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織網行動,多線並進
字數:4454 加入書籤
時間:建安五年,初夏,命令下達後數日)
密室中的燈火最終會熄滅,但由我親手點燃的火焰,卻已沿著無數隱秘的脈絡,迅速蔓延至中原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我坐鎮徐州州牧府深處,玄鏡台的核心樞紐,眼前鋪陳的不再是尋常的輿圖,而是一張由無數細線交織而成、覆蓋了冀、兗、豫、徐乃至司隸部分區域的活生生的情報網絡。每一根線,都代表著一道指令的流向,一個潛伏者的心跳,一段可能扭轉乾坤的信息。
“織網行動”,我為這次針對官渡戰場的全麵情報部署,定下了這個代號。網已撒開,現在,是收線的時候了。
【鏡頭一:冀州,鄴城通往官渡的官道】
塵土飛揚的官道上,一支看不到頭的車隊正緩緩行進。車輪吱呀作響,拉車的駑馬喘著粗氣,車上堆滿了用麻布覆蓋的物資,隱約可見是糧草和軍械。一名頭戴鬥笠、皮膚黝黑、貌似尋常行商的漢子,正趕著一輛裝著陶罐的驢車,混雜在民夫隊伍的邊緣。他看似漫不經心地吆喝著牲口,眼角的餘光卻從未離開過那些押運的軍士——他們的裝備、士氣,以及偶爾從軍官口中泄露出的抱怨或命令。
他叫“王五”,是玄鏡台在冀州布下的無數“地”字級探子之一。他的任務簡單而關鍵:記錄袁軍後勤補給的規模、頻率、路線以及護衛情況。他的“貨物”——那些粗糙的陶罐裏,藏著用特殊藥水寫就的密信,隻有用特定的顯影液才能閱讀。夜幕降臨時,他會在預定的驛站或村落,將信息傳遞給下一個節點,或許是某個不起眼的客棧老板,或許是路邊一個賣炊餅的老婦。每一個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單線聯係,一環扣一環,確保即使某個點被拔除,也不會牽連到整條線。
我看著石秀匯總上來的初步報告,上麵用蠅頭小楷標注著:“冀州糧秣轉運頻繁,規模空前,民力征發已現疲態。袁軍主力似向陽武一線集結。” 這印證了我的判斷,袁紹確實在進行一場豪賭,將巨大的資源壓在了官渡前線。但這龐大的後勤線,也意味著它如同一條暴露在外的巨蟒,雖然龐大,卻也脆弱。
【鏡頭二:兗州,許昌城內茶館】
許都,曹操的政治心髒。城內某處清雅的茶館,幾位衣冠楚楚的士人正圍坐一桌,低聲交談。其中一位年輕的遊學士子,麵容俊朗,談吐不俗,正以請教的姿態,旁敲側擊地詢問著關於朝廷對河北戰事的看法、以及對曹公策略的評價。
他是“蘇秦”,玄鏡台“天”字級的高階密探,擁有合法的士人身份,足以讓他出入一些官宦府邸和文人雅集。他的任務更為複雜,不僅要收集公開的政令、輿論,更要刺探那些隱藏在冠冕堂皇言辭之下的真實意圖、派係鬥爭和人心向背。他需要分辨哪些是曹操故意放出的煙霧,哪些是朝臣們真實的憂慮或野心。此刻,他正敏銳地捕捉著席間幾位潁川名士言語間的猶豫和暗示,試圖拚湊出曹操內部對於這場實力懸殊的戰爭,究竟是信心十足,還是外強中幹。
晚些時候,他會將觀察到的細節,以及從其他渠道比如與他交好的某位曹府屬吏)獲得的情報,用預先約定的詩詞格律,寫成一首看似普通的懷才不遇詩,通過秘密渠道送回徐州。我讀著這些經過層層轉譯的“詩作”,其中一句“孤舟欲渡滔天浪,舵手猶疑彼岸花”,讓我對曹操內部可能存在的意見分歧,有了更深的考量。
【鏡頭三:官渡前線,某處曹軍營寨外圍村落】
夜色深沉,蛙鳴陣陣。村落邊緣一間破敗的茅屋裏,隻有一豆燈火如鬼魅般搖曳。一個身形佝僂的老農,正借著微弱的光線,在木片上刻畫著什麽。白天,他是這片土地上再普通不過的農夫,為生計奔波,忍受著軍隊過境帶來的騷擾。但此刻,他眼中閃爍的精光,與他白日的形象判若兩人。
他是“老卒”,曾經在戰場上摸爬滾打過的退伍老兵,如今是玄鏡台潛伏在最前線的“玄”字級暗樁。他的位置極其危險,緊鄰著曹軍的核心營寨。他利用自己對地形的熟悉和與當地人的聯係,觀察著曹軍的布防、巡邏規律、兵力增減,甚至通過與那些輪換下來休息、買些土產的士兵閑聊,打探軍中的士氣和夥食情況。任何風吹草動,比如夜間突然增加的巡邏隊,或是某個營帳周圍異常的戒備,都可能預示著一次突襲或戰略調整。
他刻畫的木片,用的是一套基於軍中常用手勢和物件的象形密碼。完成後,會藏在某個特定的樹洞或石縫中,由專門負責傳遞的“信鴿”取走。這些“信鴿”並非真正的飛鳥,而是偽裝成樵夫、獵戶或乞丐的傳遞員,他們冒著被雙方遊騎兵射殺的風險,穿梭於兩軍對壘的間隙地帶。
