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子明獻策,荊南四郡

字數:5320   加入書籤

A+A-


    從中軍大帳出來,江風帶著刺骨的寒意迎麵撲來,吹散了帳內那令人窒息的凝重。
    周瑜意氣風發地與幾名將領低聲交代著什麽,顯然已開始部署進攻南郡的軍事行動。
    魯肅則麵帶憂色,步履沉重地獨自向自己的營帳走去。
    我沒有立刻回自己的臨時駐地,而是稍作沉吟,快步跟上了魯肅。
    “子敬先生,請留步。”我聲音不高,卻足以讓前麵的人聽到。
    魯肅停下腳步,轉過身來,臉上帶著一絲疲憊和無奈。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原來是子明。有何見教?”
    我知道他此刻心情必然不佳,方才在帳內他力主顧全大局、善待劉備,卻被周瑜強硬駁斥,更被孫權直接否決。
    這種挫敗感,對於他這樣一位以“合縱連橫,共抗強曹”為畢生信念的戰略家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見教不敢當,”
    我走到他身邊,與他並肩而行,放低了聲音,
    “隻是方才帳內之事,昭心中亦有幾分感觸,想與先生私下探討一二。”
    魯肅看了我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化為苦笑:“子明亦覺得主公與公瑾此舉,過於……急切了?”
    “急切與否,事關江東根本,主公與都督自有其考量,非昭所能妄議。”
    我先是擺正姿態,避免直接批評孫權和周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警惕,
    “昭所慮者,乃是如何在此局麵下,更好地維係孫劉聯盟,以應付隨時可能卷土重來的曹賊。”
    這話顯然說到了魯肅的心坎裏。
    他長歎一聲:
    “子明所言極是。
    然,主公與都督心意已決,南郡……唉,隻怕玄德公與孔明那裏,難以交代啊。
    若因此生隙,聯盟破裂,我等皆成千古罪人!”
    “正因如此,昭才想向先生請教一策。”
    我停下腳步,鄭重地看向魯肅,
    “南郡乃江東將士浴血奮戰所得,主公欲將其牢牢掌握在手中,此乃人之常情,亦是江東基業之所係,無可厚非。”
    我先是完全肯定了孫權和周瑜對南郡主權的合理性。
    魯肅聽了,眼中閃過一絲不解,似乎沒想到我會這樣說。
    “然,”
    我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懇切,
    “曹賊主力雖退,元氣尚存,北方四州之地,錢糧人口遠勝江東。
    一旦其喘息過來,必將再次南下。
    孫劉聯盟若不穩固,唇亡齒寒,江東亦難獨善其身。
    這一點,先生比昭看得更清楚。”
    魯肅默默點頭,神色凝重。
    “玄德公兵力雖不如江東雄厚,但經此一役,實力亦有所保存,”
    我小心地措辭,避免提及是我之前的建議起了作用,隻陳述事實,
    “其麾下關、張、趙雲皆萬人敵,更有孔明運籌帷幄。
    這樣一支力量,若無立足之地,軍心必浮動,人心必思遷。
    長此以往,非但不能成為聯盟抗曹的臂助,反而可能……成為不穩之源。”
    我沒有明說劉備會反戈一擊,但“不穩之源”四個字,已經足夠讓魯肅這樣的智者明白其中的深意。
    一支走投無路、心懷怨憤的武裝力量,其破壞力是難以估量的。
    魯肅的眉頭皺得更緊了,顯然他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我趁熱打鐵,繼續說道:
    “與其讓玄德公日夜覬覦南郡,與江東明爭暗鬥,不斷內耗,虛耗國力,
    何不另辟蹊徑,為其尋一處既能安身立命,又能為聯盟大局貢獻力量之所?”
    “子明的意思是……”魯肅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似乎捕捉到了什麽。
    “荊南四郡!”
    我語氣肯定地說道,目光灼灼地看著魯肅,
