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回旋鏢

字數:4117   加入書籤

A+A-


    京城。
    胤禛接到了胤礽的信之後,很快便把信的內容分享到了“群聊”之中。
    其實在這件事剛發生的時候,眾皇子就在私底下討論過戴名世。
    這人便是現下憤世嫉俗的典型代表。
    這裏的“憤世嫉俗”,不是貶義。
    戴名世早年間科舉考取了功名之後,便得了個知縣的缺。
    然而他早早的就看清了上位者的嘴臉,便沒去上任。
    此後便一直在外遊學,所著書籍都是在遊學的路上完成的。
    胤祉、胤禛和胤禩對漢學頗有研究,幾人也通讀了《南山集》,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那便是這人被抓得不冤。
    以當世之眼看前朝自然是沒什麽問題,可他錯就錯在太過寫實,將大清描繪成了無惡不作的強盜,而前朝則成了無辜被侵略的一方。
    若是大規模傳播,對朝廷的統治無疑會帶來巨大的隱患。
    所以皇子們一致決定冷眼旁觀。
    直到胤禛收到胤礽的來信。
    胤礽的意思戴名世可以流放,但不能死。
    他一旦死了,會引起江南士子的逆反之心,而且一旦此案傳開,普通百姓也會質疑讀書習字改變命運的真實性。
    更有可能會把“文字獄”成為官吏陷害同僚,陷害讀書人的“長刀”,可謂百害而無一利。
    胤禛琢磨了很久,覺得二哥的目光看得確實長遠,所以就想聯合起大哥跟八弟一起,為戴名世求求情。
    然而他將自己的意思透露出去之後,很快就遭到了拒絕。
    胤祉和胤禩兩人心眼子都多如牛毛,雖然也認可胤礽的觀點,但他們倆都覺得,要是他們三方人一起出手,非但不能救出戴名世,還有可能會讓他死的更快。
    最後兄弟幾人討論出了一個穩妥的方案,那便是讓胤禛聯合朝中清流給不相幹的人求情,而胤祉和胤禩找人借題發揮,給胤禛潑髒水。
    以老頭子的多疑程度,隻要他們表現出想把胤禛往“死裏整”,老頭子指定不會坐視不理。
    那麽戴名世就有機會活下來。
    計劃敲定之後,胤禛很快便親自去拜訪了陳廷敬。
    陳廷敬已經七十五歲高齡了,早兩年就上書乞休過,可康熙一直壓著沒肯放人。
    因為胤禛手底下,也就陳廷敬一個還算能拿的出手了。
    如今陳廷敬的身子骨越發不好,康熙總算是良心發現了一回,下旨讓陳廷敬在家中休養。
    胤禛也知道陳廷敬精力有限,所以見了他之後,便開門見山地將胤礽的信拿了出來。
    陳廷敬接過之後,仔細地看完,而後便珍惜地將紙折了起來,遞還給了胤禛。
    當初陳廷敬被康熙坑了一把,被迫支持胤礽之時,還悲觀的覺得自己完了,陳家也要完了。
    然而當他以“太子黨”的身份,活躍在朝堂上近十年之後,陳廷敬才不得不承認,他當初狹隘了。
    如果皇上死後,繼位的人是太子爺,漢人的日子會比現在要好過得多。
    隻可惜……
    他直到現在才意識到這件事。
    “殿下想如何做?”
    胤禛:“本王需要你幫忙牽個頭,讓朝中清流與本王一起,替無辜之人求情,最好把乞休的人一起拉上。”
    陳廷敬沉默了片刻,最終點頭應下。
    以他如今半隱退的境況,要是鐵了心不想摻和進去,胤禛拿他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可他最終還是決定跟胤禛一同冒這個險。
    也算是……給他當初有眼無珠地彌補吧。
    胤禛拜訪陳廷敬的當天,陳廷敬便撐著羸弱的身子,給康熙寫了一封奏折,並讓子女去找來了他的幾個學生。
    兩人不知道的是,康熙也在猶豫不決。
    早在胤禛沒有收到胤礽的信時,他便知道信的內容了。
    他承認胤礽的擔憂不無道理。
    可他更怕這次不下狠手整治,日後那群讀書人會更加過分。
    胤禛找陳廷敬這件事也在他的預料當中。
    畢竟胤禛正是靠著“支持正統”這個幌子,才將陳廷敬收入麾下的。
    陳廷敬上完求情的折子之後,他的學生們,乃至胤禛和他手底下的人也都開始給康熙上折子。
    康熙還沒想好要不要給胤礽這個麵子,胤禔和胤禩像是結成了短暫的聯盟,開始彈劾起胤禛來。
    康熙起初還沒當回事兒,但很快他就發現事情不大對了。
    那兩個孽障張口閉口就是謀反、同黨、不配姓愛新覺羅、處死之類的話,這哪是針對?
    這擺明了是想要胤禛的命!
    胤禛要是被兩人按下去了,太子一黨也就名存實亡了。
    康熙心氣不順,於是隱晦地提醒胤禔和胤禩別做得太過,然而根本沒什麽作用,反而讓兩人變本加厲地陷害起了胤禛手底下的人。
    甚至將陳廷敬也牽涉了進去。
    胤祉為了把陳廷敬一下捶死,開始翻找起陳廷敬早年的墨寶奏折,乃至書畫信件。
    最後在一封寫給好友的信件中,找出了一個“明日高懸”四個字。
    胤祉以此為由大肆宣揚,說陳廷敬有“反清複明”的嫌疑。
    僅僅宣揚了幾日的時間,朝堂上近三分之二的人都覺得陳廷敬確實是隱藏在朝廷裏的前朝奸細。
    開始一致要求康熙誅殺陳廷敬,並將其餘陳家人抄家流放。
    回旋鏢的迅速到康熙始料未及。
    他與陳廷敬君臣五十載,他怎麽會不知道陳廷敬的為人?
    若非當初他算計了陳廷敬一把,他到現在都會是堅定的保皇黨。
    前兩年張英和熊賜履相繼離世,現在他信得過,且依舊還活著的老臣,就隻剩下了陳廷敬和李光地。
    若是陳廷敬被釘死成叛黨,那史書該如何寫他?
    這兩個逆子!
    康熙在猜到胤禔和胤禩的“真實意圖”之後,便先順著兩人的意,將陳廷敬一家子抓了起來。
    隨後便一臉沉重的把調查陳廷敬的差事交給了富察·馬齊。
    現在他手頭上能用的人,也就隻剩下馬齊跟李光地了。
    除了他們兩個,就連佟國維他都不怎麽相信。
    然而讓康熙沒想到的是,他本是好心暫時將陳廷敬關起來,卻直接要了陳廷敬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