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肅清淮州二)

字數:4613   加入書籤

A+A-


    在得到了朝廷派來的五萬大軍之後,加上之前所剩、所招之軍,濟城的軍兵數量達到了七萬人,李患之將其全部打亂進行改編,分為三軍,第一軍命名“龍驤軍”,由李患之親自統領,藺聞宇輔之,人數二萬人;第二軍命名“虎賁軍”,由杜明統領,以原硝山大營守軍為基礎添置兵力構成,人數兩萬五千人;第三軍命名為“飛熊軍”,由老將左英升統領,人數兩萬五千人。這其中濟城招募的新兵缺乏訓練,戰鬥力不足,故而李患之命藺聞宇每日對其加緊訓練,又與杜明和左英升對軍資器械、輜重糧餉等進行分派調撥,前前後後忙活了十多天,才算是初現成效。
    李患之在此期間,對淮州境內的倭桑瀛軍進行了詳細的了解,目前這些倭桑瀛人主要匯聚在三處,一處是位於濟城之南百裏之地的寧城,由倭桑瀛七大藩主之一的阪津藩主河源上穀麾下大將江戶梅悟統領,人數大約在兩萬餘人;
    而另外兩處則是在濟城東部的坊縣和營城,分別由繩紋藩主梅園澤二之女梅園藤子及赤核藩主山本五郎麾下近衛大將渡邊守義統領。此兩處兵馬各有一萬餘人,占據縣城及周邊大片地區,互為犄角為禍多年。
    李患之此刻身在濟城府衙的書房之中,目光灼灼的盯著書案上的一張淮州地形圖,默默思索著,聽到門口的腳步之聲,他才緩緩抬起頭,隻見老將軍左英升跨步進了書房,單膝跪地一臉恭謹的說道:“臣,左英升叩請殿下金安!”
    “老將軍快快請起,本宮命人喚老將軍前來是有要事相問,無須拘禮。”李患之笑靨如花將左英升扶起,將其拉到書案旁,手指那張地形圖上的三個紅色標記問道:“老將軍請看,目前淮州境內的倭桑瀛人盡在此三處囤聚,以老將軍之見該先攻取何處?”
    左英升看了一眼地圖,略一思索便手指地圖說道:“寧城地處淮州與潞州交界之地,南路開闊通往潞州之宿城,那裏是倭桑瀛人在潞州地區的重兵所在,若攻下寧城,恐宿城之敵會前來襲擾,對我軍之後的戰事不利;營城北路有秦淮山脈阻隔,西有鏡湖,南路乃是坊縣,均與我軍相隔,不易攻取,況且營城東連沿海之地的申城港,一旦未建全功,恐怕他們會逃至申城港乘船逃走,屆時無法追擊,日後趁我不備再來襲擾,為禍不淺;隻有坊縣城小牆矮,易於攻取,又兼地處三地之中,攻取之後可以切斷另外兩地的聯係,使其各自為戰,難以策應,屆時再分兵取之,可圖全功。”
    李患之聽罷左英升之言麵帶笑意說道:“將軍之策不失為良謀,但剛剛將軍說營城西側便是鏡湖,不知是真是假?”李患之看著左英升眼睛裏閃動著奇異的目光。
    左英升一臉的詫異,趕緊正色說道:“此事派人一查便知,我豈敢虛言欺瞞殿下!臣自幼在淮州長大,年少之時也在淮州為將,對淮州地理還是有些了解的,鏡湖乃是淮州最大的湖泊,其狀狹長宛如一道倒置的彎月,東西縱橫數十裏,西起金葦坡高地,東南沿岸五裏便是營城。”
    “如此那還真是天助我成功!”李患之見左英升對淮州的山川地理如此的熟悉,不由心中大喜,他再次盯著地圖思索了一會,抬頭看向左英升一臉狡黠的笑道:“本宮決意先取營城!”
