忍不住笑了 —— 這位跟著自己多年的安保主管,平時擺弄監控設備得心應手,一碰到曆史問題就像個好奇的孩子。他放柔聲音解釋道:“老夏啊,這就得說到先秦的規矩了。秦趙兩國的老祖宗,都是上古時期一個叫伯益的人,被大禹賜了‘嬴’姓。後來嬴家分了支,一支去了趙國,一支去了秦國,趙國這一支就用‘趙’做了‘氏’,所以秦國王室雖然姓嬴,但也算是趙氏的分支。而且,在先秦時期,氏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用來區分家族成員的地位和身份。比如,一個家族的嫡長子可能會繼承家族的主要姓氏和氏,而其他的庶子則可能會根據自己的封地、官職等獲得新的氏。這也是為什麽在那個時期,會出現同一個家族有多個氏的情況。”
    墨塵晃了晃手中的玉韻壺,接過話茬,語氣裏帶著幾分歲月沉澱的悠然:“夏叔,那時的‘姓’和‘氏’跟現在不一樣。姓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血脈根子,氏是後來分家立業的招牌。比如男子出門在外,都稱氏不稱姓,顯得有身份。秦始皇當年在趙國做人質,大家就喊他趙政,其實骨子裏還是嬴姓。女子呢,就反過來,稱姓不稱氏,像趙姬,她真正的姓是嬴,隻不過用趙國的‘趙’來稱呼罷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姓氏的作用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到了秦漢時期,姓和氏逐漸合二為一,不再像先秦時期那樣嚴格區分。這也反映了社會的發展和變遷,以及家族製度的演變。在秦漢之後,姓氏的主要功能變成了區分家族和血緣關係,同時也成為了人們身份認同的重要標誌。而且,姓氏的傳承也更加穩定,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改變。不過,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因為避禍、賜姓等原因,人們的姓氏也可能會發生變化。例如,在唐朝時期,很多少數民族的首領被賜姓李,這也使得李姓成為了當時的大姓之一。”
    夏雨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手指敲了敲沙發扶手:“這麽說,秦趙兩家論祖上,跟咱曹氏集團裏不同部門似的?看著各管各的,其實都是一個大老板底下的?”
    曹雲被這個接地氣的比喻逗笑了:“差不多這意思!當年秦趙同源,後來各自立國,在戰場上打得頭破血流,可往上數幾輩,都是坐在一個鍋裏吃飯的親戚。而且,秦趙兩國在政治製度方麵,也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兩國都實行了郡縣製,這是一種將國家權力集中到中央的政治製度。雖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能會有所差異,但這種製度的出現,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即從分封製向中央集權製的轉變。另外,秦趙兩國在經濟方麵也有著一定的聯係。在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非常頻繁,秦趙兩國作為當時的強國,也不例外。兩國之間的貿易涉及到各種商品,如糧食、絲綢、鐵器等。這種經濟上的聯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墨塵輕笑一聲,目光掃過嬴稷:“何止秦趙?就像曹氏集團有分公司、子公司,天下諸侯表麵上各占一方,實則大多是顓頊、黃帝的後裔。血脈相連,文化相通,這才是天下終究歸一的根本 —— 就像您管理集團,底下部門再多,核心的凝聚力斷不了。而且,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華夏民族的文化有著很強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無論是哪個民族或部落,隻要融入到華夏文化的大家庭中,就會逐漸接受和傳承華夏文化的價值觀和傳統。例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少數民族大量湧入中原地區,與漢族人民相互交融。在這個過程中,少數民族的文化和習俗對漢族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漢族文化也對少數民族進行了同化。最終,這些少數民族逐漸融入到漢族中,成為了華夏民族的一部分。這也說明,文化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它能夠超越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將人們凝聚在一起。”
    嬴稷聽罷,目光灼灼:“王爺此言,比當年本王與趙武靈王會盟時的感悟更深。那時隻道是邦交利害,如今才懂,這天下歸一,原是血脈裏的大勢所趨。而且,本王也深知,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僅取決於武力,更取決於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秦國能夠統一六國,除了強大的軍事力量之外,也與秦國重視文化教育,善於吸收和融合其他國家的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夏雨摸了摸後腦勺:“雖然聽著有點繞,但大概明白了!就像我管安保,不管分成多少個小組,最終都是護著集團的根基。老祖宗的血脈,就是咱們的根基。而且,我還想到,咱們現在的一些地名,其實也與曆史上的姓氏和家族有著密切的關係。比如,很多地方的名字都是以某個家族的姓氏來命名的,這也反映了當時家族在當地的影響力。”
    眾人會心一笑,客廳裏的陽光恰好掠過玉韻壺,在墨塵的孩童麵容上投下細碎光斑。白起忽然盯著電視裏播放的古裝戰爭片,濃眉一皺:“若當年有這等神物,本將戰前點兵便無需費時費力……” 高長恭趁機湊過去,指著電視裏的美人畫麵直樂嗬,鄭元姬見狀作勢要打,滿室笑語漸漸蓋過了曆史話題的餘韻。
    喜歡從亂葬崗開始我的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從亂葬崗開始我的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