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風雨欲來:涼州軍反撲的預兆

字數:2755   加入書籤

A+A-


    董卓伏誅,國賊授首。
    洛陽城內那短暫的狂歡,如同絢爛卻易逝的煙火,很快便在一種新的、更加令人不安的平靜中,漸漸冷卻下來。
    王允司徒大權在握,正忙於清洗董卓餘黨,論功行賞,試圖重建朝廷秩序。
    呂布被封為溫侯,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權勢煊赫一時,與王允的關係也進入了短暫的“蜜月期”。
    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漢室仿佛真的迎來了中興的曙光。
    然而,我心中那根緊繃的弦,卻從未真正放鬆過。
    尤其是當我婉拒了王允的提拔,選擇繼續留在尚書台度支曹這個不起眼的位置後,我反而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那些被“勝利”的喜悅所掩蓋的、潛藏在平靜水麵之下的洶湧暗流。
    種種跡象表明,一場更加可怕的風暴,正在關中或河東之地,悄然醞釀!
    玄鏡台雖然在之前的風波中收縮了活動,轉入潛伏,但最核心的情報渠道仍在運轉。
    石秀和他發展的線人,冒著風險,不斷將來自城外,特別是關於涼州軍動向的零散信息,傳遞到我手中。
    這些信息,起初隻是些模糊的傳聞:“聽說李傕、郭汜那些將軍,得知太師被殺後,一開始都慌了神,派使者來洛陽請降,但被王司徒給拒了!”
    “王司徒還下令,要盡誅涼州人!連普通的士兵和家眷都不放過!這下可把涼州軍那幫驕兵悍將給惹毛了!”
    “最近幾天,好幾支原本駐紮在不同地方的涼州軍,都在悄悄地向著一個方向集結,好像是……弘農郡那邊?”
    “軍中怨言很大,都說太師雖然殘暴,但至少對自家兄弟不薄。現在太師死了,朝廷還要趕盡殺絕,弟兄們都咽不下這口氣!”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傳聞變得越來越具體,也越來越令人心驚: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原本互有嫌隙的涼州軍閥,竟然在短時間內達成了和解,並開始頻繁地秘密會晤!
    這絕不正常!
    以他們桀驁不馴、各自為政的性格,若非有巨大的外部壓力,或者……有高人在幕後穿針引線、調和鼎鼐,絕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摒棄前嫌,走到一起!
    大量的糧草和軍械,正在從關中各地向著他們集結的地點弘農或附近)秘密輸送。 這顯然是在為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做準備!
    更可怕的是,一些極具煽動性的口號,開始在涼州軍中流傳開來:
    “為董公報仇!”
    “誅殺王允、呂布,清君側!”
    這無疑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叛亂,製造輿論和借口!
    賈詡!
    這個名字,如同鬼魅般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雖然玄鏡台至今仍未查到賈詡的確切蹤跡,他仿佛真的從人間蒸發了一般。
    但我幾乎可以肯定,涼州軍這些反常的、高度協同的舉動背後,必然有他的影子!
    以他的智謀和對人心的洞察,他太清楚該如何利用涼州軍將士們對王允的恐懼和憤怒了!也太清楚該如何將這些桀驁不馴的軍閥們捏合在一起,形成一股足以顛覆一切的力量!“清君側”?
    多麽熟悉的借口!
    這簡直就是當年董卓入京時故伎重演!
    風雨欲來!
    一場由涼州軍主導的、旨在顛覆王允新政權的武裝叛亂,已是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我立刻將這些匯總分析後的情報,以及我對賈詡可能在幕後操控的強烈擔憂,通過緊急渠道,呈報給了王允司徒!
    我在密信中懇切地寫道:“司徒大人!涼州軍異動,串聯集結,其勢洶洶,絕不可小覷!其背後恐有高人極可能便是那賈詡)策劃煽動!彼等若以‘清君側’為名,揮師東向,則京師危矣!
    懇請大人立刻改變對涼州軍之強硬策略,或可嚐試分化拉攏,或可遣使安撫招降,萬不可將其逼上絕路,否則必遭反噬,悔之晚矣!”
    我希望能用這最直接、最急切的警告,敲醒那位可能還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司徒大人。
    我知道,這是避免更大災難發生的最後機會!然而,我的內心深處,卻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以王允的性格,以及他對涼州軍根深蒂固的厭惡,他真的會聽從我的建議嗎?洛陽城內,依舊是一片虛假的繁榮和安定。
    但城外,那股來自西涼的、夾雜著血腥與殺氣的風暴,已經卷起了漫天的塵埃,正以驚人的速度,向著這座剛剛經曆過一場浩劫的都城,猛撲而來!
    山雨欲來風滿樓。而這一次,我們是否還能像上次一樣幸運?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