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陋巷覓藏身,玄鏡隱塵埃
字數:3120 加入書籤
長安城的混亂和恐怖,遠超我們的預期。
在這座幾乎被涼州軍完全掌控、毫無法紀可言的城市裏,我們這支帶著“重寶”典籍)的外來隊伍,無疑是極其顯眼和脆弱的目標。
當務之急,是立刻找到一個足夠安全、足夠隱蔽的藏身之所,將人員和那些珍貴的典籍都安頓下來。
但這並非易事。
城內大部分區域都處於涼州軍的直接控製之下,或者被各種眼線所監視。
那些稍微體麵一些的坊市或宅院,要麽早已被董卓的黨羽或涼州軍將領占據,要麽就是大門緊閉,謝絕一切外客。
我利用之前研究過的長安輿圖或許是從搶救出的典籍中找到的,或是玄鏡台早期收集的),結合石秀對市井環境的敏銳嗅覺,將目光投向了那些被主流社會所遺忘、甚至連官兵都懶得涉足的區域
——那些位於長安城邊緣、靠近城中村或廢棄工坊的、極其偏僻和破敗的裏坊陋巷。
這些地方,環境髒亂,道路狹窄,居住的大多是些最底層的貧民、流浪漢、或者從事著見不得光行當的邊緣人物。
但也正因為如此,這裏的管控相對鬆懈,魚龍混雜,反而更容易隱藏我們的行蹤。
我們喬裝打扮成更加落魄的難民模樣,分批次、小心翼翼地潛入了這樣一個目標區域。
這裏充斥著一股令人作嘔的、混合著垃圾、汙水和貧窮的氣味。
低矮破敗的土坯房歪歪斜斜地擠在一起,狹窄的巷道泥濘不堪,隨處可見衣不蔽體的孩童和眼神麻木的居民。
在這裏,我們終於找到了一處看似符合我們要求的藏身之所。
那是一片幾乎已經被完全廢棄的院落群,據說以前是某個小官吏的宅邸,後來家道中落,又屢經戰亂,早已荒廢多年。院牆大多坍塌,房屋也破敗不堪,雜草叢生,隻有幾間勉強還能遮風擋雨的屋子。
最重要的是,這裏有一個頗為寬敞和幹燥的地窖,原本可能是用來儲藏糧食或釀酒的,入口極其隱蔽,藏在一堆廢棄的雜物後麵。
雖然條件極其簡陋,甚至可以說是惡劣,但這已經是我們在長安城內能找到的、相對最安全、也最適合藏匿大量典籍的地方了。
我用僅剩的一些錢財或許還包括幾件從典籍箱子裏“不小心”掉出來的、價值不高但足以打動人的小玩意),賄賂了附近幾個看起來像是地頭蛇的潑皮無賴,讓他們對我們的“入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承諾”以後會按時繳納“保護費”。
同時,我也讓石秀出麵,與周圍的鄰居如果還有的話)打好關係,編造了一個我們是“逃難至此、投親不遇、隻能暫時在此苟活”的可憐身世。
人員安頓下來之後,最重要的,便是將“玄鏡台”這麵蒙塵的鏡子,重新擦亮,讓它在這片黑暗的土地上,再次發揮作用。這裏,將成為玄鏡台在長安的新總部,一個隱藏在塵埃之下的秘密核心。
我立刻讓石秀著手進行重建工作,但一切都必須比在洛陽時更加小心謹慎:
據點改造與偽裝: 我們對那幾間破屋進行了最低限度的修繕,使其能夠勉強住人。同時,在地窖的入口處設置了更巧妙的偽裝和預警機關。
對外,這裏依舊是一片無人問津的廢棄院落,偶爾有幾個“落魄書生”或“病弱親戚”在此居住。
情報網絡的重建: 在長安重建情報網絡,難度極大。涼州軍的控製無孔不入,百姓普遍噤若寒蟬,相互猜忌。石秀需要運用他所有的智慧和耐心,從最底層開始,一點點地重新編織網絡。
目標是:
收集生存信息: 首先要掌握的是與生存直接相關的信息,比如哪裏可以安全地獲取食物和水源?哪些區域是涼州軍經常巡邏的禁區?城內各個勢力的實際控製範圍等等。
監控核心目標: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嚐試監控李傕、郭汜等軍閥的動向,以及……賈詡的蹤跡!這需要發展更高層次的、能夠接觸到核心信息的線人,難度極高,需要長期布局。
聯絡舊部與發展新人: 嚐試與留在潁川或洛陽的舊部重新建立聯係這變得異常困難和危險)。
同時,在長安本地,極其審慎地物色新的、可靠的、可以發展的成員如同鄉、同樣流落至此的正直之士、或者對現狀極度不滿的底層人物)。
絕對的保密與低調:
我反複向石秀和所有成員強調:生存是第一要務! 在沒有絕對把握之前,寧可放棄收集某些信息,也絕不能暴露組織的任何蛛絲馬跡!
玄鏡台必須像真正的塵埃一樣,隱藏在這座城市的陰影之中,默默地觀察,靜靜地等待。
陋巷覓得藏身處,玄鏡暫時隱塵埃。
我們如同沉入水底的石頭,在這座鬼魅橫行的殘破都城裏,暫時隱匿了身形。雖然條件艱苦,環境惡劣,危機四伏,但至少,我們有了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那些珍貴的典籍也得到了初步的安置。
我知道,這隻是權宜之計。
我們不可能永遠躲藏在這片貧民窟裏。
但至少,我們爭取到了一點寶貴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裏,我們需要休養生息,需要適應這個更加黑暗和殘酷的環境,需要重新積蓄力量。
而玄鏡台,這麵寄托著我諸多期望的情報之眼,也將在塵埃的掩蓋下,悄然運轉起來,為我們在這片迷霧中,探尋未來的方向。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