    “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地處偏遠,山川阻隔,民風彪悍,向來少為中原所重。
    江東目前主力皆在江北與曹軍對峙,短期內亦無力南顧。
    何不順水推舟,讓玄德公南下收取此四郡?”
    魯肅愣住了,顯然沒料到我會提出這樣一個方案。
    他低頭沉思,手指無意識地撚著胡須。
    我繼續陳述理由,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
    “其一,此舉可解南郡之爭。
    玄德公若得荊南四郡以為根基,有地盤、有錢糧、有兵源,自然不會再對南郡念念不忘,
    可極大緩解江東在南郡方向的壓力,避免聯盟內部因此決裂。”
    “其二,荊南四郡雖偏遠,卻也是荊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劉表舊部及荊襄士人多有流落其間者,玄德公以漢室宗親、仁義之名往撫,必能迅速收攏人心,穩定地方。
    如此,則聯盟南翼得以鞏固,江東亦可免去南顧之憂,全力應對北方曹賊。”
    “其三,玄德公素有大誌,非久居人下者。
    與其讓其無所事事、心生怨望,不如讓其去經營荊南。
    一來可以消耗其精力,二來也能使其為聯盟分擔壓力,吸引曹軍部分注意力。
    待其在荊南站穩腳跟,亦能為日後北伐曹賊,貢獻一份力量。”
    我一口氣將利弊得失分析清楚,核心思想就是:
    將劉備這股力量引導向對江東威脅最小、對聯盟大局最有益的方向去。
    與其讓他成為堵在門口的“麻煩”,不如讓他成為守在南邊的“屏障”。
    魯肅的眼睛越來越亮,臉上的愁容漸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恍然大悟和興奮的神色。
    他猛地一拍手:“妙!子明此策,可謂一舉三得!
    既全了江東對南郡之主張,又安撫了玄德公,更鞏固了聯盟抗曹之大局!
    妙極!妙極啊!”
    他激動地來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語:
    “對!四郡之地,江東本就鞭長莫及,讓劉備去取,正合時宜!
    他得了地盤,有了奔頭,自然不會再盯著南郡不放。
    而且,荊南那些宗賊、蠻夷,也夠他頭疼一陣子的了……”
    看到魯肅完全理解並接受了我的建議,我心中稍定。
    但我知道,關鍵還在於孫權和周瑜。
    “先生,”我適時提醒道,“此策雖好,但主公與都督那邊……”
    魯肅停下腳步,眼神變得堅定:
    “子明放心!此事關乎聯盟存亡,肅必當盡力向主公與都督陳說利害!
    公瑾雖對劉備戒心甚重,但亦是識大體之人,隻要將此策對江東之利講透徹,他未必不會同意。
    主公英明,更會權衡利弊。”
    他頓了頓,感激地看了我一眼:
    “子明,你雖為‘江東參軍’,卻能不囿於私利,為孫劉兩家之大局獻此良策,實乃高義!肅,佩服!”
    我連忙拱手:
    “先生過譽了。昭亦是聯盟一員,自當為大局考量。此事還需先生鼎力周旋,方能玉成。”
    “份內之事,責無旁貸!”魯肅鄭重地點頭,“子明且安心,此事,肅必有交代!”
    看著魯肅匆匆離去的背影,我知道,我已經成功地將“收取荊南”這個選項,
    以一種對江東“有利”的方式,擺上了談判桌。
    雖然最終結果如何尚不可知,但這無疑是打破僵局、避免孫劉過早分裂的關鍵一步。
    至於劉備那邊……
    孔明應該也能明白,在當前形勢下,能夠名正言順地拿下荊南四郡,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總好過一無所有,或者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南郡而與孫權徹底翻臉。
    我抬頭望向陰沉的天空,心中暗道:
    荊南四郡,將是玄德公真正的龍興之地。
    而我陸昭,也將在接下來的荊州亂局中,為自己謀取那至關重要的一塊基石。
    這盤棋,越來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