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意外發現?新的線索或遭遇

字數:3436   加入書籤

A+A-


    就在我們確認了大部分典籍的安全,心中稍感慰藉,準備返回白馬寺廢墟的臨時駐地時,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和遭遇,卻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再次攪動了我原本已趨於清晰的思緒。
    第一個意外發現,發生在那座藏匿著甲等典籍的深山古寺的地窖裏。
    就在我們準備重新封存地窖入口,抹去所有痕跡時,石秀眼尖,忽然在地窖最深處一個極其不起眼的角落裏,發現了一點異常。
    那裏的地麵似乎有被新近翻動過的痕跡,並且……還散落著幾片破碎的黑色陶片,以及一小撮顏色奇特的藥草粉末。
    我立刻警覺起來!這絕非老主持留下的東西!
    地窖裏除了我們存放的典籍和寺廟原有的雜物,不應該有這些!
    我小心翼翼地撿起幾片陶片。陶片的質地很特殊,堅硬而冰冷,上麵似乎還殘留著某種奇異的紋路,不像是中原常見的陶器。
    而那藥草粉末,湊近一聞,有一股淡淡的、略帶甜腥的異香,我從未聞過這種氣味,但直覺告訴我,這絕非普通的草藥。
    難道……在我們離開之後,或者在我們到來之前,還有其他人來過這個地窖?!
    他們是誰?是衝著典籍來的?
    還是……另有所圖?
    他們留下這些東西,是無意遺落,還是故意為之?
    那個老主持留下的“平安”符號,會不會……也是一種偽裝或警告?
    無數的疑問瞬間湧上我的心頭。這個看似最安全的藏匿點,似乎也並非那麽安全!
    一股寒意再次爬上我的脊背。
    我立刻讓石秀將這些陶片和藥草粉末小心收好,這或許是追查這夥神秘訪客的重要線索。
    第二個意外遭遇,則發生在我們返回洛陽廢墟的途中。
    為了避開大路,我們選擇了一條更為荒僻、需要穿過一片被燒毀的裏坊區的路徑。
    就在我們經過一處坍塌了一半的、看起來像是某個小官吏宅邸的廢墟時,我突然聽到裏麵傳來一陣極其微弱的、似乎是壓抑著的咳嗽聲!在這死寂的廢墟中,任何生命跡象都顯得格外突兀。
    我立刻示意隊伍停下,隱蔽起來,然後和老兩個人,拔出武器,小心翼翼地向著聲音來源摸去。
    撥開燒焦的木梁和瓦礫,我們發現,在一個勉強還能支撐的牆角下,竟然蜷縮著一個人!
    那人衣衫襤褸,蓬頭垢麵,身上似乎還有傷,氣息微弱,但從他那雖然沾滿汙垢、卻依舊能看出幾分儒雅的臉龐輪廓,以及那雙雖然黯淡無神、卻透著一絲不屈光芒的眼睛來看……此人絕非普通的流民!
    更讓我驚訝的是,在他的身邊,散落著幾片寫滿了字的殘破竹簡!上麵的字跡雖然潦草,但我一眼就認出,那赫然是……尚書台的公文格式!
    “你是何人?”老吳低聲喝問道,手中的刀警惕地對著他。那人被我們的突然出現嚇了一跳,掙紮著想要起身,卻又因為虛弱和傷痛而跌坐回去。
    他劇烈地咳嗽了幾聲,才勉強抬起頭,用沙啞的聲音說道:“在下……在下原為……尚書令史……姓、姓陳……”
    尚書令史?姓陳?
    我的腦海中飛快地搜索著記憶。在尚書台時,我似乎確實聽說過有這麽一位姓陳的令史,以耿直敢言、但仕途不順而聞名。
    他似乎因為得罪過董卓的某個親信,而被貶斥到了一個不起眼的部門。沒想到……他竟然還活著!而且躲藏在這裏!
    “陳令史?”我試探著問道,“你怎會在此?”
    那陳令史看到我雖然我做了偽裝,但他可能認出了我的聲音,或者從我的言談舉止中察覺到我並非普通人),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化為苦澀和警惕:“足下是……?唉,國破家亡,苟活於此罷了……”
    我沒有立刻表明身份,隻是簡單地解釋說我們也是逃難至此。看著他奄奄一息的樣子,我動了惻隱之心,示意老收起武器,並從懷中掏出僅剩的一點幹糧和清水遞給他。
    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接了過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就在他吃東西的間隙,我的目光落在了他身邊那些散落的竹簡上。
    我忍不住問道:“陳令史,這些是……”他看了一眼那些竹簡,眼中閃過一絲痛苦和不甘:“這些……唉,不過是一些……未能送出的奏疏,和一些……記錄下來的見聞罷了……如今,都已是廢紙一堆……”
    未能送出的奏疏?
    記錄下來的見聞?
    我的心猛地一跳!這裏麵,會不會隱藏著什麽重要的信息?
    比如,關於董卓或李傕郭汜的罪證?關於朝堂內部的秘辛?甚至……關於賈詡的線索?!
    我按捺住立刻去翻看那些竹簡的衝動,隻是不動聲色地說道:“陳令史不必灰心。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若信得過在下,不妨隨我們一同離開此地?我們暫時在城東白馬寺廢墟落腳,雖然簡陋,但至少能互相有個照應。”
    那陳令史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身後的老吳他能感覺到老身上的軍伍氣息),眼神中充滿了掙紮和猶豫。
    最終,他似乎下定了決心,點了點頭:“如此……多謝足下援手……”這兩個意外的發現和遭遇,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兩顆石子,再次打破了我原本的計劃和認知。
    神秘的黑陶片和藥草粉末,暗示著典籍藏匿點可能存在的未知威脅。而這位幸存的陳令史和他那些“未能送出的奏疏”,則可能蘊含著意想不到的重要情報。
    洛陽廢墟,這座死亡之城,似乎比我想象的還要複雜。它不僅僅埋葬了過去,也可能……正孕育著新的秘密和變數。
    我帶著這位虛弱的陳令史,以及那份關於神秘訪客的疑慮,返回了白馬寺廢墟。
    我知道,我的洛陽之行,或許並不會像我最初計劃的那樣,僅僅是確認典籍安全後便匆匆離開。
    這裏,似乎還有更多的謎團,等待著我去解開。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