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讀懂孩子“異常”背後的信號

字數:8848   加入書籤

A+A-


    最近這段日子,小玲感覺生活仿佛陷入了一場永無止境的迷宮,每一個轉角都充滿了未知與困惑,讓她身心俱疲。她那活潑可愛、剛滿三歲多的寶貝兒子明仔,原本是家中最溫暖的小太陽,是全家人歡聲笑語的源頭。可不知從哪天起,一個令人揪心的狀況在幼兒園裏毫無征兆地冒了出來——明仔頻繁小便。
    每天,幼兒園老師都會帶著滿臉的無奈與擔憂,向小玲詳細描述明仔在園期間的這一異常表現。在幼兒園裏,明仔每隔短短幾分鍾,就得慌慌張張地放下手中正在玩的玩具,邁著稚嫩的小腿,一路小跑著衝向廁所。那焦急的小模樣,仿佛身後有什麽可怕的東西在追趕他。一趟接著一趟,他小小的身影在教室與廁所之間來回奔波,原本有序的幼兒園生活節奏被攪得一團糟。老師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多次耐心地詢問明仔是不是身體哪裏不舒服,可明仔總是似懂非懂地搖搖頭,要不就是含糊其辭地回應幾句,讓老師們無從下手。
    而隻要明仔一跨進家門,仿佛瞬間切換到了另一個狀態。在家裏,他能夠一兩個小時才去一次廁所,像其他同齡孩子一樣,盡情地在客廳裏嬉笑玩耍,搭積木、玩小汽車,不亦樂乎。他的行為舉止毫無異樣,那燦爛的笑容、靈動的眼神,又變回了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可愛。這巨大的反差,猶如一道堅不可摧的高牆,橫亙在小玲麵前,成為一個急需破解卻又毫無頭緒的謎團,讓她整日茶不思、飯不想,滿心都是對明仔的擔憂。
    這天傍晚,夕陽的餘暉如同一幅色彩斑斕、如夢如幻的畫卷,將整個城市渲染得如詩如畫。暖橙色的光線輕柔而細膩地灑在大街小巷,給世間萬物都披上了一層溫馨而浪漫的紗衣。路邊的花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低聲吟唱著一首不知名的歌謠。若是在往常,這樣美好的傍晚,小玲一定會和明仔一起盡情享受這愜意的時光。她會牽著明仔的小手,漫步在灑滿餘暉的小道上,指著路邊盛開的花朵,耐心地教明仔認識各種顏色;或者停下來,和明仔一起觀察草叢裏的小昆蟲,聽明仔充滿童趣地分享幼兒園裏的新奇事兒。然而此刻,小玲卻滿心憂慮,那些平日裏看似美好的景象,如今在她眼中都失去了吸引力。
    她停下腳步,動作輕柔得仿佛生怕驚擾到周圍的空氣,緩緩蹲下身子。她用雙手輕輕捧起明仔的小臉,那雙手因為緊張和擔憂微微有些顫抖。她的目光溫柔且滿含憂慮地凝視著明仔那雙清澈明亮卻又透著些許懵懂的大眼睛。明仔的眼睛猶如夜空中閃爍的星星,純淨而又天真,可此刻小玲卻敏銳地從中捕捉到了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安。小玲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溫和又親切,輕聲問道:“寶貝,在幼兒園怎麽老是要尿尿呀?”明仔歪著腦袋,小眉頭微微皺起,那可愛的模樣就像一個正在思考深奧問題的小哲學家。過了一會兒,他眨了眨眼睛,粉嫩的小嘴嘟得高高的,奶聲奶氣地回答:“午睡時間太長啦!”小玲聽後,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心中泛起一陣疑惑:這午睡時間長和頻繁上廁所之間,到底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係呢?難道是午睡時發生了什麽讓孩子不舒服的事情?可明仔又說不清楚,這讓小玲更加困惑了。她仔細端詳著明仔的小臉,試圖從他的表情中找到更多線索,可明仔隻是一臉無辜地看著她,似乎並不明白媽媽為什麽這麽擔心。小玲輕輕摸了摸明仔的頭,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出問題的根源。
    晚上,夜幕如同一塊巨大而神秘的黑色綢緞,悄無聲息地籠罩了整個城市。城市的喧囂漸漸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夜晚的寧靜與祥和。小玲和丈夫並肩坐在柔軟的沙發上,客廳裏隻亮著一盞散發著暖黃色光芒的小台燈。柔和的光線灑在他們身上,卻無法驅散兩人臉上那凝重得如同烏雲般的神情。圍繞著明仔在幼兒園的異常情況,他們展開了深入而又嚴肅的討論。
    丈夫微微蹙著眉頭,額頭上刻出幾道深深的紋路,眼神中滿是擔憂與焦慮。他伸手輕輕揉了揉太陽穴,似乎想要緩解一下內心的煩躁與不安,緩緩說道:“會不會是身體出問題了呀?要不明天帶他去醫院看看?”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焦急,每一個字都仿佛承載著對孩子深深的關切與不安。說著,他不自覺地握緊了拳頭,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仿佛這樣就能抓住一些希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他想起同事家孩子之前也出現過身體不適的情況,當時一家人都心急如焚,所以他深知孩子的健康對於家庭來說是多麽重要。
