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慷慨陳詞:向劉備獻策

字數:2809   加入書籤

A+A-


    在與石秀密議,預判了推行屯田可能遭遇的巨大阻力,並製定了初步的應對策略之後,我便不再猶豫。
    我深知,此事宜早不宜遲。
    徐州的困境,如同一個不斷失血的病人,每多拖延一天,便離死亡更近一步。我必須盡快將我的《徐州屯田策》,呈送給劉備,並盡我所能,說服他采納這項至關重要的國策。
    我選擇了一個相對合適的時機——在一次小型的內部會議之後。
    當時,劉備正因為軍糧再度告急,以及城外流民日益增多、隱隱有騷亂跡象而憂心忡忡,眉頭緊鎖。
    關羽和張飛侍立在旁,同樣麵色凝重。糜竺也在座,臉上帶著商人的精明,似乎在盤算著如何能從自家糧倉裏再擠出一些來應急。
    看到這個情景,我知道,時機到了。
    我上前一步,躬身行禮:“主公,臣近日巡視州郡,對徐州現狀略有所得,並草擬了一份策論,或可解主公燃眉之急,亦可為徐州長遠發展奠定根基。懇請主公一閱。”
    說著,我將那卷早已準備好的、凝聚了我數日心血的《徐州屯田策》,雙手呈上。
    劉備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又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對我之前的戰略分析印象深刻,此刻聽聞我有“解燃眉之急”的良策,自然是十分重視。
    他立刻接過竹簡,示意我坐下,然後便迫不及待地展開,仔細閱讀起來。
    關羽、張飛和糜竺的目光,也都聚焦到了那卷竹簡之上。
    起初,劉備的表情還算平靜,隻是偶爾微微點頭。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眉頭漸漸舒展,眼中也越來越亮,呼吸甚至都變得有些急促起來!
    特別是當他讀到關於“軍屯解決軍糧”、“民屯安置流民”、“官府主導,統一管理”、“技術推廣,提升效益”等具體措施和預期效果時,他的臉上已經露出了難以掩飾的激動之色!
    讀到最後,他猛地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著我,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顫抖:“陸別駕!此策……此策真乃經天緯地之良策也!若真能如先生所言,則我徐州何愁不興!漢室何愁不複!”
    我站起身,再次行禮,語氣沉穩地說道:“主公謬讚。此策雖有藍圖,然徐州百廢待興,推行起來,必有諸多困難。昭以為,當前徐州之困局,根源在於‘兵無糧不固,民無地不穩’。唯有大力推行屯田,軍屯民屯雙管齊下,方能破此困局!”
    接著,我沒有僅僅停留在策論本身,而是將我之前深入調研所得到的數據和見聞,以一種更直觀、更具衝擊力的方式,向劉備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主公可知,如今徐州境內,良田拋荒者,十之六七!流離失所、嗷嗷待哺之百姓,不下百萬!而府庫之中,存糧尚不足支應大軍三月之用!此乃危急存亡之秋也!”
    我取過一張早已準備好的簡易圖表用炭筆畫在麻布上),指著上麵觸目驚心的數據:“此乃昭根據沿途所見及各郡縣零星記錄,大致推算出的結果。若不盡快恢複生產,廣積糧草,則外有強敵環伺,內有流民之憂,縱有玄德公仁義之名,亦恐難以為繼!”
    然後,我將話題引向屯田可能帶來的巨大收益:“然危中有機!徐州地處要衝,土地肥沃,水係發達,隻要政令得當,恢複生產並非難事!若能推行屯田,將這百萬流民與千萬畝荒地結合起來,則——”
    “不出一年,軍糧或可初步自給,流民得以喘息!”
    “不出三年,府庫便可充盈,百姓安居,足以支撐一支精銳之師!”
    “不出五年,徐州必將恢複舊觀,甚至更勝往昔!屆時,兵精糧足,民心歸附,玄德公進可北定中原,退可割據江淮,成就霸業,指日可待!”
    我描繪的這幅藍圖,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基於我對徐州潛力的判斷和對屯田政策效果的信心。
    我的語氣慷慨激昂,眼神中充滿了自信和對未來的憧憬。
    劉備聽得熱血沸騰,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一天!
    他激動地站起身,在廳中來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語:“屯田……屯田……對!此乃根本之策!根本之策啊!”
    糜竺也撫掌讚道:“陸別駕所言極是!以商賈之道觀之,屯田乃是以最小投入,獲取最大、最長遠回報之良策!我糜家願全力支持!”
    就連一向沉默寡言的關羽,此刻也捋著美髯,緩緩點頭道:“若能糧草充足,後方穩固,我等兄弟自當奮勇殺敵,為主公掃平天下!”
    隻有張飛,雖然也被這番景象感染,但還是有些疑慮:“先生說得好聽!可那些地……聽說都被那些大戶人家占著呢?他們肯乖乖交出來?”
    這恰好問到了問題的關鍵!也給了我引出下一步話題的機會。
    我正色道:“三將軍所慮極是。此事推行,必有阻力。但昭以為,為徐州百姓計,為玄德公大業計,此事……非做不可! 至於如何應對阻力,昭亦有腹稿,願為主公分憂!”
    我看著劉備,等待著他最終的決斷。
    我知道,他此刻必然也在權衡其中的利弊和風險。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