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林噙霜 9
字數:3399 加入書籤
入夜,盛紘垮著一張逼臉進來了,林噙霜沒有說話,連餘光都沒有給盛紘一眼,不可否認,這麽多年盛紘對林噙霜確實不錯,可盛紘偏疼她的原因,是因為她伏低做小,會討好,會奉承,她撒潑賣癡,盛紘不計較的原因,是想到了自己的小娘。
“霜兒,這麽多年,我對你也算是百般寵愛吧,你為何非要如此?”
瞧著林噙霜不說話,盛紘歎口氣,把手裏的放妾書放到軟榻的小幾上,歎了口氣。
“霜兒,如今你可願再與我說幾句了?”
林噙霜抬眸看了盛紘一眼,纖纖玉手拿著那一張放妾書,輕笑出聲:“盛大人,你對我的愛,來自於我對你的,而且,你敢說你升官以後,沒有動過要給我留在揚州的想法嗎?”
王若坲的父親,即便是死了,曾經也是赫赫有名的,門生無數,盛老太太拿捏盛紘,自來都是用名聲,前途。
若不是盛紘自己持身不正,她即便是鬧出花來,這官家權力依舊是那王若坲的,日後這管家權,怕不是盛老太太的了。
囁嚅半晌,盛紘沒有說話,甩袖離開了。
盛墨蘭從自己的房間裏快步走到林噙霜這裏,眼裏都是帶著好奇和詢問的,她現在隻想知道,自己阿娘有沒有拿到那放妾書。
“墨兒,咱們明日就離開了,除卻近一年阿娘給你置辦的東西,旁的就不要了,屆時,你的姨母,舅舅們,會給你置辦新的。”
那大大的眼睛裏,裝滿了深深的疑惑,姨母,舅舅?這對盛墨蘭而言,可是一個新奇的存在,她記得自己不是沒有嗎?
“阿娘也以為沒了,誰知道親人還在人世,墨兒,等明日手續辦好了以後,你便隨阿娘姓林如何?”
這女戶她還是不辦了,日後給墨蘭尋一個上門女婿,繼承林家家業,屆時再生個孩子,姓林是一樣的。
“自是可以,是叫林墨蘭?”
林噙霜搖頭,斟酌了一下:“叫林昭玥,光明,珍貴。”
母女二人又說了一些體己話,就各自休息了,次日一早,林噙霜先去壽安堂給盛老太太告別,又去葳蕤軒給王若坲告別,最後帶著三四箱東西,離開了盛府,還是從盛家的大門離開的,給王若坲氣的夠嗆,但也挺高興的,這下後宅可不就隻有她自己了。
一直關注著林噙霜動靜的盛家,看著馬車離開盛家以後,直接去了忠勇侯府以後,一個個坐在壽安堂麵麵相覷。
盛老太太沉默,當年她知道林噙霜還是應該有家人的,當初答應了要去尋摸的,之後後來沒有付諸於行動罷了。
“怪不得底氣十足的非要官人給放妾書,原來是有了別的靠山可以依靠,這個賤人瞞的可真緊,忠勇侯府,如今可是汴京城的新貴...”
“閉嘴,別再說了。”
盛紘覺得自己腦仁一條一條的,他以為...
王若坲還想再說些什麽,最終還是閉嘴了,想著還是在汴京,日後可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糟心死了。
“長楓還是盛家,都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
想著自己手上那一份斷親書,盛紘沒說什麽,他覺得林噙霜就是嘴硬,自己的孩子怎麽可能就真的不理會了。
成為了林昭玥的盛墨蘭,自己一個人住在一個大院子裏,身邊使喚的女使婆子足有二十幾人,房間裏都是按照她的喜好來的,衣裳首飾也都是新做的。
看著那珍珠珠簾,有一種在做夢的感覺。
三日,屬於林噙霜的誥命就直接來了,一品誥命夫人,還直接被皇後宣召進宮了。
抱著懷裏的小太子,林噙霜歎口氣,這位皇後可真是對她放心啊。
“本宮是要多謝你的,若沒有你,本宮如何能...”
“娘娘折煞妾身了,妾身也是得了好處的,若不是為了這些,妾身也不會做這些事兒的。”這世間孩子夭折的不知幾何,她又不是活菩薩轉世。
短短三五日,這盛家就成了汴京城高門大戶人盡皆知的存在,畢竟這事兒聽著也忒傳奇了,自從從宮裏出來,林噙霜也不出門了,每天就是吃,睡。家裏的人各自忙各自的,唯獨她,最是清閑的很。
此刻還不是劇情開始的時候,顧廷燁一如劇情那般,去了白鹿書院讀書,盛家的那位莊學究也入府了,國公府的齊小公爺也入府學習了。
想到齊衡,還有齊國公府,林噙霜那真的是,忍不住想吐槽,叫自己兒子去別人家讀書,又看不起人家。
分明自己家也沒有什麽實權,仗著自己是在大娘娘身邊長大的,每日那架子端的也是足的很,齊衡也是一個隱形的媽寶男,猶猶豫豫的看不出身為男兒郎的幹脆利落。
而且,這些個人也是搞笑的很,分明盛長柏和顧廷燁二人以兄弟論交,盛家這些個丫頭,都跟著齊衡喊顧廷燁顧二叔,嘖。
時間轉瞬而過,劇情的時間節點也來了,如今當朝的小太子已然虛十一歲,這幾年林噙霜數次出手護住了命懸一線的太子,加深了和太子之間的關係。
忠勇侯府變成了忠勇國公府,水泥,治理河道,還有鹽的改革,林家兄弟二人,林浩渺和林浩澤,已經在朝堂上站住了腳步。
一個在戶部,雖說官職未升,但層層加持也是權臣,另外一個在吏部,也混到了吏部侍郎了,隻是比著浩渺,沒有一個爵位罷了。
林昭玥有兩個能幹的舅舅,還有一個能賺錢的姨母,獎無可獎以後,成了郡主,明月郡主,算著自己女兒和太子之間的年歲差別,這未來的大娘娘,林噙霜覺得自己女兒也可做得。
隻這事兒,需要陛下和皇後親自提,她這邊主動,就顯得下乘了,不著急。反正招贅婿,或者嫁給太子,做太子妃,都可以。
林家這些年蒸蒸日上,誰看了不眼饞,汴京城那些個老牌勳貴,一個個家底殷厚的已經是寥寥無幾,都是靠著祖上的餘蔭,強撐著門麵的。
新貴之中,也唯有林家發展的最好,偏生隻能眼饞,林家兩位侍郎,都不婚,扯著要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要為天下民生的大旗。
另外一位能賺錢的林家小姐,也是不婚,不論多少媒人上門,都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