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利誘分化,瓦解同盟

字數:5536   加入書籤

A+A-


    荊南的糧草如同一劑強心針,不僅暫時穩住了南鄭的局麵,
    更重要的是,它極大地動搖了漢中士族集團的信心和他們的同盟根基。
    連續的經濟封鎖、輿論汙名化並未能將我這個新任太守扳倒,
    反而讓我展現出了遠超他們預期的資源調動能力和堅韌決心。
    我知道,此刻正是乘勝追擊,從內部分化瓦解他們聯盟的最佳時機。
    閻圃、李家、楊家等頂級大族,根基深厚,與我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他們是鐵了心要將我趕出漢中的。
    但那些依附於他們、或者實力稍遜的中小士族,情況就未必如此了。
    在這場對抗中,他們同樣付出了代價,
    有些人可能隻是被裹挾其中,
    有些人則可能在暗中盤算著自身的利益。
    逐利避害,本就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在這亂世之中,家族的存續往往比虛無的“道義”更為重要。
    “元直,是時候給閻圃他們送上一份‘大禮’了。”
    深夜,在太守府的書房內,我看著玄鏡台剛剛匯總上來的情報,對坐在對麵的徐庶說道。
    情報詳細列出了此次參與經濟封鎖和輿論攻擊的主要家族名單,
    以及他們各自的實力、與其他家族的關係、在此次對抗中的損失評估等等。
    石秀和他的玄鏡台,如同黑暗中的眼睛,將這些平日裏隱藏在門閥麵具下的關係網,一點點地梳理了出來。
    徐庶放下手中的茶杯,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主公是想……分而化之?”
    “正是。”
    我點了點頭,
    “閻圃他們以為抱成一團就能高枕無憂,卻忘了,越是龐大的聯盟,內部的縫隙往往也越多。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這些縫隙,然後用足夠的利益或者壓力,將它們撬開,撕裂!”
    “主公所言極是。”
    徐庶沉吟道,
    “根據我們的觀察,
    城南的張家、城西的杜家,還有褒中縣的王家,
    這幾家在此次風波中損失不小,且曆來與閻圃並非一心。
    尤其是張家,其家主張楷年雖老邁,但其子張彥頗有才幹,卻因非嫡長子,一直被壓製,或許可以從此處入手。”
    “好!”
    我當即拍板,
    “就從這幾家開始!
    元直,此事需極為隱秘,不可打草驚蛇。
    你親自去安排,以太守府議事的名義,
    或者通過其他更隱蔽的渠道,分別約見這幾家的當家人,
    或者……他們家族中真正能說得上話、且有野心的人。”
    接下來的幾天,幾場秘密的會談,在南鄭城內幾處看似毫不相關的地點悄然進行。
    為了表示誠意和重視,也為了更好地把握對方的心理,我決定親自出麵。
    第一位約見的是張家的次子張彥。
    地點選在了一處由玄鏡台控製的僻靜茶樓包廂內。
    張彥約莫三十出頭,麵容英挺,眼神中帶著一絲不甘和銳氣,但舉止間又透著世家子弟特有的謹慎。
    “張公子,請坐。”我示意他不必拘禮,親自為他斟上了一杯茶。
    “今日冒昧相邀,是有些關於漢中未來的事情,想聽聽公子的看法。”
    張彥顯然有些緊張,雙手接過茶杯,欠身道:
    “太守大人言重了,在下人微言輕,豈敢妄議大事。”
    “誒,張公子何必過謙。”
    我擺了擺手,開門見山,
    “令尊年事已高,張家未來的基業,終究要落在你們這一代身上。
    如今漢中正值變革之際,是墨守成規,繼續跟著某些人一條道走到黑,最終被時代所淘汰?
    還是順應時勢,抓住機遇,為家族開創一片新的天地?
    我想,以公子的才智,心中當有明斷。”
    張彥握著茶杯的手微微一頓,抬眼看向我,眼神複雜:
    “太守大人……此話何意?”
    “我的意思很明確。”
    我直視著他的眼睛,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閻圃等人,倒行逆施,妄圖螳臂當車,阻礙新政推行,最終隻會是自取滅亡!
    我陸昭來漢中,並非隻為做一任太守,而是要徹底改變這片土地!
    我推行新政,軍功授田,唯才是舉,就是要打破舊有的門閥壟斷,
    給所有有才能、有功績的人,無論出身,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
    我頓了頓,觀察著張彥的反應,繼續說道:
    “張公子一身才學,卻屈居人下,想必心中亦有不平。
    我這裏,正需要像公子這樣有眼光、有魄力的人才,來共同輔佐,推行新政,造福一方。
    太守府即將增設‘勸農司’、‘學政司’等新職,負責推行農耕、興辦教育等實務,
    若公子願意棄暗投明,我保證,不僅張家在此次風波中的損失可以得到彌補,
    公子本人,亦將得到一展抱負的舞台!”
    張彥的呼吸明顯急促了幾分,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但很快又被顧慮所取代:
    “太守大人的美意,在下心領……隻是,家父那邊……還有閻太傅……”
    “令尊那邊,還需公子自己去周旋。”
    我淡淡一笑,
    “至於閻圃……他已經自身難保了。
    公子隻需做出選擇,暗中配合官府即可。
    比如,停止參與對官府的抵製,向我們提供一些閻圃等人的動向,
    甚至……在合適的時機,公開表示對某項新政的支持。
    隻要邁出這一步,你我便是同道中人。
    將來論功行賞,張家自然少不了好處。”
    我沒有再多說,隻是靜靜地看著他,將選擇權交給了他。
    我知道,貪婪和野心是最好的催化劑。
    張彥沉默了良久,最終,他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抬起頭,對著我深深一揖:
    “太守大人的知遇之恩,張彥……沒齒難忘!願為大人效勞!”
    送走張彥,我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這隻是第一步,但意義重大。
    一個聯盟,隻要內部出現了裂痕,瓦解便是遲早的事情。
    接下來幾天,我又分別秘密會見了杜家家主和褒中王家的代表。
    過程大同小異,針對不同家族的情況和訴求,我給出的條件各有側重。
    杜家家主老成持重,更看重家族的安穩和實際的經濟利益,
    我便承諾在新鹽鐵專營的政策中給予他們一定的優先權;
    王家代表則比較年輕氣盛,對閻圃等老牌士族的跋扈早有不滿,
    我便暗示將來會支持他逐步取代閻圃在褒中縣的影響力。
    威逼與利誘,陽謀與陰謀,恩威並施。
    這套組合拳下來,效果顯著。
    雖然並非所有人都像張彥那樣當場“投誠”,但那種猶豫、動搖和暗中盤算的神情,是無法掩飾的。
    我知道,懷疑和猜忌的種子,已經在士族聯盟內部悄然種下。
    閻圃他們或許很快就會察覺到不對勁,
    但那時,他們將很難再分辨出身邊的人,
    哪些是真正的盟友,哪些又可能在背後捅刀子。
    一個互不信任的聯盟,其力量將大打折扣。
    “主公,看來這‘離間計’,初見成效了。”徐庶聽完我的講述,撫須笑道。
    “這還不夠。”
    我搖了搖頭,
    “我們需要給他們內部製造更大的混亂和猜忌。
    下一步,就是要把我們拉攏過來的這幾家,推到明麵上,讓他們和閻圃徹底撕破臉!”
    隻有將這些“叛變者”的身份公開化,才能徹底瓦解舊聯盟的凝聚力,
    並向所有還在觀望的勢力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我望著窗外深沉的夜色,心中冷笑。
    閻圃,你們的末日,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