    小玲輕輕咬著嘴唇,牙齒陷入柔軟的唇肉,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她陷入了沉思,腦海中像放電影一樣閃過之前看過的各種育兒知識和案例。片刻之後,她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緩緩說道:“我之前看過一篇育兒文章,上麵說頻繁去廁所可能是心理排斥引起的生理反應,像緊張、害怕或者無聊都有可能。孩子還小,言語體係不完善,沒辦法完整表達內心的感受,隻能通過這種生理反應來表現。咱們先別急著去醫院,再觀察幾周吧。”她一邊說著,一邊用手輕輕撫摸著自己的下巴,試圖從記憶中搜尋更多關於此類問題的信息。她想起曾經在一個育兒論壇上看到過類似的案例,家長通過耐心引導和調整孩子的心理狀態,最終解決了問題,這讓她覺得或許自己也可以嚐試一下。而且,她也擔心頻繁帶孩子去醫院會讓明仔更加緊張,反而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她還想到,明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理發育還不完善,很多情緒和感受可能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出來,所以需要更加細心地去觀察和體會。丈夫聽後,雖然眼中仍閃過一絲猶豫,但最終還是默默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他深知小玲為了孩子一直在努力學習各種育兒知識,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許這次她的判斷是正確的。他輕輕握住小玲的手,給予她一些無聲的支持,希望她的決定能夠讓明仔的情況有所好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日子在擔憂與期盼中一天天過去,然而,事情並沒有朝著小玲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反而愈發糟糕。明仔在幼兒園頻繁小便的情況不但沒有絲毫好轉,反而愈演愈烈。老師特意在放學後將小玲留了下來,見麵時老師的臉上寫滿了無奈與擔憂,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關切。老師詳細地向小玲描述著明仔在園裏的狀況:明仔因為不停地跑去廁所,午睡時間幾乎全被打亂,根本無法好好休息。每天中午,當其他小朋友都漸漸進入甜美的夢鄉時,明仔卻要一次次地從床上爬起來,匆匆跑向廁所。他小小的身影在寢室和廁所之間來回奔波,原本安靜的午睡時間被攪得不得安寧。同寢室的小朋友們也被他的動靜影響,睡眠質量大打折扣。到了下午上課的時候,他整個人無精打采,眼神迷離,眼皮沉重得仿佛有千斤重,注意力完全無法集中。老師在前麵講課,他的思緒卻不知道飄到了哪裏,對周圍的一切都顯得漠不關心。老師提問時,他常常一臉茫然,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麽。而且,他時不時地起身去廁所,還影響到了周圍的小朋友,使得整個課堂秩序都受到了一定的幹擾。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也開始向老師反映,擔心自己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受到影響。老師說,他們嚐試了各種方法,比如在午睡前提醒明仔少喝點水,增加他白天的活動量,讓他在睡前盡量排空膀胱等等,但都沒有效果。他們也和明仔耐心地交流,試圖了解他的想法,可明仔總是說不清楚。看著明仔疲憊又迷茫的樣子,老師們都很心疼,可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希望小玲能多關注一下。
    小玲聽著老師的講述,心裏像被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壓著,喘不過氣來。她感覺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個黑暗的深淵,四周都是無盡的迷茫與無助,找不到任何出路。她的眼眶漸漸濕潤,心中充滿了自責與愧疚。她責怪自己沒有早點發現問題的嚴重性,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回到家後,小玲獨自走進房間,默默地拉上窗簾,將整個世界都隔絕在外麵。房間裏一片昏暗,隻有窗外透進來的幾縷微弱光線,勉強勾勒出家具的輪廓。她靜靜地坐在床邊,目光呆滯地望著熟睡中的明仔。明仔那紅撲撲的小臉在睡夢中顯得格外可愛,均勻的呼吸聲仿佛是一首輕柔的搖籃曲。他的嘴角微微上揚,似乎正在做著一個美好的夢。然而,此刻這一切在小玲眼中卻如同鋒利的刀刃,刺痛著她的心。淚水不受控製地湧出眼眶,順著臉頰滑落,滴落在床單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跡。
