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音律聯想
字數:3340 加入書籤
在我沉浸於符號頻率和序列分析,蔡琰姑娘則在古文字的迷宮中苦苦求索之際,破譯工作似乎陷入了一個僵局。
無論是冰冷的數字規律,還是古老的文字源流,都未能給我們提供一把直接打開密文之鎖的鑰匙。
小屋內的氣氛,不免有些沉悶。就在這時,一直凝視著一枚火焰狀令牌的蔡琰,忽然輕輕“啊”了一聲,仿佛想到了什麽。
我立刻抬起頭,看向她。隻見她秀眉微蹙,眼神中卻閃爍著一種異樣的光彩,手指無意識地在桌案上輕輕敲擊著,似乎在打著某種節拍。
“陸書佐,”她抬起頭,目光帶著一絲不確定,卻又充滿了探索的意味,“我方才看著這些符號,忽然覺得……它們不僅僅是靜態的筆畫,更像是在……跳動?”
“跳動?”我有些不解。
“嗯,”她點了點頭,指著令牌上的幾個連續符號,“你看這幾個,這個舒展悠揚,像一個長音;這個短促有力,像一個頓挫;這個回旋婉轉,像一個裝飾音……它們組合在一起,像不像……一段樂譜?”
樂譜?!這個想法太過新奇,甚至有些天馬行空,讓我一時沒反應過來。用符號記錄音樂,自然是有的,但用一套複雜的、看起來像文字的符號係統來加密信息,還和音律扯上關係?這……可能嗎?
但我立刻想到了蔡琰的家學淵源。她自幼隨父學習音律,琴藝高絕,對聲音的敏感和理解遠超常人。
她的直覺,或許並非空穴來風。“姑娘的意思是……”我嚐試著理解她的思路,“這些密文符號,可能代表的不是字義,而是……音高?或者節奏?”
“或許兩者皆有。”蔡琰的眼神越來越亮,思路也逐漸清晰起來,“古人常以律呂紀事、紀數,甚至用於占卜和儀式。比如《禮記·月令》中,十二律呂就與時令、方位、五行相配。某些失傳的雅樂或秘傳樂章,據說會使用非常獨特的記譜法。會不會……這個組織,就借鑒了某種古老的、與音律相關的加密方式?”
她提出了一個具體的猜想:“比如,最基礎的,用不同的符號代表宮、商、角、徵、羽這五音?或者更複雜些,加入變宮、變徵,構成七聲?甚至……可能還包含了休止、強弱、快慢等節奏信息?”
這個猜想,如同一道驚雷,瞬間劈開了我固有的思維定勢!如果真是這樣,那之前的頻率分析、序列分析就有了全新的解釋方向!
我立刻興奮起來:“若是如此,那就有跡可循了!我們可以嚐試將這些符號,按照某種規則賦予音階數值!
比如,宮=1,商=2,角=3,徵=5,羽=6按五聲音階)?
或者直接按照它們出現的頻率,頻率最高的對應最常用的音比如宮、徵),頻率最低的對應不常用的音或變音?”
我迅速找來幹淨的竹片,將之前統計的符號頻率數據重新排列。
蔡琰則憑借她對古樂理的精通,開始分析那些符號的形態特征。
“你看這個符號,”她指著一個筆畫舒展、形態圓潤的符號,“它給人的感覺是平和、中正,會不會對應著五音中的‘宮’音主音)?”
“而這個,”她又指向一個棱角分明、筆畫短促的符號,“感覺急促有力,或許對應‘角’音代表東方、春天、生長)?或者在節奏上代表一個短音或重音?”
我們開始進行大膽的假設和匹配:
音高匹配: 嚐試將出現頻率最高、形態最穩重的幾個符號賦予“宮”、“徵”等核心音高。將形態特殊、出現頻率較低的符號賦予“變宮”、“變徵”或裝飾音。
節奏匹配: 嚐試將筆畫多寡、形態長短與音符的時值聯係起來。比如,筆畫多的代表長音,筆畫少的代表短音?
序列驗證: 將匹配後的數值序列寫出來,觀察它們是否符合某種基本的樂理規則?
比如,是否出現了常見的五聲或七聲音階的排列組合?是否形成了某種相對和諧的旋律片段雖然我們無法直接“聽”到)?是否存在類似於樂句、樂段的結構?
這個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需要大量的試錯。
我們不斷地調整著符號與音高節奏的對應關係,一次次地將數值序列寫出來,又一次次地因為發現其雜亂無章或不符合基本樂理而推翻重來。
雖然屢屢碰壁,但我卻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蔡琰提出的這個“音律聯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維度!
它將冰冷的符號,賦予了動態的、富有節奏感的可能性。
我運用我的數學能力,快速地進行著各種對應方案下的數值轉換和模式查找。
比如,計算相鄰數值之間的音程關係,看是否存在某種固定的音程模式;
或者統計特定數值音高)出現的概率,看是否符合某種調式如宮調式、商調式)的特征。
蔡琰則憑借她敏銳的樂感和深厚的樂理知識,從“旋律”的走向、結構的起承轉合等角度,對各種假設進行直覺性的判斷。
“這一段序列,‘宮’音出現得過於頻繁,且缺乏變化,聽起來會很單調,不太像精心設計的密碼。”
“這個組合,從‘角’音跳到‘羽’音,再接一個低八度的‘宮’,音程跳躍太大,在古樂中不常見,除非有特殊用意。”
她的話語,為我冰冷的數學推導,注入了藝術的靈魂和經驗的判斷。雖然我們仍未找到那個“正確”的對應方案,但這個“音律聯想”無疑是我們在迷霧中邁出的極其重要的一步。
它打破了單純從文字或數學角度思考的局限,引入了聲音和節奏的維度。
我預感到,或許,最終解開密文的鑰匙,就隱藏在這看似毫不相幹的音律之中。
這套密文的設計者,可能是一位精通音律的高人,他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將機密信息“譜寫”成了這些無聲的“樂章”。
而我和蔡琰,則需要憑借邏輯與靈感,將這無聲的樂章,重新“唱”出來。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