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糧價博弈,生死時速
字數:6140 加入書籤
邸報張貼的次日清晨,南鄭城內四處官設的常平倉外,人頭攢動,排起了長龍。
按照邸報上的承諾,太守府正式開倉放糧,以遠低於市價的價格出售糧食。
這是對士族經濟封鎖最直接、最有力的一記重拳,也是一場維係民生、穩定政權的生死競速。
我站在太守府的高樓上,透過窗欞,遠遠望著其中一處糧倉外鼎沸的人聲,心中並無半分輕鬆。
開倉放糧,看似簡單,實則凶險萬分。
這不僅是在消耗我們本就不算豐厚的府庫儲備,
更是在與那些根深蒂固、財力雄厚的地方士族進行一場赤裸裸的資源豪賭。
“主公,各處糧倉均已按時開倉,秩序尚好。
徐先生已親往各點巡視,並加派了人手維持秩序,防止踩踏和哄搶。”
石秀一身勁裝,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我身後,語速平穩地匯報著情況。
他的玄鏡台不僅負責情報刺探,此刻也承擔了部分維持內部穩定的職責。
“百姓反應如何?”我頭也不回地問道,目光依舊鎖定著遠方那湧動的人潮。
“群情踴躍,多是感激涕零。”
石秀答道,“許多人家中已近斷炊,官府此舉,無異於雪中送炭。但……”
他話鋒一轉,
“據我們安插在各處的眼線回報,人群中混雜了不少生麵孔,
出手闊綽,大量購買糧食,疑似是各家大族派來的人,想要趁機將我們的官糧買空。”
“意料之中。”
我冷哼一聲,
“這些地頭蛇,豈會甘心看著我們輕易打破他們的封鎖?
傳令下去,立刻執行第二套方案:每戶憑戶籍,每日限購定量,優先滿足普通百姓的需求。
對那些大宗購買者,嚴密監視,查清其身份來曆!”
“喏!”石秀領命而去。
這是我和徐庶早已預料到的情況,並提前準備好的應對之策。
士族想要利用他們的財力優勢,將我們放出的官糧重新吸納回去,繼續維持高糧價,甚至反過來消耗我們的儲備。
我們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僅僅半日之後,新的情報便接踵而至。
“主公,城外幾處鄉鎮傳來消息,有大戶人家開始高價收購鄉民手中的餘糧,價格甚至略高於我們官府的售糧價!”
“主公,有糧商暗中散布謠言,說官府的糧食是陳年舊穀,不堪食用,或是摻雜了沙土,意圖動搖民心!”
“主公,通往南鄭的幾條主要道路上,出現了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攔截運糧的小商販,搶奪糧食!”
一條條壞消息如同冰冷的箭矢,射向我們這個剛剛建立、立足未穩的新政權。
士族的反擊,比我預想的還要迅速、還要狠辣!
他們不僅要買空我們的官糧,還要切斷我們可能的補給來源,同時用謠言瓦解民眾對我們的信任!
“元直!”
我猛地轉身,看向匆匆趕回來的徐庶,眼中怒火升騰,
“看來我們還是低估了這些士族的能量和決心!”
徐庶的麵色也異常凝重,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顯然也是剛處理完一樁緊急事務。
“主公,形勢確實嚴峻。
閻圃、李家、楊家……這些漢中大族,盤踞此地數代,財力、人力、影響力都非同小可。
他們這是要動用一切手段,將我們扼殺在搖籃裏!”
“他們休想!”
我一拳砸在麵前的案幾上,發出沉悶的響聲,“府庫裏還有多少存糧?”
“若按目前的速度放糧,加上軍中所需,最多還能支撐二十日。”
徐庶的聲音有些沉重,“這還是建立在沒有其他意外損耗的情況下。”
二十日!這個數字像一塊巨石,壓在我的心頭。
二十日之內,如果不能徹底打垮士族的經濟封鎖,或者找到新的糧源,
我們不僅新政將徹底失敗,甚至連軍隊的穩定都可能出現問題!
到那時,內外交困,後果不堪設想!
“不能坐以待斃!”我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必須立刻反擊!”
“主公有何良策?”徐庶目光灼灼地看著我。
“第一,邸報要立刻跟進!”
