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極地之爭中)

字數:3780   加入書籤

A+A-


    秦風的指尖在冰冷的pda屏幕上滑動,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一次,也是第三次,調出了高精度衛星定位與地理信息係統的疊加數據,反複確認他們這支行動隊目前所在的精確坐標。
    數據鏈穩定,信號清晰,結果冰冷而無情地顯示:北緯85度以上,格林威治子午線以西132度——這裏是貨真價實的、地球上最荒涼孤寂的極北之地,一片在傳統地緣政治版圖上都屬於“灰色地帶”的冰封絕域。
    可就是在這片連海冰都在不斷漂移、理論上不存在任何永久固定設施的白色虛無之中,怎麽會憑空冒出來一座規模不小、甚至還保存完整的科考站?
    一座連學院的龐大數據庫裏都找不到一絲一毫記錄的、仿佛從曆史的冰層下幽靈般浮現的、打著前蘇聯旗號的鬼站?!
    “隊長......熱成像和高倍光學確認。”
    另一位隊員正利用地形優勢,將身體壓得極低,幾乎與冰麵融為一體,透過加裝了先進傳感器的狙擊步槍瞄準鏡,持續觀察著下方盆地中的異常情況,他的聲音通過骨傳導耳機傳來,帶著壓抑的緊張:
    “目標科考站內有明確的生命信號活動跡象,數量......初步估計在二十到三十人之間。他們活動規律,不像科研人員,更像是......軍事人員。裝備精良,能看到自動武器的輪廓。看起來,應該是其他什麽組織的人,比我們先一步趕到了。”
    “隊長,那我們現在怎麽辦?”提問的是隊伍裏最年輕的隊員,他的聲音裏帶著無法完全掩飾的動搖和一絲麵對未知強敵的恐懼,經驗的缺乏讓他在這種突發狀況下,本能地尋求指揮官的決斷。
    秦風沒有立刻回答,透過麵罩,他深吸了一口仿佛能凍裂肺泡的極寒空氣,強迫自己因震驚而急速跳動的心髒平複下來。大腦如同超頻運轉的生物計算機,飛速評估著眼前的局勢:
    未知的武裝力量、詭異的前蘇聯科考站、近在咫尺的外星飛船殘骸......每一個元素都充滿了危險與不確定性。直接衝突風險太大,對方底細不明,且人數占優。
    理智壓倒了衝動,情報優先的原則占據了上風。他做出了決策,聲音恢複了一貫的冷靜與沉穩:
    “保持隱蔽,不要暴露,準備釋放無人機進行抵近偵察。我們需要確認對方的確切身份、裝備水平、人員部署,以及......他們正在對那艘‘訪客’做什麽。在掌握足夠情報之前,我們按兵不動。”
    片刻之後,特種車頂部一個偽裝成通風口的、小型化的內置格納庫悄無聲息地滑開。一架通體覆蓋著適應極地環境的啞光白色塗層、采用先進複合材料製造旋翼以實現超低噪音飛行的六旋翼偵察無人機,如同被無形之手托舉般,平穩地垂直升空。
    它幾乎是瞬間便融入了漫天風雪與灰白色的背景之中,隨後以極高的速度、貼著冰麵,悄無聲息地向著下方盆地中央那片不該存在的營地飛去。其先進的聲學隱身設計,確保了在有效偵察距離內,不會被地麵人員的聽覺輕易察覺。
    無人機如同盤旋的猛禽,懸停在了目標科考站上空約一百米的安全高度。車廂內,無人機操控員手指在觸控屏幕和物理搖杆上靈活跳動,熟練地切換著機載的多光譜高清攝像頭、高靈敏度熱成像儀,開始對營地內的人員進行逐一識別、計數,並分析其活動模式。
    同時,機載的超指向性麥克風陣列也被激活,如同無形的耳朵,能夠在極遠的距離外,從呼嘯的風聲中精準捕捉、過濾並放大營地內人員可能發出的任何對話、指令或有價值的聲音片段,以此作為判斷其組織歸屬和意圖的關鍵參考。
    十分鍾,對於在嚴寒中潛伏等待的秦風等人來說,漫長得如同一個世紀,終於,無人機完成了初步偵察任務,悄無聲息地循原路返回,精準地降落回車頂的格納庫內。
