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吏治初變:透明度提升與效率改善

字數:2550   加入書籤

A+A-


    隨著“經緯平衡記賬法”在我的強力推行和恩威並施之下,逐漸在徐州州府的核心部門以及部分重點郡縣鋪開,雖然依舊伴隨著各種磕絆和暗流,但其帶來的積極變化,也如同雨後春筍般,開始在徐州這片土地上悄然顯現。
    最顯著的變化,是財政管理的透明度和規範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賬目清晰,漏洞難藏:
    在新法的要求下,各部門的收支記錄必須科目清晰,憑證齊全,且收付平衡。這使得過去那種賬目混亂、隨意挪用、虛報冒領的情況大大減少。
    雖然仍有少數膽大妄為或手段高明者試圖鑽空子,但相比以前,做假賬的難度和風險都呈幾何級數增加!任何一筆不合規的款項流動,都很容易在交叉核對和平衡校驗中暴露出來。
    我讓石秀負責的研判司,定期對各部門上報的賬目進行抽查和審計,幾次揪出試圖渾水摸魚的官吏後,極大地威懾了那些心懷不軌之人。
    府庫狀況一目了然:
    通過匯總各部門的收支簡報和倉儲盤點表,劉備主公和我能夠更及時、更準確地掌握徐州整體的財政狀況和物資儲備情況。哪裏有盈餘,哪裏有缺口,哪些開支過大,哪些收入不足……都一目了然。
    這為我們製定更合理的財政預算、優化資源配置、以及做出更精準的軍政決策,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拍腦袋決策,或者被下麵虛報的數字所蒙蔽。
    其次,是行政效率的初步改善。
    權責分明,扯皮減少:
    新法要求每一筆經濟業務都要明確記錄經手人、審批人和對應的原始憑證。這使得各個環節的權責更加清晰。一旦出現問題,很容易就能追溯到責任人。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過去那種互相推諉、扯皮不清的現象。官員們在處理涉及錢糧事務時,也變得更加謹慎和規範。
    審批加速,流程優化:
    清晰的賬目和報表,也使得各項開支的審批流程得以簡化和加速。上級官員可以更容易地判斷某項申請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夠的預算支持。一些不必要的環節和手續被省略,行政效率得到了初步提升。雖然距離真正的“高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相比過去那種文山會海、拖遝冗長的狀況,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更深層次的,是吏治風氣開始發生微妙的轉變。
    震懾貪腐,清風初起:
    我之前那番殺雞儆猴的雷霆手段,以及新法本身帶來的透明度和監督壓力,極大地震懾了那些貪官汙吏。雖然貪腐現象不可能完全杜絕,但至少在州府核心部門和試點郡縣,明目張膽、肆無忌憚的貪腐行為大大減少了。官場上開始彌漫著一種相對“清廉”的風氣至少表麵上如此)。
    激勵實幹,優勝劣汰:
    新的考核和激勵機製,開始讓那些真正有能力、肯幹事、並且願意接受新事物的官員特別是那些出身寒門、沒有背景的年輕人)看到了希望。他們因為熟練掌握新法、或者在屯田等實務中做出成績而得到提拔重用。而那些屍位素餐、抵製改革的舊官僚,則逐漸被邊緣化甚至淘汰。這種優勝劣汰的機製,雖然還很初級,但已經開始為徐州的官僚體係注入新的活力。
    民心向背,初見端倪:
    這些變化,最終也傳導到了普通百姓那裏。他們或許不懂什麽複雜的記賬法,但他們能感受到:官府的攤派似乎少了些?領到的救濟糧似乎更足了些?去官府辦事似乎……偶爾也能遇到幾個態度和藹、效率稍高的吏員了?雖然改變是細微的,但對於飽受苦難的百姓來說,任何一點積極的變化,都能讓他們對這個新的官府,多一絲信任和期盼。民心向背的天平,正在悄然向我們傾斜。
    當然,我清楚地知道,這隻是“初變”,遠非“大治”。
    改革的阻力依然巨大,許多深層次的問題如地方豪強的勢力、官員的選拔機製、監察體係的缺失等)尚未真正觸及。新法在推廣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需要不斷地調整和完善。
    整個徐州的吏治,距離真正的清明高效,還有極其漫長的道路要走。
    但無論如何,這股由“新式記賬法”所帶來的變革之風,已經成功地吹入了徐州這潭沉寂已久的死水!
    它提升了透明度,改善了效率,震懾了貪腐,也為後續更深入的吏治改革,奠定了基礎,打開了突破口!
    我站在別駕衙署的窗前,看著案頭上那些用新法記錄得清清楚楚的賬簿,心中充滿了欣慰。
    雖然前路依舊布滿荊棘,但至少,我們已經在這片土地上,點燃了一簇象征著理性、規範和效率的火焰。
    而這簇火焰,終將越燒越旺,最終……照亮整個徐州的未來!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