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權衡利弊,暫行羈縻

字數:5339   加入書籤

A+A-


    鄴城,大漢丞相府。
    夜色已深,但議事廳內卻燈火通明,氣氛凝重得如同鉛塊。
    居於上首的曹操,麵沉似水,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身前的案幾,發出沉悶的“篤篤”聲。
    那雙曾睥睨天下的細長眼眸中,此刻翻騰著驚愕、憤怒,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就在半個時辰前,一封來自關中的加急軍報,如同驚雷般炸響在平靜的鄴都。
    “漢中,失陷了?”
    曹操的聲音低沉,帶著壓抑的怒火,仿佛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
    “張魯那飯桶,竟然連幾天都守不住?是被誰拿下的?劉備?還是馬超那廝派了偏師?”
    下方侍立的文武官員,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謀主荀彧上前一步,躬身稟道:
    “稟丞相,並非劉備或馬超。
    據斥候冒死傳回的消息,奪取漢中南鄭的,
    乃是一支來曆不明的軍隊,其首領……自稱陸昭,陸子明。”
    “陸昭?!”
    曹操猛地抬起頭,眼中精光一閃,
    “哪個陸昭?是當年在洛陽,與我等一同誅殺董卓,後來又投奔了劉備的那個潁川陸子明?”
    “正是此人!”
    荀彧肯定地回答,
    “隻是……此人何時脫離了劉備,又從何處拉起這支能攻克漢中的軍隊,目前尚不明晰。
    據報,其麾下兵馬精銳,行動迅捷,一夜之間便控製了南鄭全城,張魯……已不知所蹤。”
    議事廳內頓時一片嘩然。
    “陸子明?他不是一介書生嗎?雖有些智謀,何曾聽說他有如此領兵之能?”
    宿將夏侯惇瞪圓了環眼,一臉的不敢置信。
    “此人絕非尋常書生!”
    素來多謀的程昱沉聲道,
    “當年在洛陽,此子便顯露出非凡的洞察力和手段。
    徐州初戰,此人設計水淹我軍,致使我方功敗垂成。
    赤壁之戰,我軍大敗,據說此人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隻是行事隱秘,未露痕跡。
    如今突然奪取漢中,絕非偶然,定是早有預謀!”
    “早有預謀?”
    曹操冷哼一聲,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好個陸子明!當初我欲招攬於他,他卻不肯前來,反而輾轉投靠了孫劉!
    如今更是趁我軍赤壁新敗,關中未定之際,悍然奪我門戶之地!真是膽大包天!”
    “丞相息怒!”
    賈詡出列,語氣平穩,
    “如今漢中已失,當務之急,是考慮如何應對。
    當初洛陽,與吾鬥謀,識得陸昭此人,智謀深沉,行事詭秘,
    如今又得漢中天險之地,若任其坐大,恐成心腹之患。”
    “文和先生所言極是。”
    曹操強壓下怒火,看向眾人,
    “諸位有何高見?是即刻發兵,奪回漢中?還是……另有良策?”
    廳內短暫地沉默了一下。
    曹仁率先開口:
    “丞相,漢中乃益州門戶,關中屏障,絕不可失!
    末將願請命,率精兵即刻西征,定要將那陸昭生擒,奪回漢中!”
    “子孝將軍勇氣可嘉,但此時發兵,恐怕不妥。”
    荀彧皺眉道,
    “我軍主力剛從赤壁撤回,士氣、輜重皆未恢複。
    且關中馬超、韓遂蠢蠢欲動,江東孫權、荊州劉備亦虎視眈眈。
    若此時大舉西征,曠日持久,一旦關中或荊州有變,我軍將陷於兩線作戰,首尾難顧啊!”
    程昱也點頭附和:
    “文若先生所言甚是。
    況且漢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陸昭既然能迅速奪城,必然有所依仗。
    我軍倉促出兵,未必能速勝,反而可能將陸昭徹底推向劉備一邊,使劉備如虎添翼,更難製約。”
    曹操聽著謀士們的分析,臉色愈發陰沉。
    他何嚐不知此時的困境?
    赤壁之敗,損失慘重,內部尚未完全穩定,外部強敵環伺,
    確實不宜再輕易開啟大規模戰事,尤其是在地形不利的漢中。
    “那依諸位之見,該當如何?”
    曹操沉聲問道,
    “難道就眼睜睜看著這陸昭,在我臥榻之側安然占據漢中不成?”
    一直沉默的賈詡再次上前,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丞相,依詡之見,眼下之策,不宜強攻,當行‘羈縻’之術。”
    “羈縻?”曹操眉毛一挑。
    “正是。”
    賈詡緩緩道來,
    “陸昭奪取漢中,名不正言不順。
    其根基未穩,必然急於獲得承認,穩定人心。
    我等何不順水推舟,以朝廷獻帝)之名,下詔冊封陸昭為漢中太守?”
    “什麽?!”
    夏侯惇失聲叫道,
    “冊封他?那豈不是承認了他竊據漢中的事實?”
    “子孝稍安勿躁。”
    賈詡擺了擺手,繼續說道,
    “此乃權宜之計。
    其一,冊封陸昭,可暫時穩住他,
    令其不敢公然與朝廷為敵,為我軍爭取休養生息、解決關中問題的時間。
    其二,陸昭出身不明,又曾依附劉備,孫劉兩家未必真心容他。
    我等冊封他,亦可在孫劉與陸昭之間埋下猜忌的種子,令他們無法全心聯合。
    其三,漢中與益州接壤,陸昭占據漢中,對意圖奪取益州的劉備而言,如芒在背。
    將來,或可利用陸昭牽製劉備,甚至令其互相攻伐,我等坐收漁利。”
    賈詡的一番話,條理清晰,利弊分明,讓原本有些衝動的將領也冷靜了下來。
    曹操低頭沉思,手指再次敲擊著案幾。
    賈詡的“羈縻”之策,確實陰險而老道。
    名義上是承認了陸昭,實則是在爭取時間,分化敵人,甚至埋下了未來反戈一擊的伏筆。
    這比立刻興兵強攻,風險要小得多,潛在的收益卻可能更大。
    “冊封陸昭……”
    曹操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冷厲,
    “讓他先替我守著漢中,待我騰出手來,再與他好好算賬!”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荀彧身上:
    “文若,擬詔!
    以天子之名,冊封陸昭為漢中太守,令其好生治理地方,防備劉備、抵禦羌氐。
    措辭要顯得朝廷寬宏大度,對其‘撥亂反正’之功予以嘉獎。”
    “臣,遵命。”荀彧躬身領命。
    “再遣一位得力使者,攜帶詔書,即刻前往漢中宣詔。”
    曹操補充道,
    “要選一個能言善辯,懂得觀察形勢之人。”
    “臣舉薦議郎毛玠。此人忠直敢言,亦有智略,堪當此任。”程昱提議道。
    曹操略一思索,點了點頭:
    “可。就命毛玠為使,攜帶詔書,即刻啟程!”
    一場由漢中突變引發的危機,在鄴城丞相府的這場深夜密議中,暫時被曹操以“羈縻”之策化解。
    一道看似恩寵實則暗藏殺機的詔書,即將跨越千山萬水,送往那個剛剛易主的漢中南鄭。
    而此刻遠在南鄭的陸昭,尚不知曉,他這位昔日的“故人”,已經為他準備好了一份特殊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