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整理行裝:最後的準備與告別
字數:2396 加入書籤
既然去意已決,目標已定,我們便不再耽擱,立刻開始了離開洛陽廢墟前的最後準備。
時間緊迫,曹操迎駕的隊伍隨時可能抵達,而李傕、郭汜的勢力也可能因為獻帝的即將離去而產生新的變動。
我們必須盡快、也盡可能悄無聲息地離開。
整理行裝,是首要任務,也是最令人心痛的抉擇。
我們不可能帶走所有東西。
除了那些經過極限精簡、偽裝好的核心典籍之外,其餘所有笨重的、非必需的物品,都必須舍棄。
人員的精簡: 我和石秀再次評估了隊伍的構成。除了我和蔡琰、石秀、老吳以及幾位最核心、身手最好、忠誠度最高的玄鏡台成員外,一些在途中收留的、傷勢過重或行動不便的普通難民,我們隻能給予他們一些僅有的食物和藥品,並告知他們一個相對安全的、可以暫時投奔的方向比如某個管理相對寬鬆的塢堡,或者某個即將被曹操控製的區域),然後與他們作別。
這不是冷酷無情,而是在這亂世中,為了保全核心力量和更重要的目標,不得不做出的殘酷抉擇。每一次分離,都讓我心中刺痛。
物資的取舍: 我們攜帶的物資,也必須精簡到極致。隻保留最基本的口糧、飲水、藥品、以及用於防身的武器和一些關鍵的工具如火石、繩索、簡易地圖等)。那些稍微笨重一些的帳篷、炊具,甚至是一些備用的衣物,都隻能忍痛丟棄。輕裝簡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們的行進速度和隱蔽性。
典籍的最後檢查與偽裝: 對於那些決定隨身帶走的核心典籍主要是藏在“棺材”夾層和幾個偽裝成普通貨物的箱子裏),我和蔡琰做了最後的檢查和加固。確保它們的偽裝足夠逼真,不易被識破,也盡可能做好了防潮、防震的處理。這些是我們未來的希望,絕不能在最後的關頭出現任何差錯。除了整理行裝,還有一些最後的“告別”需要完成。
告別犧牲的弟兄: 對於那些在逃亡途中不幸犧牲的玄鏡台成員,我們無法為他們立碑造墳。隻能在駐地一個僻靜的角落,默默地焚燒了一些紙錢如果能找到的話),將他們的名字和功績,牢牢地刻在心裏。我向幸存的弟兄們承諾,將來若有機會,定會厚待他們的家人,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告別那位幸存的陳令史: 那位被我們從廢墟中救出的陳令史,身體依舊虛弱,顯然無法承受我們接下來的長途跋涉。我給了他一些食物和藥品,並告知了他我們即將離開的消息。他對此表示理解,並對我之前的援手表達了感激。我沒有向他透露我們的真實目的地,隻是告訴他我們會向東南方向而去。
臨別前,他將他那些“未能送出的奏疏”和“記錄下來的見聞”竹簡,鄭重地交給了我。“陸先生,”他沙啞著說,“這些或許已是廢紙,但若先生將來能得遇明主,或許……其中某些文字,還能為這天下,留下一點警示。”
我感受著那些竹簡沉甸甸的分量,鄭重地向他承諾,定會妥善保管,不負所托。這些來自一位正直小吏的最後記錄,或許真的隱藏著意想不到的價值。
告別這座廢都: 在離開的前一夜,我獨自一人,再次登上了附近一處殘破的城樓或許就是我們最初藏身的白馬寺廢墟的鍾樓?)。我俯瞰著腳下這片在月光下如同巨大鬼影般的洛陽廢墟。
曾經的繁華,如今的死寂;
曾經的希望,如今的絕望……無數的感慨湧上心頭。
這裏,承載了我太多的記憶,也見證了我太多的成長和蛻變。我默默地舉起隨身攜帶的一小壺劣酒,灑向這片土地。
“洛陽,再見了。”我在心中低語,“或許,有朝一日,我會回來。帶著希望,帶著力量,來重建你的榮光……”
最後的準備工作,在一種肅穆而又充滿決心的氛圍中,悄然進行著。每個人都知道,接下來的道路,將是全新的開始,也充滿了未知的挑戰。
離開洛陽廢墟,並非意味著苦難的結束,而隻是另一段更加漫長、也更加考驗智慧和勇氣的征程的開端。
當啟程的那一刻終於到來,我們沒有驚動任何人,甚至沒有與獻帝的隊伍他們或許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曹公迎接”而忙碌著)做任何告別。
我們這支小小的、如同難民般的隊伍,護送著那幾輛承載著文明火種的、不起眼的馬車,如同融入河流的溪水般,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這座見證了太多毀滅與重生的廢都,朝著東南方向,朝著那片名為“徐州”的、充滿未知可能的土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