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建立聯係,暗流交匯

字數:2398   加入書籤

A+A-


    書房內的寂靜,在持續了令人屏息的片刻後,終於被王允司徒的一聲輕笑打破。
    那笑聲中,帶著幾分釋然,幾分欣賞,也似乎卸下了些許上位者的威嚴。
    “好!說得好!‘雖千萬人,吾往矣’!”
    他撫掌讚道,看向我的目光中,少了幾分審視,多了幾分真切的欣賞,
    “陸小友年紀輕輕,便有如此見識與膽魄,實乃國家棟梁之材!伯喈蔡邕)有你這樣的後學他可能誤以為我是蔡邕的弟子,或者故意如此稱呼以拉近關係),當可告慰矣。”
    丁允先生也在一旁笑著附和:“子師王允的字)所言極是。陸小友於算學一道,見解精辟,於時局大義,亦能明辨,實屬難得。”
    我知道,我通過了這場至關重要的考驗。
    王允,這位身居高位、手握重權、並且正密謀著驚天之事的司徒大人,已經初步接納了我,將我視為可以信任和發展的對象。
    接下來的談話,氣氛變得輕鬆了許多。王允不再刻意試探,而是與我閑談了一些關於經學、算學以及地方風物的話題。
    他學識淵博,見解不凡,我也盡力應對,時有新穎的觀點提出,讓他愈發覺得我“談吐不俗”。
    臨別之際,王允的態度明顯變得親近了許多。
    他不僅勉勵我好生在尚書台做事,更暗示性地說道:“度支曹事務繁雜,但亦是體察國計民生之要地。小友精通算術,若在核查賬目時,發現有何異常之處,或有何利國利民之良策,不妨隨時告知老夫。老夫雖不才,忝為司徒,亦當為國分憂。”
    這番話,無疑是給了我一個可以直接向他匯報、甚至越級反映問題的特權!
    這不僅僅是對我能力的認可,更是將我納入了他的陣營,或者說,至少是他的“可用之人”名單之中。
    他還隨手從書架上取下兩卷珍貴的帛書或許是早已失傳的算經,或是名家手筆的經注),贈予我:“此二卷書,贈予小友。望好生研讀,他日必有大用。”
    這既是物質上的拉攏,也是精神上的期許。
    我恭敬地接過贈書,再次表達了感激之情,並表示定不負司徒大人的厚望。
    離開司徒府時,我的內心依舊無法完全平靜。激動、忐忑、警惕……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激動的是,我終於成功地與王允建立了聯係!這意味著,我不再是一個邊緣的觀察者,而是有機會接觸到洛陽政治鬥爭的核心,甚至可能在即將到來的“誅董”大事件中,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我的抱負,終於有了一個可以施展的舞台!
    忐忑的是,伴隨著機遇而來的,是更大的風險。與王允走得越近,就越容易被董卓集團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而且,王允此人,雖然看似忠義,但曆史上對其評價亦有爭議,其性格中的某些缺陷如剛愎自用、手段單一),是否會成為未來的隱患?
    我們之間,是牢固的同盟,還是暫時的相互利用?
    警惕的是,我的這次“嶄露頭角”,必然會引起更多有心人的注意。
    李儒那樣的智謀之士,賈詡那樣深藏不露的毒士,他們會如何看待我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算學奇才”?
    新的智鬥和危險,恐怕已經悄然逼近。
    我仿佛已經聽到了,那匯聚在洛陽上空的、無聲的暗流,正在因為我的加入,而變得更加洶湧和激蕩。
    但我別無選擇,也……不願退縮。
    我緊了緊懷中的帛書,感受著那沉甸甸的分量。這不僅僅是書籍,更是王允遞過來的橄欖枝,是我通往更高權力階梯的敲門磚。
    我必須抓住這個機會。
    小心翼翼地,如履薄冰地,在這暗流之中周旋、布局、積蓄力量。太學的鋒芒初露,隻是一個開始。
    與王允的初步聯係,也隻是打開了一扇門。門後的世界,更加波譎雲詭,更加驚心動魄。
    洛陽的驚雷,正在醞釀。
    而我,已經置身於這雷暴的中心。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