    艙門閉合,所有隊員立刻圍攏到車廂中部的戰術信息顯示屏前,開始圍繞著無人機剛剛傳回的、經過初步處理和分析的偵察數據,展開緊張而壓抑的討論。
    首先,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便是下方那夥人的身份,這一點,得益於超指向性麥克風捕捉到的、斷斷續續卻特征明顯的對話片段,很快便有了突破。
    那些對話中充斥著對外星造物近乎狂熱的崇拜、將其稱為“神明”或“救世主”的術語、以及各種怪異言論。毫無疑問,趕在他們之前抵達這裏的這群武裝人員,正是那群將外星文明視為救世主、甚至不惜犧牲人類利益以求“接引”的狂熱信徒——服從派。
    無人機拍攝到的高清畫麵進一步印證了這個判斷,科考站現場散落著大量明顯不屬於科研用途的設備和軍用級物資箱。營地外圍停放著數艘高性能的雪地摩托艇和幾輛重型輪式或履帶式卡車。
    其中一輛卡車的車身上,清晰可見一個在國際地下世界臭名昭著的跨國私人軍事承包商——“黑水國際”或其某個衍生組織的徽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秦風心中一凜,看來,在北美大陸那場愈演愈烈的內戰混亂中,服從派並沒有閑著,反而利用動蕩局勢,成功滲透甚至控製了部分強大的雇傭兵資源,極大地擴張了他們的組織影響力與行動能力。
        而且,考慮到營地中那幾輛油耗驚人的重型卡車所需的龐大燃料補給和後勤維護,秦風斷定,這夥人絕對不可能僅憑一次空投或長途跋涉就將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投放到這裏。在這附近必然還存在一個規模更大、更為隱蔽的物資轉運基地或前進營地,否則他們絕無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樣一次高強度的部署。
    通過無人機的高倍光學變焦鏡頭,秦風還觀察到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細節:服從派的人員,正合力將一台體積相當龐大、結構複雜的機器,看上去像是某種高能激光切割裝置或超聲波鑽探平台的裝置,小心翼翼地安置在了那艘漆黑的外星飛船殘骸的外側船體上。
    他們應該正計劃著強行破開飛船那看似堅不可摧的外殼,不知是何種超乎想象的材料科學或結構設計,竟讓這艘經曆了災難性墜毀的外星飛船,其整體結構——至少從外部觀察——維持得相當完好,船體表麵除了撞擊造成的巨大凹陷和扭曲外,鮮少能看到明顯的破損缺口或裂縫。
    可即便如此,秦風內心深處,仍舊堅信飛船內部存在生還外星人的幾率極其渺茫。
    就算那堅固的船體能夠承受住毀滅性的撞擊力,但隻要結構出現任何細微的破損或密封失效,外界這零下幾十度的極寒空氣,便會如同無孔不入的死神,源源不斷地湧入船艙內部,在極短時間內便能將內部溫度驟降至任何已知碳基生命都無法承受的水平。
    服從派的人再怎麽狂熱、再怎麽忙活,最終所能得到的,恐怕也隻能是他們口中所謂“神明”的一具......或者幾具,被完美凍存的屍體罷了。
    但這其中,也並非全是壞消息。往積極的方麵思考,如果外星人真的已經死亡,那麽眼下這極端的低溫環境,反而成為了天然的、完美的生物樣本保存庫。這意味著,可供他們行動、周旋、甚至......奪取的時間窗口,並非如同預想中那般寥若晨星,反而可能相對寬裕。
    於是乎,一個大膽且冒險的計劃逐漸在秦風的腦海中浮現。
    喜歡地球不屈:混沌秩序請大家收藏:()地球不屈:混沌秩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