我語速極快地說道,
“嚴厲駁斥所謂‘官糧不堪食用’的謠言,
可以邀請城中有聲望的耆老或普通百姓代表,親自來糧倉查驗、品嚐,將真相公之於眾!
同時,懸賞捉拿那些散布謠言、攔截糧商的歹徒,一經查實,嚴懲不貸!”
“第二,加強戒備!”
我看向石秀,
“玄鏡台配合錦帆衛,加大對城內外的巡邏和監控力度,
特別是針對那幾家帶頭的大族府邸,給我盯緊了!
任何異動,立刻上報!
同時,派出精銳小隊,護送那些願意向官府出售餘糧的鄉民和小商販,確保糧道暢通!”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我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元直,你立刻去辦!
動用我們在荊南建立的秘密渠道,不惜一切代價,從荊州方向,緊急調運一批糧食過來!
水路、陸路並行,日夜兼程,務必在十五日之內,運抵漢中!”
徐庶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立刻明白了我的意圖:
“主公,此舉耗費巨大,且風險極高!萬一走漏風聲……”
“沒有萬一!”
我打斷他,
“這是我們最後的底牌!糜貞那邊,我相信她有能力辦妥。
至於風險,我們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
與其坐等糧盡援絕,不如放手一搏!”
從荊南調糧,距離遙遠,耗資巨大,且極易暴露我們的底細。
但此刻,這幾乎是唯一的破局之法。
隻要能撐過這最艱難的二十天,等到荊南的糧草抵達,我們就能徹底扭轉頹勢!
“喏!屬下立刻去辦!”徐庶不再猶豫,重重地點了點頭,轉身快步離去。
接下來的十幾天,整個南鄭仿佛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無聲的戰場。
官府的常平倉外,依舊排著長隊,但百姓臉上的焦慮減少了許多,因為他們每天都能買到平價糧。
邸報一日數刊,不斷揭露著士族的陰謀,公布著捉拿到的不法之徒,
雖然識字的人不多,但口耳相傳之下,官府的公信力在緩慢而堅定地回升。
錦帆衛和玄鏡台的暗探如同黑夜中的幽靈,頻繁出動,幾次打掉了士族試圖組織的搶糧和破壞行動。
孫尚香更是親自帶隊,護送了幾批從鄉間收購來的糧食入城,
她那英姿颯爽的身影和強悍的武力,極大地威懾了那些蠢蠢欲動的宵小之徒。
然而,暗地裏的較量更加驚心動魄。
士族們並未放棄。
他們開始更加隱蔽地收購糧食,甚至不惜重金從更遠的地方調運,試圖與我們進行長期的消耗戰。
黑市的糧價雖然被壓低了一些,但依然維持在官價的兩倍以上,頑固地吸引著那些貪婪或心存僥幸的人。
市場上,關於官府“外強中幹”、“糧草即將告罄”的謠言從未停止。
每一天,我都密切關注著府庫糧草的消耗數字,那個不斷減少的庫存量,像一把懸在我頭頂的利劍。
每一天,我都在焦急地等待著荊南的消息。
這是一場意誌與資源的雙重考驗,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生死時速”。
時間一天天過去,第十天,第十二天,第十四天……
府庫的存糧已經下降到了警戒線。
軍中雖然靠著之前的繳獲和嚴格的配給還能維持,但城內百姓的供應已經開始感到吃力。
空氣中再次彌漫起緊張和不安的氣息。
連徐庶的臉上,都多了幾分掩飾不住的憂慮。
就在我們幾乎要撐不住的時候,第十五天的黃昏,
一個風塵仆仆的玄鏡台信使,帶著一身泥濘,衝進了太守府。
“報——主公!荊南糧隊已抵達褒水穀口!預計明日即可入城!”
那一刻,我緊繃了半個月的神經,終於鬆弛了下來。
我猛地站起身,隻覺得一陣眩暈,幸好及時扶住了桌案。
贏了!
這場驚心動魄的糧價博弈,我們終於撐過來了!
雖然代價巨大,雖然士族的威脅並未完全解除,
但至少,我們挺過了最危險的時刻,守住了民生這條底線,也向整個漢中宣告了我們絕不妥協的決心!
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望向窗外漸漸沉下的夕陽,
那血色的餘暉,仿佛預示著一場殘酷鬥爭的暫時落幕,
也映照出新政權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艱難生存下來的堅韌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