    她不停地在心裏自責:是不是自己判斷失誤?是不是因為自己的疏忽,沒有及時重視這個問題,才導致孩子遭受這樣的折磨?是不是自己根本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無數個自責的念頭在她腦海中交織翻滾,讓她痛苦不堪。她想起自己曾經信誓旦旦地說要給明仔一個快樂的童年,要保護他免受一切傷害,可現在卻連他這麽小的問題都處理不好,內心充滿了愧疚。她輕輕地撫摸著明仔的頭發,動作輕柔得仿佛怕弄醒他,嘴裏喃喃自語:“寶貝,媽媽對不起你,媽媽一定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她回憶起明仔小時候第一次學會走路,那搖搖晃晃卻又無比堅定的步伐,還有第一次喊出“媽媽”時那奶聲奶氣的聲音,這些美好的瞬間如今都成了她心中的刺痛。她覺得自己作為母親,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沒能給明仔一個安穩的成長環境。
    就在小玲沉浸在深深的痛苦與自責中時,門外傳來了輕輕的敲門聲。隨後,門被緩緩推開,丈夫的身影出現在門口。房間裏微弱的光線勾勒出他略顯疲憊的身形,他下班回來還沒來得及休息,就一直擔心著明仔的情況。但他的眼神中卻充滿了對小玲的心疼與關懷。他輕輕地走到床邊,小心翼翼地坐下,床墊因為他的重量微微下陷。他伸出溫暖而有力的手臂,溫柔地摟住小玲的肩膀,將她輕輕拉向自己,輕聲安慰道:“別太自責了,咱們明天還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吧,沒事最好,要是真有問題也能早點解決。”丈夫的聲音低沉而溫暖,仿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給小玲帶來了一絲希望與力量。他輕輕地拍著小玲的肩膀,一下又一下,試圖讓她的情緒平複下來。他知道小玲此刻心裏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需要有人在身邊支持她。他也在心裏默默祈禱,希望明仔的問題能夠早日得到解決。
    第二天清晨,陽光如同往常一樣,透過窗戶的縫隙灑在房間裏,新的一天拉開了帷幕。陽光照在明仔的臉上,他微微皺了皺眉頭,翻了個身,繼續睡著。小玲和丈夫早早地起床,簡單洗漱後,便開始為帶明仔去醫院做準備。他們給明仔穿上舒適的衣服,選了一件明仔最喜歡的帶有卡通圖案的上衣,希望能讓他心情好一些。然後準備好水壺、玩具等物品,水壺裏裝滿了溫水,玩具則挑選了明仔平時最愛玩的小汽車,想著在醫院等待的時候可以讓他打發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家人來到醫院,醫院裏人來人往,嘈雜的聲音充斥著每一個角落。掛號處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人們或坐或站,臉上帶著各種表情,有焦急,有疲憊,也有擔憂。隊伍緩慢地向前移動,每挪動一步,小玲和丈夫的心裏就多一分緊張。明仔似乎也感受到了周圍緊張的氣氛,他緊緊地依偎在小玲懷裏,小手指不自覺地揪著小玲的衣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害怕與不安。他時不時地抬起頭,看著周圍陌生的環境和來來往往的人群,嘴裏小聲嘟囔著:“媽媽,我有點害怕。”小玲心疼地親了親他的額頭,輕聲說道:“寶貝不怕,爸爸媽媽在這裏呢。這裏的叔叔阿姨都會幫助我們的。”說著,她輕輕撫摸著明仔的後背,試圖讓他放鬆下來。她一邊安撫明仔,一邊焦急地看著隊伍的前進速度,希望能快點掛到號,帶明仔去看病。
    終於掛好了號,他們又來到相應科室的門口等待叫號。候診區的椅子上坐滿了人,大家都安靜地等待著,偶爾能聽到幾聲孩子的哭鬧聲。牆壁上掛著一些宣傳畫,介紹著各種兒童健康知識,但此刻小玲和丈夫都無心去看。每過一分鍾,小玲和丈夫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地加快一分,內心的焦慮也隨之增加。明仔坐在椅子上,一會兒擺弄著自己的玩具小汽車,一會兒又抬頭看看爸爸媽媽,似乎察覺到了他們的緊張情緒。他把玩具遞給小玲,說:“媽媽,你玩。”小玲接過玩具,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寶貝自己玩,媽媽陪著你。”她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叫號顯示屏,生怕錯過輪到明仔的號碼。她在心裏默默祈禱,希望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希望明仔能快點好起來。
