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劉備承壓,倚重日深
字數:4897 加入書籤
自小沛城破、呂布授首的消息傳至彭城,州牧府的空氣便似乎凝結了。捷報的短暫喜悅,如同投入寒潭的石子,僅僅蕩開了一圈微不足道的漣漪,便迅速被更深沉、更冰冷的憂慮所吞噬。連日來,主公劉備)召見我的次數愈發頻繁,有時是深夜長談,有時是清晨密議,他那原本總是洋溢著仁厚與堅韌的眼眸深處,此刻也難掩深深的疲憊與……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今日午後,陽光難得地穿透了鉛灰色的冬雲,給書房帶來幾分暖意。然而,主公獨自一人佇立在巨大的輿圖前,背影卻顯得格外蕭索。他沒有回頭,隻是用低沉的、帶著沙啞的聲音問道:“子明陸昭的字),你說……曹孟德留下這偌大的徐州予我,真的是如他檄文所言,為朝廷除害,表我忠心嗎?”
這個問題,我們私下已探討過多次,但此刻從他口中再次問出,更顯其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我上前一步,躬身道:“主公明鑒。曹操此人,雄才大略,挾天子以令諸侯,其誌絕非僅僅滿足於一州一郡。呂布雖亡,然其於曹操而言,不過是肘腋之患。如今大患已除,兗、豫、徐指小沛一帶)連成一片,其實力空前膨脹。他留下彭城及徐州南部予主公,看似是履行天子詔命,實則……”
我頓了頓,加重了語氣:“……實則是將主公置於風口浪尖,將徐州變成一個四麵受敵的‘危局’!北有他虎視眈眈,南有袁術僭逆未平,江東孫策亦非善類。他留下徐州,既可借主公之力牽製袁術,消耗我軍實力,更可在徐州內部埋下如陳氏父子這般首鼠兩端的棋子,待時機成熟,便可一舉圖之。此乃‘捧殺’之計,亦是‘緩兵’之策,主公不可不察!”
主公緩緩轉過身,臉上刻滿了深深的皺紋,那是憂慮,也是責任。“是啊……我豈能不知?”他長歎一聲,走到主位坐下,揉著額角,“外有強敵環伺,內有……人心未定啊!呂布雖滅,然徐州經此一役,府庫空虛,兵甲損耗甚巨,百姓流離失所。我雖有心安民,奈何……力有不逮。”
他的目光轉向我,帶著一種近乎懇求的信任:“子源,屯田之事,賴你主持,方見些許起色,然要真正讓百姓安居,糧草充足,尚需時日。鹽鐵專營,亦是你力排眾議方得推行,如今雖有進項,可要支撐這偌大的徐州,擴充軍備,應對曹操……唉!”
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更讓我寢食難安的,是內部。陳元龍父子……他們雖在呂布敗亡後,向我表示恭順,然其在下邳暗通曹操之事,我已有所察覺雖然未必有鐵證)。如今曹操勢大,他們會不會……再生異心?徐州士族,多唯陳家馬首是瞻,若他們一旦動搖,則徐州根本,危矣!”
主公的憂慮,切中要害。這也是我一直以來最為擔心的地方。曹操的軍事壓力是“明槍”,而內部士族的離心離德,則是最難防範的“暗箭”。
我躬身道:“主公所慮,正是徐州當前之症結所在。攘外必先安內。然,安內亦需實力為基。昭以為,越是危局,越需展現我等治理之能,凝聚人心之力。如此,方能讓那些搖擺不定者看到希望,讓心懷叵測者投鼠忌器。”
“治理之能,凝聚人心……”主公喃喃自語,目光再次落在我身上,帶著一種沉甸甸的期盼,“子源,你總有辦法。你說,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
我知道,這是主公在向我尋求更全麵的支撐,不僅僅是某個具體的策略,而是整個徐州大局的掌控。我必須給他信心,也要讓他看到我們手中並非全是劣勢。
“主公,”我挺直身軀,語氣堅定,“誠然,徐州挑戰重重,但並非毫無生機。昭以為,當務之急,需從三方麵入手,方能轉危為安,甚至……化危為機!”
“其一,強本固基,繼續深化內政改革,展現治理實效!”我走到輿圖前,指點江山,“屯田之事,關乎民生根本,絕不可鬆懈!韓公至韓暨)雖已負責具體農務,但整體規劃、資源調配、以及克服地方阻力,仍需我等強力推動。請主公放心,昭必親自督導,確保今歲屯田規模再上台階,力爭兩年內實現軍糧自給,三年內府庫有所盈餘!”
“鹽鐵之利,乃強軍富州之關鍵!”我話鋒一轉,目光投向窗外,仿佛能看到那奔流不息的商隊,“此項改革,觸動利益甚巨,然開弓沒有回頭箭!幸得子仲糜竺)先生傾力相助,更難得的是……”我頓了頓,腦海中閃過那個慧黠幹練的身影,“……其妹糜貞姑娘,於庶務管理、賬目核算上,實有驚人之才。近來鹽引製度的推行、物資的調配周轉,皆賴她從中協助,條理分明,效率大增。有糜家兄妹鼎力襄助,我有信心,在一年之內,讓鹽鐵之利,成為支撐我徐州財政的第二根、甚至更粗壯的支柱!”
