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飛報鄴都,丞相震怒
字數:5216 加入書籤
南鄭城初步安穩下來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或者說,表麵的平靜之下,真正的暗流才剛剛開始湧動。
奪取漢中,如同在一潭深水中投下了一塊巨石,漣漪遲早會擴散到潭水的每一個角落,
尤其是那個掌控著大半個北方的權力中心——鄴城。
時間大約過去了半個月。
這段時間裏,我和徐庶、石秀等人夜以繼日,
一方麵加緊對南鄭及周邊地區的掌控,清剿張魯殘餘勢力,安撫民心,整頓吏治;
另一方麵,格物工坊的選址和初期建設也秘密展開,
孫尚香則帶著錦帆衛加緊操練,並熟悉漢中的地形。
一切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
這天深夜,我正在書房研究徐庶整理出來的漢中戶籍與田畝資料,
試圖從中找出推行新政的突破口,
石秀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現在門口,手中拿著一個經過特殊加密的細小竹筒。
“主公,鄴城加急密報,最高等級。”
石秀的聲音低沉而凝重。
我的心頭一緊,知道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接過竹筒,熟練地解開上麵的秘鎖,展開裏麵用特殊藥水浸泡過的薄絹。
隨著燭火的烘烤,一行行細密的蠅頭小字逐漸顯現出來。
玄鏡台在鄴城的內線冒著極大風險傳回的情報,字字驚心。
“……漢中失陷,張魯遁逃巴中……消息傳至鄴都,朝野震動……”
“……報至丞相府,時值夜宴,聞報,丞相擲杯於地,麵色鐵青,雷霆震怒,
當即罷宴,連夜召集荀令君、程祭酒、賈太中大夫、荀軍師等核心重臣入府議事……”
讀到這裏,我幾乎能想象出那個場景。
曹操,這位挾天子以令諸侯、視天下英雄如草芥的一代梟雄,此刻定然是怒不可遏。
漢中,對於誌在統一天下的他而言,是西進益州、南下荊襄的戰略要衝。
他視張魯為囊中之物,甚至可能已經盤算著何時派兵“招安”,將其輕鬆納入版圖。
如今,這塊到嘴的肥肉,卻被人在他眼皮底下,用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奪走,怎能不讓他暴跳如雷?
這不僅是戰略上的挫敗,更是對他權威的公然挑釁!
我繼續往下看,絹帛上的字跡記錄著鄴城丞相府內那場深夜密議的梗概:
“……初聞報,皆驚疑不定,不知何方神聖所為。
或疑劉備假道伐虢,或疑江東暗中遣將。
帳下諸將多請戰,欲發兵奪回漢中……”
“……後有細作補充,言奪城者旗號似有‘錦帆’字樣,
主將姓陸,年紀甚輕,手段酷烈,智計過人,一夜之間便瓦解張魯部署……”
“陸……”
絹帛上記載,當這個姓氏被提及,
尤其是結合“錦帆”、“年輕”、“智計”等關鍵詞時,丞相府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然後,曹操的聲音響起,帶著一種壓抑不住的怒火和……
一絲難以置信的驚疑:“陸昭……又是他?!”
看到這裏,我的手指微微一頓。
果然,他記得我。
我的思緒不由得回到了數年之前。
那是我投效劉備之後,第一次與他正麵大規模對壘。
麵對他數十萬南征大軍的赫赫兵威,
我獻計劉備,掘開泗水,一場大水淹沒了他的先鋒主力,迫使他不得不狼狽退兵。
那一次,不僅讓他損兵折將,更讓他精心策劃的南征大計無功而返,對我,恐怕早已恨之入骨。
而現在,在他剛剛經曆赤壁慘敗,元氣未複,試圖在西線尋找突破口的關鍵時刻,
我又一次如同鬼魅般出現,搶在他前麵,奪走了他誌在必得的漢中!
新仇舊恨,加在一起,曹操此刻的心情,恐怕不僅僅是震怒,更有種被同一塊石頭絆倒數次的憋屈和殺意!
情報繼續寫道:
“……丞相提及昔日徐州水淹之事,恨意溢於言表。
程昱進言,陸昭此子,智計百出,行事詭譎,留之必成心腹大患,
當趁其立足未穩,發大兵征討,一舉擒殺,奪回漢中……”
“……荀彧則言,丞相新敗於赤壁,關中馬超、韓遂未平,江東虎視眈眈,不易再開西線大戰。
且漢中新定,民心未附,陸昭兵力不明,冒然進軍,恐重蹈覆轍。
不如先遣使招撫,或遣能臣安撫關中,徐圖後計……”
“……賈詡似有言,但未詳……荀攸亦傾向穩妥……”
“……丞相盛怒之下,似有即刻發兵之意,與荀令君等似有爭執……
最終決策未定,但已下令加緊收集關於陸昭及其部眾之詳細情報,
並嚴令關中諸將,密切關注漢中動向……”
情報到這裏戛然而止,顯然內線無法探聽到最終的決策。
我放下絹帛,長長地吐出一口氣,隻覺得後背微微有些發涼。
曹操的反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的是他對我個人的“記憶”如此深刻,甚至將漢中失陷直接與我過往的行為聯係起來,
這無疑將使他對我個人的敵意提升到最高等級。
情理之中,則是他必然會對漢中采取行動,隻是時間和方式的問題。
“主公,”
一直靜立一旁的徐庶開口了,他的聲音打破了書房的寂靜,
“看來,曹孟德比我們預想的,更早地將目光聚焦在了主公身上。”
“是啊,”
我揉了揉眉心,
“昔日種下的因,今日結出的果。
這位曹丞相,恐怕現在想的不僅僅是奪回漢中,更是要將我這個屢次壞他好事的‘眼中釘’徹底拔除。”
石秀沉聲道:“鄴城的情報網會持續跟進。但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最壞的打算,便是曹操不顧一切,立刻發兵。”
徐庶接口道,“以曹操的性格,若非荀文若等人力阻,恐怕此刻已經點兵遣將了。”
“但他終究是一代雄主,不會完全被憤怒衝昏頭腦。”
我分析道,
“赤壁之敗的教訓猶在眼前,關中不穩是他的心腹大患。
程昱雖主戰,但荀彧、荀攸、賈詡等人,皆是老成謀國之輩,他們的意見,曹操不會完全不聽。”
“所以,”
徐庶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曹操最可能的選擇,是先穩住關中,同時對我們進行試探,
可能是外交上的招撫,也可能是小規模的軍事襲擾,亦或是……雙管齊下。”
“嗯,”
我表示讚同,
“無論如何,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必須加快在漢中站穩腳跟的速度。
內政、軍事、民心,三者必須齊頭並進,盡快將漢中打造成一塊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鐵板!”
鄴城的震怒,如同懸在我們頭頂的一柄利劍,隨時可能落下。
這既是巨大的壓力,也是強大的動力。
我站起身,走到窗邊,望向北方。
夜空中繁星點點,但遙遠的鄴都,此刻定然是燈火通明,殺機四伏。
曹操,我們又一次站在了棋盤的兩端。
這一次,我不再是寄人籬下,不再是借勢而為。
我將以這漢中為基,與你,與這天下的群雄,好好地較量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