    漫長的等待後,終於輪到明仔進去檢查了。小玲和丈夫懷著忐忑的心情,帶著明仔走進了診室。診室裏擺放著各種醫療設備,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醫生是一位麵容和藹的中年男士,他戴著一副眼鏡,眼神中透露出專業與溫和。他微笑著讓明仔坐在檢查床上,然後開始仔細地詢問情況。小玲和丈夫你一言我一語,詳細地向醫生講述了明仔在幼兒園和家裏的不同表現,以及近期頻繁小便的具體情況。醫生一邊耐心地聽著,一邊認真地記錄著,不時還會提出一些問題,進一步了解細節。比如,醫生問明仔在幼兒園除了午睡時間,其他時候去廁所的頻率是否也高,明仔有沒有說過在幼兒園有什麽特別的感受,飲食和飲水習慣有沒有改變等等。明仔坐在檢查床上,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偶爾也會插上幾句話,回答醫生的問題。他對醫生手中的聽診器特別感興趣,眼睛一直盯著看,還伸手摸了摸,醫生笑著告訴他這是用來聽他身體裏麵聲音的,他覺得很神奇。
    詢問結束後,醫生開始為明仔進行一係列的檢查。他手法嫻熟地為明仔做了身體檢查,用聽診器聽了聽明仔的心肺,摸了摸他的肚子,檢查了他的泌尿係統。明仔一開始還有些緊張,但在醫生溫柔的鼓勵下,漸漸放鬆了下來。醫生一邊檢查,一邊和明仔聊天,問他喜歡什麽玩具,有沒有養寵物等等,分散他的注意力。檢查完身體後,醫生又開了一些檢驗單,讓他們去做相關的化驗。小玲和丈夫帶著明仔在醫院裏穿梭,先去繳費,然後按照指示前往各個檢查科室。明仔對醫院裏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雖然有些害怕,但還是乖乖地配合著。在抽血的時候,明仔有點害怕,緊緊地抓住小玲的手,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小玲心疼地安慰他,說抽血一點都不疼,就像小蚊子叮一下一樣,還答應他做完檢查給他買好吃的。醫生也在旁邊鼓勵明仔,誇他是個勇敢的好孩子,最後明仔還是堅強地完成了抽血。
    完成各項檢查後,他們又回到診室等待結果。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每一秒都像是煎熬。小玲和丈夫坐在診室外麵的椅子上,誰也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等待著。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擔憂,不知道即將到來的結果會是什麽。明仔在一旁已經有些困了,靠在小玲懷裏睡著了。小玲輕輕地撫摸著明仔的頭發,心裏祈禱著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她時不時地看向診室的門,希望醫生能快點出來,告訴他們一個好消息。她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各種可能的結果,既希望明仔沒有什麽大問題,又擔心萬一檢查出什麽疾病該怎麽辦。
    終於,醫生拿著檢查報告走了出來。他麵帶微笑,語氣平和地告訴他們:“孩子身體並沒有什麽器質性病變,確實很可能是心理因素導致的。你們不用過於擔心,回去多關注一下孩子的情緒變化。”聽到這個結果,小玲心裏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她深深地鬆了一口氣,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她連忙握住醫生的手,感激地說道:“太感謝您了,醫生!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做呢?”醫生耐心地給出了一些建議,讓他們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盡量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醫生還提醒他們,可以適當地引導明仔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的方式,讓他在輕鬆的氛圍中說出自己在幼兒園的經曆。醫生特別強調,要給明仔足夠的安全感,讓他感受到無論在什麽情況下,爸爸媽媽都會在他身邊支持他。醫生還建議他們可以和幼兒園老師保持密切溝通,共同關注明仔的情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醫院出來後,陽光暖暖地照在他們身上,仿佛一掃之前的陰霾。小玲決定按照之前的想法,先觀察一段時間,同時也跟老師詳細地溝通了明仔在家的表現,希望老師能在幼兒園多留意明仔的情況,給予他一些特別的關注。老師非常理解,表示一定會密切關注明仔,幫助他盡快調整狀態。老師還分享了一些自己在處理類似問題時的經驗,比如可以在午睡時給明仔安排一個靠近老師的位置,讓他有安全感;在活動時間多鼓勵明仔參與集體遊戲,增強他的自信心和融入感;可以在教室裏設置一個“心情角”,讓孩子們通過畫畫或者擺放表情卡片的方式,表達自己當天的心情,這樣老師就能及時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也方便關注明仔的心理狀態。
