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極地之爭下)

字數:4231   加入書籤

A+A-


    秦風和他的行動小隊,就這樣紋絲不動地停留在冰川盆地的邊緣製高點,他們的存在幾乎與這片被極寒統治的白色荒原融為一體。
    隊員們呼出的熱氣,都經由臉上的防護麵罩處理後方才排出,以免在超低溫下形成過早暴露位置的白色霧氣。
    停留在製高點的隊員分別有兩個任務:一是通過高倍率、多光譜觀測設備,持續監控下方盆地中那艘外星飛船殘骸的任何細微變化。
    二是利用熱成像與聲波探測器,嚴密監視地麵上那些已經搶先一步、占據了這片不祥之地的服從派成員的一舉一動。時間,在這片白色煉獄中仿佛被凍結拉長,每一秒都充滿了令人窒息的等待。
    不知過去了多少個令人麻木的小時,直到那吝嗇的、屬於極北之地的短暫黃昏終於不情願地降臨,給無垠的冰原鍍上了一層詭異的、介於深藍與暗紫之間的色調時,預料中的情況發生了。
    在盆地外圍,與他們潛伏點相對的另一側地平線上,引擎的低沉轟鳴聲穿透寒風,果不其然地出現了一支新的車隊。
    隊伍由一輛經過重度極地改裝的8x8重型卡車領頭,後麵跟著數輛同樣配備了寬幅履帶或低壓輪胎的全地形輕型載具。為首那輛重型卡車的廂式貨櫃側麵,赫然噴塗著一個扭曲的螺旋與眼睛構成的徽記——與下方營地裏那些服從派成員作戰服上、以及先前無人機偵察到的pc標識完全一致。
    這支援軍的到來,不僅帶來了更多裝備精良、神情冷酷的雇傭兵,還有大量的物資補給箱。
    服從派顯然對這艘外星飛船誌在必得,他們深知自己並非唯一的覬覦者,幾乎是在車隊抵達的同時,他們便以驚人的效率,利用預製構件,迅速在營地外圍構築起了一道簡易但絕對有效的環形防禦工事。
    數盞大功率探照燈被架設起來,刺目的光柱如同冰冷的觸手,在昏暗下來的冰原上緩緩掃動,將營地周圍百米範圍照得亮如白晝,也給秦風小隊的潛入增加了數倍的難度。
    與此同時,針對那艘漆黑外星飛船的切割工作,他們也正不分晝夜、毫不停歇地進行著,那台被安置在船體旁的大型切割設備發出一種高頻的、令人牙酸的嗡鳴聲,即使隔著相當遠的距離,也能隱約感受到其能量輸出的強大。
    然而,在這極寒得連鋼鐵都會變脆的環境下,似乎就連最先進的高能切割設備,其效率也仿佛被無形的極寒之力所扼殺,進展變得遲緩。
    經過了整整半個地球日的持續作業,也僅僅是在那不知由何種材料構成的外星船體外殼上,切割出了一個直徑約莫一米見方、邊緣閃爍著金屬或非金屬熔融後詭異光澤的洞口——這個尺寸,差不多剛好可以容納一名全副武裝的成年士兵匍匐通過。
    “隊長,外星船體已經被打開了一個破口,尺寸約1x1米,重複,目標出現破口。”
    趴在高處、如同幽靈般潛伏於至高點的狙擊手,立刻通過加密的窄帶通訊,將這個關鍵信息匯報給了秦風。
    秦風的目光在pda上顯示的實時戰場態勢圖與無人機傳回的熱成像畫麵間飛速切換,大腦如同高速運轉的生物計算機,迅速評估著這一變化帶來的機遇與風險。
    破口的出現意味著“服從派”即將進入飛船內部搜尋,他當即下令,讓已經連續監視了數小時的隊員暫時撤至特種車內休整,由另一名精確射手接替其警戒位置。
    而他自己,則迅速調出了車載計算機中的高精度區域衛星地圖,結合先前無人機記錄下的敵方增援車隊行進軌跡與地形特征,憑借著豐富的戰場經驗和對敵人後勤規律的推斷,開始在心中默默計算和判斷敵人下一波補給或接應車隊可能出現的時間窗口與行進方向。
    根據他自己第一次探索那艘墜毀在塞爾維亞的外星飛船時的“慘痛”經驗來看,像這種結構複雜、內部環境未知的密閉空間搜尋,即便目標明確,進入飛船內部的武裝搜尋隊,最多也隻需要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大致摸清內部結構並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關鍵在於,即使他們成功將那具可能蘊藏著宇宙奧秘的異星遺骸搬運出飛船,前來接應他們的補給或撤離車隊,也不太可能選擇在能見度極低、極易迷失方向且危險重重的極地黑夜中趕到。
