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塵埃初定,南征在即

字數:4690   加入書籤

A+A-


    夜色已深,喧囂了一整日的聯軍大營終於漸漸沉寂下來,隻剩下巡邏士卒的腳步聲和江風掠過帳篷的嗚咽。
    我回到臨時劃撥給我的參軍營帳,屏退了親衛,獨自坐在燈下,腦海中卻依舊波濤洶湧,不斷複盤著今日這場至關重要的政治博弈。
    “協防”之名,終究是敲定了。
    孫權那看似勉強的同意,周瑜那依舊帶著審視的目光,魯肅那如釋重負的表情,一一在我眼前閃過。
    我清楚,這絕非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
    更像是用一個精巧的榫卯結構,暫時將兩塊本就存在裂痕的木頭拚接在了一起。
    孫權的首肯,更多是出於現實利益的考量
    ——既甩掉了荊南這個包袱,又在名義上占據了主動,
    還能讓劉備去消耗曹操可能留下的殘餘勢力以及地方的不穩定因素。
    而周瑜的鬆口,恐怕更多是看在魯肅的麵子,以及南郡這塊心頭肉最終還是落入江東囊中的份上。
    他們對劉備的戒心,如同江底的暗礁,從未消失,隻是暫時被“協防”這層薄薄的泥沙掩蓋了而已。
    一旦劉備真的在荊南站穩腳跟,甚至顯露出窺伺南郡或更大利益的意圖,這脆弱的平衡隨時可能被打破。
    但這,也正是我所需要的。
    一個穩定卻又暗藏危機的局麵,一個各方勢力相互牽製、無法全力他顧的間隙,
    才是我陸昭趁勢而起、發展壯大自身力量的最佳土壤。
    想到這裏,我不再猶豫。
    當務之急,是必須將這個來之不易的“協防”名義,盡快轉化為劉備集團實實在在的控製權。
    時間窗口極其寶貴,絕不能浪費在無謂的猶豫和試探上。
    我走到案前,鋪開一張特殊的薄絹,取出玄鏡台專用的秘法墨水和細毫筆。
    這封信,必須以最快、最安全的方式,送到夏口諸葛亮的手中。
    常規的信使太慢,且容易暴露,唯有通過玄鏡台在江夏一帶布設的秘密聯絡點,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筆尖在薄絹上迅速遊走,字跡細小卻清晰有力。
    我言簡意賅地將今日與孫權、周瑜、魯肅商議的結果,
    特別是“協防”名義的達成、孫權允許劉備南下平定四郡並屯兵公安的決定,一一寫明。
    “……吳侯已允,名曰協防,實則默許。此乃天賜良機,稍縱即逝!
    望軍師與主公速斷,即刻發兵,以雷霆之勢,席卷荊南四郡!
    務必在江東主力攻取江陵之前,造成既成事實!
    遲則生變,周公瑾之心,不得不防!”
    寫到這裏,我略作停頓,開始思考荊南四郡的具體情況。
    玄鏡台早已將這片區域的情報收集整理完畢,此刻正清晰地呈現在我的腦海中。
    長沙太守韓玄,性急少謀,且與老將黃忠素有嫌隙;
    桂陽太守趙範,心機頗深,但根基不穩,且與麾下諸將關係複雜;
    武陵太守金旋,庸碌無能,易受人蠱惑;
    零陵太守劉度,尚算穩重,但其子劉賢卻是個紈絝子弟,可為突破口。
    此外,還有蟄伏於長沙的魏延,雖未明確其立場,但其才華與抱負,皆非池中之物,或可爭取……
    我提起筆,繼續寫道:
    “荊南四郡,看似一體,實則各懷心思。
    韓玄可示之以威,迫其獻城,或利用其與黃忠之隙;
    趙範可用計誘之,分化其內部;
    金旋不足為慮,可一鼓而下;
    劉度父子,可從其子入手。
    關鍵在於‘快’與‘分’!兵貴神速,分割包圍,逐個擊破。
    黃忠、魏延皆萬人敵,若能收服,則荊南定矣!
    具體方略,亮必有高見,昭不敢贅言,唯情報附後,以供參考。”
    我將玄鏡台整理的關於荊南四郡主要官員性格、兵力部署、地方豪強態度、
    乃至關鍵人物如黃忠、魏延)的詳細情報要點,以密語的形式,精煉地附在了信的末尾。
    這些情報,將是諸葛亮製定具體攻略時,最有效的武器。
    最後,我再次強調:
    “南郡江陵,乃兵家必爭之地,周瑜必全力以赴。
    我等取荊南,亦是與周瑜賽跑!
    務必搶在其攻克江陵、穩定南郡局勢之前,將荊南四郡牢牢掌控在手!
    如此,方能在日後的博弈中,占據有利地位!”
    寫完最後一個字,我仔細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小心地將薄絹卷起,用特製的火漆封好,
    並印上了一個隻有玄鏡台內部高級成員才能識別的特殊標記。
    我走到帳外,低聲喚來一名心腹親衛,此人是玄鏡台安插在我身邊的聯絡員之一。
    我將密信交給他,沉聲道:
    “立刻啟動最高級別秘密渠道,務必在明日天亮前,將此信送達江夏諸葛軍師手中!此事關係重大,不容有失!”
    “諾!”親衛接過密信,眼神堅定,轉身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我心中的緊迫感並未完全消除。
    送出這封信,意味著劉備集團的南征即將拉開序幕。
    這固然是計劃中的關鍵一步,但正如信中所言,這僅僅是開始。
    荊南四郡,土地雖廣,人口卻相對稀少,且遠離中原核心,經濟基礎薄弱。
    它能為劉備提供一個喘息和發展的空間,但絕不足以支撐起爭奪天下的雄心。
    真正的關鍵,依然在於對荊州核心區域——南郡、襄陽的爭奪,以及更長遠的益州攻略。
    而孫劉聯盟,這個看似穩固實則脆弱的同盟,也將在接下來的荊州爭奪中,不斷經受考驗。
    周瑜對南郡的誌在必得,與劉備集團對荊州整體控製權的渴望,必然會產生新的矛盾。
    我,陸昭,名義上的“江東參軍”,身處漩渦中心,
    既要維係這個聯盟不至於過早破裂,又要利用雙方的矛盾,為自己暗中積蓄力量,尋找破局的機會。
    玄鏡台在荊州的情報網絡需要進一步加強,
    格物工坊的新式裝備需要盡快運抵並找到合適的“試驗場”,
    糜氏商路也要開始為未來可能的獨立後勤體係進行更深層次的布局……
    更重要的是,對益州的滲透和情報收集,必須提上日程了。
    劉璋暗弱,張鬆、法正等心懷異誌,那片天府之國,遲早會成為各方勢力角逐的焦點。
    我必須提前落子,才能在未來的益州爭奪戰中,分得一杯羹,甚至……謀取更大的利益。
    這一切,都需要時間,需要資源,更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
    劉備在荊南的發展,恰好能為我爭取到這段寶貴的時間。
    塵埃初定,隻是表象。南征在即,也隻是序幕。真正的風暴,還在遠方醞釀。
    我轉身回到帳內,吹熄了油燈。
    黑暗中,我的雙眼卻異常明亮。
    前方的道路布滿荊棘,但也充滿了無限可能。
    我陸昭的棋局,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