    然而,接下來的一周,情況並沒有如小玲所期待的那樣出現好轉。明仔在幼兒園依舊頻繁地去廁所,午睡還是無法安穩入睡,整個人看起來愈發憔悴,往日的活潑勁兒消失得無影無蹤。他不再像以前那樣主動和小朋友們玩耍,而是常常一個人坐在角落裏,眼神黯淡無光,手裏緊緊地握著自己的衣角。小玲每天接送明仔時,看到他無精打采的樣子,心就像被千萬根針同時紮著,疼痛難忍。她嚐試著按照醫生和老師的建議,每晚睡覺前和明仔聊天,通過講一些幼兒園小朋友的故事,引導明仔說出在幼兒園的感受,可明仔每次都隻是簡單回應,不願多說。
    周末的時候,小玲特意安排了豐富的家庭活動,希望能讓明仔心情好起來。一家人去公園野餐,陽光灑在草地上,周圍是五顏六色的花朵和歡快飛舞的蝴蝶。以往明仔總會興奮地跑來跑去,追逐著蝴蝶,可這次他隻是靜靜地坐在毯子上,偶爾拿起一塊小蛋糕吃一口,眼神始終有些遊離。小玲和丈夫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小玲開始在網上瘋狂搜索各種關於幼兒心理問題的資料,加入了許多育兒交流群,向其他家長請教經驗。她發現有不少家長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但每個孩子的原因又不盡相同。有的孩子是因為換了新老師不適應,有的是和某個小朋友鬧了矛盾。可明仔這邊,無論是問他還是問老師,都找不到確切的原因。
    有一天晚上,小玲在給明仔洗澡的時候,明仔突然抱著她的胳膊,小聲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睡覺。”小玲心裏一動,趕緊追問為什麽,明仔卻又不說話了。小玲猜測,難道午睡這件事背後藏著什麽讓明仔害怕的東西?
    第二天,小玲早早來到幼兒園,找到明仔的老師,把明仔昨晚的話告訴了老師。老師也覺得很奇怪,決定當天午睡時格外留意明仔的舉動。午睡時間到了,小朋友們都陸續躺到床上,明仔像往常一樣,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老師坐在旁邊,輕聲安撫他。過了一會兒,明仔突然坐起來,眼神驚恐地看著窗戶的方向,嘴裏嘟囔著:“有影子,害怕……”老師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原來是窗外樹枝在微風的吹動下,影子投射在牆上,形成了一些不規則的形狀。
    老師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些影子讓明仔在午睡時感到害怕,從而導致頻繁去廁所。老師趕緊把窗戶上的窗簾拉上一部分,擋住了影子,然後輕聲安慰明仔:“寶貝不怕,影子沒有啦,老師在這裏陪著你。”明仔這才慢慢躺下,在老師的陪伴下,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從那以後,老師每天午睡時都會提前拉好窗簾,還會在明仔床邊多停留一會兒,給他一些安全感。小玲也會在睡前和明仔聊一聊幼兒園午睡的事情,告訴他老師會保護他,不會有可怕的影子。漸漸地,明仔在幼兒園頻繁小便的情況開始有了改善。
    最初,明仔去廁所的間隔時間還是比其他小朋友短一些,但次數明顯減少了。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已經能夠像正常孩子一樣,安穩地度過午睡時間,下午上課也變得精神飽滿。他重新找回了往日的活潑勁兒,在幼兒園裏和小夥伴們盡情玩耍,笑聲再次充滿了整個教室。
    經曆了這場一波三折的育兒風波,小玲深刻地意識到,養育孩子就像一場充滿挑戰的漫長旅程,途中會遇到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問題。父母雖然不可能了解孩子全部的健康狀況,但六歲以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至少要了解個大概。這不僅是為人父母的義務和責任,更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隻有用心去觀察孩子的每一個細微變化,耐心傾聽他們內心深處的聲音,深入理解他們的感受,才能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給予他們最恰當的引導和支持,讓他們茁壯成長,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思考:
    在育兒過程中,我們都可能遭遇像小玲這樣棘手的難題,那麽當麵對孩子那些難以捉摸的異常表現時,你是否有信心憑借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堅定不移的耐心,去揭開背後隱藏的真相,為孩子照亮成長之路呢?
    喜歡心事實錄請大家收藏:()心事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