    左英升看著李患之那張笑臉,心裏一陣發懵,他這次被老皇帝重新啟用,奉命領兵前來淮州之前,耳朵裏聽到到全是關於這位皇太女殿下的事,幫助皇帝剪除曆王之戰,她奪兵權、斬王必、擒程淦,剿滅叛逆立下奇功,硝山之戰她長途奔襲攻陷濟城,火燒金葦坡一把大火滅了倭桑瀛人兩萬大軍,以弱勢兵力全殲四萬餘敵,可謂風頭一時無兩。這樣的一位人物,左英升不相信她對自己所說的戰略不懂,但是這位殿下依然固執的要攻打營城,這讓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難道之前的勝利讓這位皇太女殿下衝昏了頭腦不成?
    他剛要開口說點什麽,就見李患之擺手打斷了他,對著他略帶興奮的開口說道:“我知老將軍之策乃是良謀,深諳正兵之道,但是雖然不難取勝,卻無法盡收全功,我軍一旦攻陷坊縣,營城與寧城兩地的倭桑瀛人懼我軍勢大,一旦棄城而走,再想要盡數剿滅便非易事,老將軍別忘了,他們本來就是各路倭桑瀛人匯聚起來的,見事不可為各自分散逃串,到那時我軍便要分兵圍剿,這些倭桑瀛人如果像初到我國之時,或戰或不戰與我們拉扯起來,那豈不是空耗時日?”
    左英升此刻已經是明白了李患之的用意,他不得不承認他自己沒有想到這一層,如果這些倭桑瀛人真的分散開來,進入淮州東部的廣大地區遊動作戰,到時候確實會讓天明帝國軍隊陷入困境,一旦控製不好,就是一片糜爛之勢,那目前剛剛取得的優勢地位就會蕩然無存,更何況大軍耗資甚巨,如果不能將倭桑瀛人趁此時一股蕩平,而是陷入持久的圍剿作戰之中,那朝廷的財政也是個巨大的壓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左英升不免佩服這位年紀輕輕的皇太女殿下思慮之深,遠不是自己這樣的單純武將可以比擬的,但是單從現在的態勢來看,先攻營城確實不是一個好主意,就在他一陣躊躇之際,李患之再次開口說道:“老將軍不必憂慮,本宮決意先行攻打營城自然有我的理由,營城地處倭桑瀛人聚集的三地最北端,又連通沿海之地的申城港,我先攻取之後可以切斷倭桑瀛人的逃逸之路,對淮州境內的倭桑瀛軍形成關門打狗之勢,而後一路南下進取坊縣,最後取寧城,則淮州再無倭桑瀛人之患。”
    “如真像殿下所言這般,確實是最好的結果,但是營城麵向我軍的西、南、北三麵均有阻隔難以進兵,一旦有風吹草動,其餘倭桑瀛人也難保不會做鳥獸之散,屆時計劃豈不落空?”左英升一臉的無奈說道,道理是這麽個道理,可是真正做起來的時候還是要講究實際的,總不能隔著坊縣去攻擊營城吧,這不是等著人家兩麵夾擊嗎?
    “這正是我找老將軍來詢問營城地理的原因,隻要按我計劃行事便不難成功,隻需......”李患之一臉笑意的與左英升低聲計議。
    第二日,左英升與杜明奉身為鎮軍大將軍、淮州經略使的皇太女之命,率領飛熊軍與虎賁軍分兵兩路,浩浩蕩蕩殺氣騰騰好似一把鐵鉗的兩道鋒刃直撲濟城南路的寧城而去。
    而李患之又命藺聞宇帶領龍驤軍中的一萬步軍逼向濟城正東的坊縣,一路上戰鼓震天,軍樂齊鳴聲勢浩大至極。
    倭桑瀛中路軍首領渡邊守義坐在坊縣議事廳的主位之上,眉頭緊皺的看著手中剛剛得到的軍報臉色鐵青,他真的想看看來攻打自己的這位天明帝國的武將到底是哪路大神?這位大哥就帶領一萬人來攻打自己同等兵力的坊縣,就好像是十萬大軍要踏平坊縣的城牆一般搞得聲勢浩大。
    坊縣雖然城小牆矮,好歹也是自己經營多年的大本營,各種防禦措施齊備,沒有兩倍以上的兵力想要強攻坊縣就是癡心妄想,這一點他是毫不懷疑的。而如今對方以同等兵力大張旗鼓的前來進攻,難道是腦子有病不成?
