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製定計劃:金蟬脫殼,混入洪流

字數:3207   加入書籤

A+A-


    確認了楊奉、董承等人密謀東歸的消息後,我們的秘密據點裏,立刻被一種既緊張又帶著一絲希冀的氛圍所籠罩。
    逃離長安這座煉獄的機會就在眼前,但如何抓住這個機會,如何在這場巨大的混亂中保全自身和那些珍貴的典籍,則需要一個周密到極致的計劃。
    我和石秀、蔡琰,以及幾位玄鏡台的核心骨幹包括那位老成持重的老兵),圍坐在昏暗的油燈下,攤開那張早已被我們研究了無數遍的長安及周邊地區的輿圖,開始了緊張的策劃。
    我們的核心目標非常明確:
    利用獻帝東歸所造成的混亂,將我們最核心的人員我、蔡琰、石秀及少數精銳護衛)以及經過精挑細選、偽裝好的最珍貴的一小部分典籍大部分隻能暫時放棄,留待未來),安全地帶出長安,並成功渡過黃河,進入相對安全的河東地界。
    圍繞這個核心目標,我們製定了詳細的“金蟬脫殼”計劃:
    第一步:時機的精準把握。
    這是整個計劃中最關鍵的一環。我們不能太早行動,以免提前暴露,引起李傕郭汜或賈詡的注意;也不能太晚,否則可能會錯過獻帝隊伍出發所帶來的最佳混亂掩護期,甚至可能被他們裹挾,身不由己。
    “我們必須在獻帝隊伍出發的同一天晚上、或者稍早幾個時辰行動!”我指著地圖分析道,“根據玄鏡台的情報,楊奉董承他們選擇的出發時間很可能是在夜間,以躲避李郭的主要視線。我們必須搶在他們正式出發、全城戒嚴達到頂峰之前,利用那段黎明前最黑暗、也最容易混亂的時間窗口,悄悄溜出去!”
    第二步:路線的精心規劃。
    “絕不能跟隨獻帝的大部隊!”石秀立刻說道,他深諳市井之道,“他們的目標太大,必然會成為李傕郭汜追擊的重點,跟著他們,無異於自尋死路!”
    我同意他的看法:“沒錯。我們需要選擇一條大致平行、但在關鍵節點如渡口)又能遠遠望見他們聲勢的路線。這條路線必須盡量避開主要的官道和城鎮,多走山間小路或鄉野僻徑。我已經根據之前的勘察和輿圖,初步規劃了幾條備選路線,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第三步:身份的徹底偽裝。
    “我們之前的‘落魄書生’或‘逃難親戚’身份,可能已經不夠用了。”蔡琰細心地提醒道,“獻帝東歸,必然會有許多被打散的官兵或家眷混雜其中。或許……我們可以偽裝成一支護送家眷返鄉的小股潰兵?”
    “這個主意不錯!”我眼睛一亮,“一來,潰兵的身份可以解釋我們攜帶武器和少量物資的合理性;二來,‘護送家眷’也能為蔡姑娘和侍女的存在提供掩護;三來,潰兵往往行蹤不定,選擇偏僻路線也更符合情理。”
    我們立刻開始準備相應的服飾和道具:幾套破舊的、帶有血跡或汙漬的低級軍官或士兵鎧甲從戰場遺棄物或黑市搞來的?),幾麵可以代表某個被打散部隊的、模糊不清的小旗幟,以及一些偽造的、看起來像是官方發放、但又殘缺不全的路引或身份證明。
    第四步:典籍的極限精簡與偽裝。
    這是最讓我心痛的一步。我知道,我們不可能將所有搶救出來的數萬卷典籍都帶走。那目標太大,也根本不現實。我們必須做出取舍。
    在蔡琰的主導下,我們含淚對現存的典籍進行了最後的、極限的精簡。隻挑選了那些最最珍貴、絕對無法複製的孤本、原稿、核心地圖和技術圖譜,可能隻有幾小箱,或者幹脆拆散成更小的單元。
    然後,是對這些“心頭肉”進行最徹底的偽裝。我們想了很多辦法:
    將竹簡拆散,混雜在普通的柴火或貨物中。
    將帛書或紙卷卷起,塞入掏空的竹筒或特製的油布袋中,偽裝成行囊或糧袋。
    甚至……我們準備了一口看起來很普通的空棺材對外宣稱是運送路上病逝的親人遺體返鄉),將最珍貴的幾卷書藏匿在棺材的夾層之中!這雖然有些不吉利,但在亂世之中,棺材往往是人們最不願意去檢查的東西。
    第五步:應急預案的周全考慮。
    我們必須設想到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最壞情況,並提前製定好應對預案:
    遭遇追兵亂兵怎麽辦? 是戰是逃?如何利用地形掩護?如何發出求救或警示信號?糧草斷絕怎麽辦? 沿途哪裏可能找到補給?是否需要提前埋藏一些應急物資?
    人員生病或受傷怎麽辦? 攜帶了哪些必備藥品?誰負責基本的救治?
    一旦被衝散怎麽辦? 如何重新集結?備用的聯絡點和暗號是什麽?我們將每一種可能性都反複推演,盡可能地將計劃做到滴水不漏。雖然我們知道,真正的危險往往來自於意料之外,但充分的準備,至少能增加我們生存下去的幾率。
    最後的準備工作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
    每個人都在默默地整理著自己的行裝,檢查著武器和物資。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訣別般的肅穆,也有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
    蔡琰姑娘將她心愛的古琴也仔細地用布包好,堅持要隨身帶著。她說,琴音或許不能退敵,但至少能在最絕望的時候,給她和我們帶來一絲心靈的慰藉。
    石秀則反複檢查著那些偽造的文書和地圖,確保萬無一失。
    老兵在默默地擦拭著他的戰刀,眼中閃爍著經曆過無數次生死考驗後的沉靜光芒。
    而我,則將那枚斷裂的梅花簪,和蔡琰送我的那個蘭草香囊,一起貼身藏好。它們不僅僅是信物,更是支撐我走下去的精神力量。
    金蟬已經準備好褪去舊殼,混入那即將洶湧而至的、名為“東歸”的洪流之中。
    雖然前路是生是死,猶未可知。但我們知道,這是我們離開長安這座煉獄的、唯一的機會。
    我們必須成功!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