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東歸隊伍的內訌加劇

字數:2250   加入書籤

A+A-


    在我們小心翼翼地確認典籍安全,並意外帶回那位幸存的陳令史的同時,盤踞在洛陽廢墟另一端的獻帝東歸隊伍,其內部的狀況,卻如同一個早已潰爛流膿的傷口,正在加速惡化。
    雖然我們刻意保持著距離,但玄鏡台的眼線主要是石秀發展的幾位偽裝成拾荒者或乞丐的線人,他們可以在不引起注意的情況下,靠近獻帝的臨時行營附近),還是不斷地將那邊混亂不堪的消息傳遞回來。
    楊奉、董承與韓暹、李樂等白波賊帥之間的權力鬥爭,已經徹底擺上了台麵,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爭奪獻帝控製權: 雙方都想將年幼的漢獻帝牢牢控製在自己手中,以此作為號令諸侯或者至少是自保)的政治資本。他們圍繞著獻帝的起居、出行、甚至朝會雖然隻是象征性的)的安排,明爭暗鬥,互相掣肘。據說,有幾次甚至差點因為爭搶護衛獻帝的“權力”而當場火並。獻帝如同驚弓之鳥,處境愈發艱難和屈辱。
    軍隊指揮權的爭奪: 楊奉、董承雖然名義上是護駕主將,但手下兵力有限,且多為戰鬥力相對較弱的禁軍或臨時招募的部曲。而韓暹、李樂等人雖然是賊寇出身,但麾下的白波軍數量眾多,且作戰經驗豐富雖然軍紀極差)。雙方都想將對方的兵力納入自己麾下,或者至少削弱對方的指揮權。軍營之中,壁壘分明,互相敵視,小規模的衝突和械鬥時有發生。
    糧草物資的分配不均: 在這片物資極度匱乏的廢墟之中,糧草和僅有的一點物資成為了最寶貴的資源。楊奉、董承等人利用自己名義上的“正統”地位,優先保障自己和朝臣的供應雖然也極其有限),而對白波軍則刻意克扣和刁難。這更加劇了白波軍將士的不滿和怨恨,嘩變的風險與日俱增。
    未來方向的分歧: 對於下一步的行動,雙方也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楊奉、董承等人傾向於盡快離開洛陽,前往他們認為更可靠的勢力範圍比如南陽?或者直接去投靠曹操?)。而韓暹、李樂等人則似乎更願意留在洛陽附近或者河東),利用這裏的混亂局麵,繼續招兵買馬,擴大自己的勢力。
    這種根本性的分歧,使得整個東歸隊伍的前進方向變得模糊不定,內耗嚴重。
    玄鏡台的線人甚至還聽到了一些更令人不安的傳聞:據說,韓暹、李樂等人因為糧草被克扣,已經開始縱容部下在洛陽廢墟周邊進行更大規模的劫掠,甚至將目標對準了那些同樣逃難至此的官僚和富戶,引發了新的恐慌和仇恨。
    還有傳言說,董承為了拉攏白波軍,竟然私下裏向韓暹、李樂許諾了極高的官位和大量的財物,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無疑是在玩火。
    更有人說,楊奉和董承之間,也並非鐵板一塊,彼此之間也存在著猜忌和權力鬥爭。
    整個獻帝行營,與其說是一個流亡的朝廷,不如說是一個充滿了猜忌、背叛、內鬥和絕望的火藥桶,隨時可能徹底爆炸!
    我聽著石秀帶回來的這些情報,心中暗自慶幸我們當初做出了分道揚鑣的決定。
    與這群目光短淺、隻顧眼前利益、內部矛盾重重的勢力攪合在一起,無異於自尋死路。
    但同時,這些情報也讓我更加堅定了盡快離開洛陽廢墟的決心。獻帝東歸隊伍的內訌加劇,必然會引起李傕、郭汜以及他們背後的賈詡)的注意。他們或許正樂於見到這些“烏合之眾”自相殘殺,但也可能在某個關鍵時刻介入,將他們一網打盡。
    而且,曹操的勢力,也正在加速向這裏滲透。
    玄鏡台的情報顯示,曹操的使者往來更加頻繁,並且已經開始直接與董承等人接觸,商議“奉迎天子”的具體事宜。
    一場圍繞著獻帝控製權的、更高層麵的較量,即將在洛陽這片廢墟上展開。留在這裏,隻會越來越危險。
    我們必須在各方勢力將目光重新聚焦到這片廢墟之前,帶著我們的典籍,悄然離開。
    目標,徐州!
    我必須立刻製定出最終的撤離方案,並說服蔡琰姑娘尤其是如果她還在擔憂父親下落的話),讓她明白離開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洛陽廢墟的短暫喘息,即將結束。
    新的征程,就在眼前。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