    於是他嚴令緊閉四門加強警戒,就等著看這支天國軍隊如何在自己的坊縣之下撞的頭破血流的時候,對方卻根本沒有氣勢如虹的撲過來,而是駐紮在離縣城西門五裏外,不是整日砍伐林中樹木製作工程器械,就是日常操演訓練,似乎根本沒有攻擊坊縣的意思。
    渡邊守義謹小慎微的等了十多天,居然連個天國人的毛都沒看見,他心中不免有些詫異。對方這位統兵將領的意圖讓他捉摸不透,聲勢浩大而來,一副踏平坊縣的架勢,可是現在卻是這副疲懶的嘴臉,到底搞的是哪一出啊?你到底打是不打,敢情你跑這演習來了?嚇唬人玩呢?這完全不科學啊!
    天明帝國前一段時間消滅了鹿野明城的四五萬大軍,目前氣勢正盛,也不應該如此的盲目自大才對,這裏麵難道有什麽陰謀?他一想到之前豪橫無比的鹿野明城被一步步算計到全軍覆滅,他就不由心冒涼氣。
    於是他趕緊找來斥候詢問另外兩城的情況,斥候回報說天國兩路大軍直撲寧城,但是並未與其交戰,隻是擺出一副夾擊的架勢,而後就一直整軍備戰,並未發起對寧城的進攻。而營城方向卻是毫無動靜,天國的軍隊根本沒有出現在營城附近。這樣的報告讓渡邊守義一陣茫然無措。
    而就在渡邊守義還搞不清狀況的時候,李患之卻是已經帶領一萬騎兵身在金葦坡鏡湖西岸之地。他站在金葦坡高地之上,看著高地下方一群群士兵和百姓滿頭大汗的忙碌著,不由想到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的真知灼見。
    不論杜明和左英升兩路夾擊寧城,還是藺聞宇率軍攻打坊縣,其實都是李患之的障眼法而已,他真正的目的就如同與左英升說的一樣是攻打營城,但是營城三麵具有阻隔確實不易進兵,一旦強行攻打,營城方麵有了準備,加強了防禦,到時候恐怕不易攻取。
    故而他一麵讓杜明、左英升及藺聞宇大張旗鼓的攻打另外兩地,吸引倭桑瀛人的注意力,而自己卻發動了濟城的百姓幫助麾下的一萬騎兵修建木筏,打算偷渡鏡湖,從側麵出其不意攻下營城。
    濟城百姓在得知皇太女殿下需要他們為攻打倭桑瀛人的騎兵提供幫助之時,自告奮勇紛紛響應,不費吹灰之力拉出一支兩三萬人的後勤大軍,這些濟城百姓浩浩蕩蕩跟隨李患之來到金葦坡,從金葦坡西側的連雲山腳密林中砍伐樹木,托運到鏡湖西岸,用了不到十天時間,幫助李患之打造出兩千多隻大型木筏,每隻木筏之上可搭載五名騎兵,足可將萬名騎兵運送過鏡湖。
    李患之看著湖岸淺灘上擺放的兩千隻大型木筏,喜上眉梢,宣布隻要這次給軍隊提供幫助的濟城百姓,都可以得到二兩銀子的報酬,百姓們在國仇家恨之下,隻要是能打倭桑瀛人都願意出力,如今聽到皇太女殿下還有賞銀更是大喜,一個個高呼“萬歲”歡天喜地而去。
    送走了這些濟城百姓,李患之便命騎兵們登上木筏,以木漿劃動沿著湖岸朝東南方向而去。
    喜歡一夢維艱請大家收藏:()一夢維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