我看著匯總圖上,代表曹軍營寨附近區域的標記旁,多了一個新的注釋:“曹軍營寨防禦嚴密,士氣尚可,但兵力遠遜於袁軍,部分營壘似在加固,或有長期對峙之準備。” 這與公開情報吻合,但“老卒”補充的一句“夜間聞中軍方向偶有激烈爭執聲”,卻讓我格外留意。是戰略分歧,還是糧草不濟引發的焦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鏡頭四:徐州通往中原的商路,糜氏商隊】
一支規模不小的商隊正在緩緩行進,旗幟上繡著一個大大的“糜”字。車隊中不僅有絲綢、瓷器等常規貨物,還有一些用油布嚴密包裹、標記特殊的箱籠。商隊管事的,正是糜竺的一個得力心腹,也是玄鏡台外圍的協作者。
糜家的商業網絡,如今已成為玄鏡台傳遞情報、甚至秘密運送人員和物資的重要渠道。他們的商隊遍布中原,身份合法,不易引起懷疑。加密的情報,或混在貨物清單中,或藏在特定的商品夾層裏,通過這條“黃金通道”安全高效地流動。有時,一些需要緊急傳遞的絕密信息,甚至會動用糜家最快的驛馬,以商業急件的名義傳送。
此刻,這支商隊不僅運送著來自前線的最新情報,也可能正將我簽署的新的指令,送往各個潛伏節點。糜家的支持,讓玄鏡台這張大網的運轉,更加順暢和隱秘。這讓我再次想到了糜貞,那個聰慧而堅韌的女子。她不僅在內宅為我分憂,更通過家族的力量,實實在在地支撐著我的事業。這份情誼與助力,早已超越了最初的政治聯姻,變得沉甸甸的。我們之間的關係,似乎在無聲無息中,變得更加複雜而緊密。
【回到徐州核心密室】
我站在巨大的沙盤前,上麵密密麻麻插滿了代表不同信息來源和狀態的小旗。紅色的代表袁軍動向,藍色的代表曹軍動向,黑色的則是存疑或待核實的情報。石秀和貂蟬,以及幾位核心的分析人員,正在旁邊緊張地整理、核對、解讀著源源不斷送來的信息。
石秀負責統籌各路情報的初步篩選和歸類,他的經驗和細致是玄鏡台運轉的基石。而貂蟬,則以她獨特的敏銳和對人心的洞察力,負責處理那些涉及人物、關係、以及可能存在的反間計等更為微妙的情報。她很少說話,但每次開口,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關鍵,或是察覺到信息中隱藏的矛盾。看著她專注而冷靜的側臉,我心中不禁掠過一絲複雜的感慨。她早已不是那個需要被保護的弱女子,而是我身邊最得力、也最神秘的臂助。我們之間,早已形成了一種超越普通上下級、也不同於男女之情的默契與信賴,但這份關係,卻也因其特殊性,蒙上了一層難以言說的距離感。
而在崇文館的蔡琰,她的才情與智慧,時常讓我在處理這些紛繁複雜的信息時,渴望能與她探討一二。她對人性和曆史的深刻理解,或許能為我提供不同的視角。然而,身處亂世,尤其是我現在的位置,連一份純粹的思念,都顯得奢侈。我虧欠她的,又何止是時間和陪伴?
“主公,”石秀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綜合‘王五’、‘蘇秦’及其他幾條線的報告,袁紹軍中,其長子袁譚與三子袁尚之間的矛盾似乎有激化的跡象。有傳言稱,審配、逢紀等人力主袁尚,而郭圖、辛評則傾向袁譚。這或許是我們可以利用的一個突破口。”
我點了點頭,走到沙盤前,手指劃過代表鄴城和袁軍大營的區域:“繼續深挖!我要知道他們矛盾的具體表現,影響範圍,以及是否有關鍵人物可以被我們策反或利用。同時,密切關注許都方麵,曹操是否知曉並試圖利用這一點。”
命令再次發出,如同一顆投入水中的石子,通過玄鏡台的網絡,激起層層漣漪。
這就是“織網行動”。它龐大、精密,卻又無處不充滿著危險。每一個節點上的成員,都在刀尖上跳舞。商販可能因窺探軍情而被當作奸細處死,士子可能因言語不慎而招來殺身之禍,那些潛伏在軍營附近的暗樁,更是時時刻刻麵臨著暴露的風險。信息的傳遞,也可能因為一個疏忽、一次意外的盤查而中斷,甚至導致整條線的崩潰。
我深知這份事業的殘酷。每一次指令的下達,都可能意味著某個忠誠部下的犧牲。但為了徐州的存續,為了在這場決定天下走向的大戰中占據主動,我們別無選擇。
玄鏡台這張無形的大網,正在中原的天空下悄然收緊。獵物,是官渡戰場上隱藏的每一個變數,每一個足以致命的破綻。而我,作為織網者,必須保持絕對的冷靜和清醒,哪怕心中交織著對未來的憂慮、對部下的擔憂,以及對那幾位與我命運糾纏的女子難以言說的情愫。
官渡之戰的序幕,已在情報的暗流湧動中,悄然拉開。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