    最快、最穩妥的選擇,必然是等到大約四小時後,天光重新亮起、能見度恢複的時候。
    這就意味著,從現在開始,到預計的黎明時分,這中間的幾個小時,正是服從派完成初步探索、找到目標、但後續支援尚未抵達、防禦力量可能因長時間作業和低溫而出現疲憊鬆懈的黃金窗口期!
    這將是秦風等人采取突襲行動、從敵人手中奪取外星屍體的最佳、也可能是唯一的機會!
    如果不趁著這個敵人心理和生理上的低穀期果斷行動,一旦等到天亮,敵方防禦工事完全鞏固,甚至可能有更多援軍抵達,那麽他們此次行動的成功率將急劇下降到接近於零,甚至還有可能陷入重圍,麵臨全軍覆沒的滅頂之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決心已下,秦風眼中閃過一絲冰冷的決絕。他迅速在戰術平板上開始了精密的排兵布陣,依據每個隊員的專長和心理素質,快速而清晰地分配了各自的職責與行動路線。沒有激昂的動員,隻有簡潔、精準的指令,分配完畢後,行動即刻開始。
    剛剛派出的狙擊手將繼續留在製高點,利用其加裝了先進火控係統和的遠程狙擊平台,提供精確的火力支援、壓製任何暴露的敵方重火力點,並實時通過加密頻道匯報戰場動態。
    無人機操控員則留在特種車內,負責操控無人機提供持續的空中偵察與戰場感知,為突擊組指示目標、預警威脅。
    剩餘的所有隊員,包括秦風本人在內,則組成地麵突擊組,穿戴好全套的極地作戰裝備,宛如融入黑暗的影子,悄無聲息地開始向盆地內部潛入。
    他們利用陡峭的冰坡作為天然的滑道,背靠著堅硬刺骨的冰壁,以一種近乎無聲的方式,控製著速度緩緩向著盆地底部滑去。
    冰爪在堅冰上劃出細微的摩擦聲,幾乎被呼嘯的寒風所掩蓋,不一會兒,他們便順利抵達了盆地底部鬆軟的積雪層。
    頭頂上方,雪白的無人機如同忠誠的守護者,同步降低高度,盤旋在他們上空約五十米處,通過熱成像模式為他們提供著前方的實時視野。
    才沿著預定路線向前摸索了不到一百米,他們便遭遇了敵人在盆地外圍設立的第一個防禦節點——一座由防禦護板和金屬支架臨時搭建的、帶有熱源和探照燈的警戒哨站。
    無需秦風發出任何指令,無聲的戰術默契便在小隊與高處狙擊手之間瞬間達成,後者甚至沒有進行多餘的瞄準動作,仿佛那兩名哨兵的生命軌跡早已被他牢牢鎖定。
    呼嘯的、仿佛能撕裂靈魂的極地寒風中,極其微弱地、幾乎難以與風聲區分開來的,夾雜了兩聲沉悶的、某種高速旋轉的尖銳物體劃破稠密冷空氣的“噗嗤”聲——那是特種狙擊彈命中目標的聲音。
    幾乎是在同一瞬間,原本駐防在探照燈後麵、正百無聊賴地跺腳取暖的兩名雇傭兵,如同被無形的重錘擊中,頭部的防護麵罩幾乎同時爆開一團模糊的血霧,在熱成像視野中尤為明顯,連一聲臨死的哼聲都沒能發出,便軟綿綿地向後倒了下去,沉重的身體砸在雪地上發出兩聲清晰可聞的“噗通”悶響。
    一聽到那代表威脅解除的落地聲,秦風沒有絲毫猶豫,好似捕食的雪豹般,猛地從臨時的冰雪掩體後竄出,以一個迅捷利落的戰術翻滾動作,越過低矮的防禦工事,閃電般衝進了探照燈哨站內部。
    身後的隊員們緊隨其後,動作同樣迅捷而無聲,迅速控製了哨站,並將兩具尚有餘溫的屍體拖入陰影之中。
    在肅清了這個外圍哨站,並利用其作為臨時掩護向內推進後,這座被服從派臨時占據的營地,其更深處才逐漸顯露,越是深入營地內部,就越能感受到這座廢棄科考站曾經的輝煌,或者說,是那個紅色帝國不惜代價拓展極地存在的野心。
    那些主體結構尚存、但已被冰雪侵蝕得斑駁不堪的預製艙段建築外牆上,時不時還能看到褪色嚴重、幾乎快要被自然完全遮蓋住的、用俄語書寫的模糊標語與那個熟悉的、象征著一個逝去時代的鐮刀錘子標記。
    喜歡地球不屈:混沌秩序請大家收藏:()地球不屈:混沌秩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