我刻意強調了糜貞的作用。一方麵是事實,另一方麵,也是想讓主公明白,我們的力量並非孤立,而是已經有效地整合了像糜家這樣強大的本土商業力量。這本身就是一種實力的體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主公聽到這裏,臉上的憂色稍減,露出一絲欣慰:“子仲忠義,其妹亦是巾幗不讓須眉。有他們相助,我心稍安。”
“其二,崇文興教,凝聚人心,廣納賢才!”我繼續說道,“武力固然重要,然長治久安,終需文治。崇文館的建立,已初見成效,吸引了不少流散士人前來。此乃凝聚人心、提升徐州聲望之舉。更重要的是……”我的目光變得深邃,“……昭以為,當以崇文館為依托,逐步建立起一套更公平、更有效的選才、育才機製。此事,昭已懇請蔡大家蔡琰)費心主持典籍整理與學術研討。蔡大家學識淵博,品行高潔,有她在,必能吸引更多真正的鴻儒雅士,為我徐州所用。這不僅能充實我等幕僚團隊,更能從長遠上,逐步改變徐州官場唯門第是舉的風氣,為主公培養一批真正忠誠可靠、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材!”
我將蔡琰的角色,從單純的典籍整理者,提升到了凝聚士林人心、主導文化建設、甚至參與人才培養戰略的高度。這不僅符合她的才學,更能為主公在政治上提供一種不同於武力和經濟的“軟實力”支撐,一種可以用來平衡和對抗舊士族影響力的文化力量。
主公聽得連連點頭,眼中閃爍著光芒:“好!好!文武之道,缺一不可!蔡大家乃當世才女,有她主持文教,實乃徐州之幸!子明此慮,深得我心!”
“其三,外結強援,內察隱患,穩固根基!”我回到最核心的安全問題上,“軍事布防調整,雲長、翼德將軍自有安排,昭當全力配合,確保糧草軍械無虞。外交方麵,與袁紹、孫策等潛在盟友的聯絡,亦需遣使維持,縱不能立刻得其援手,亦可使其有所顧忌,不敢輕動。而內部……”我的聲音沉了下來,“對陳氏父子及其他心懷異誌者,玄鏡台的監控絕不能放鬆!但僅憑監控尚顯被動。昭以為,當雙管齊下,一方麵繼續施以懷柔,安其心;另一方麵,則需暗中布局,扶持州內其他中小士族或寒門力量,形成製衡。同時,加快吏治整頓的步伐雖然上次主公未明確表態,但我必須再次提出),對於那些貪墨腐敗、或與陳家勾結過深、證據確鑿者,當尋合適時機,果斷清除,以儆效尤!如此,方能真正做到內安外穩。”
聽完我這三方麵的係統闡述,主公長身而起,激動地在室內踱步。他看著我,眼神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任與……倚重!
“子明!子明!”他停下腳步,緊緊握住我的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軍事、內政、民生、外交、人才……你竟已思慮得如此周全!且……且將糜家之財、蔡大家之才,都納入了這盤大棋之中!好!好啊!”
他深吸一口氣,語氣變得無比鄭重:“子明,備今日便將話說明!如今這徐州,內憂外患,千頭萬緒!雲長勇武,可為前驅;翼德剛猛,可為後拒;子仲忠義,可安錢糧;公佑勤勉,可理庶務……然,能統籌全局,擘畫未來,決斷大事者,唯先生一人而已!”
“自今日起,”他加重了語氣,幾乎是一字一頓,“徐州所有軍政要務,除卻重大軍事決策需與雲長、翼德共議外,其餘內政、財政、屯田、鹽鐵、吏治、人才選拔、乃至……對內對外之策略權衡,皆由先生總攬決斷!昭可便宜行事!但有所需,徐州上下,莫敢不從!”
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授權!
這幾乎是將整個徐州的內政治理權,完全托付給了我!比之前僅僅負責屯田、鹽鐵,又更進了一大步!這意味著,我將擁有更大的權力去推行我的改革理念,去調動更多的資源,去應對那些潛在的威脅。
但也意味著,我肩上的擔子,變得無比沉重!徐州的興衰榮辱,劉備的基業前途,甚至包括蔡琰、糜貞以及無數追隨者的命運,都將與我的每一個決策息息相關!
我能感受到主公那雙溫厚手掌傳遞過來的力量和……沉甸甸的托付。我亦能感受到他內心深處,那份在亂世中苦苦支撐、渴望找到真正可靠臂膀的疲憊與期盼。
我單膝跪地,聲音因為激動和責任感而微微顫抖:“主公如此信重!昭……萬死不辭!定竭盡所能,殫精竭慮,輔佐主公,內修政理,外禦強敵,開創……屬於我等君臣的盛世基業!”
主公親自將我扶起,眼眶竟有些濕潤:“好!好!有先生在,備……無憂矣!”
走出議事廳,望著冬日午後略顯蒼白的天空,我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主公的倚重日深,我在徐州集團中的地位,已經不僅僅是鞏固,而是真正成為了僅次於主公本人的核心決策者之一。
這巨大的權力背後,是同樣巨大的責任和風險。我知道,我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無數人的命運。而我與蔡琰、與糜貞之間那原本就複雜的情感糾葛,也必將因為我地位的提升和權力的增大,而變得更加微妙和……充滿變數。她們兩人,一個代表著文化與人心,一個代表著經濟與實務,都是我穩定和發展徐州不可或缺的助力。如何平衡她們的作用,如何處理與她們的關係,將是我未來麵臨的又一個重大考驗。
但無論如何,箭已上弦,棋已落子。
我,陸昭,將在這片江淮大地上,以主公的信任為基石,以我胸中的智慧為藍圖,以蔡琰、糜貞等人的襄助為羽翼,開始真正大展拳腳,去迎接那即將到來的、更加波瀾壯闊的風雲!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