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再起刀兵三)
字數:5883 加入書籤
天明帝國“崛興”元年四月初三日,平北將軍霍清明率領五萬大軍為前鋒,抵達淮州北路軍大營,朝廷欽封的淮北大營總領陸明義親自帶人迎接,將霍清明迎進帥帳之內,雙方互相見禮已畢,分坐於大帳兩側,霍清明才仔細打量這位淮北大營的總領官。
陸明義三十五六歲的年紀,一張白皙的臉頰,兩道蠶眉,一雙丹鳳眼,高挺的鼻梁,嘴唇微薄,三綹長髯飄灑胸前,頭戴軟玉鑲金盔,身穿明光甲,腰係玉帶,足蹬戰靴,真可謂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陸明義乃是朝廷宿將,久經沙場,武藝高強,為人正直,果敢而有擔當,行伍出身,曆經大小數十戰,一路升遷至淮北大營的總領官,深受淮北大營官兵愛戴,曆王蕭威掌政期間,想要換掉陸明義派遣蕭氏一族成員掌握淮北的兵權,結果差點鬧出嘩變,後來便不了了之。
陸明義深通兵法,坐鎮淮北大營以來數次擊退冀北的進犯,統率淮北大營的五萬大軍,算是權重一方的重要將領,若不是這次冀北起兵三十萬,其勢甚重,陸明義也不會風急火燎的向朝廷求援。
霍清明當初統兵與冀北交戰之時,也曾與其有一麵之緣,也深知其為人的名聲,這次相見,還頗有些敬佩之意,於是語氣之中也帶著些許客氣。二人相見互相寒暄幾句,霍清明便直入主題,開口問道:“陸總領,冀北起兵三十萬入寇可否屬實?”
陸明義之前與霍清明雖有一麵之緣,但那時雙方各有重任在身,況且霍清明那時僅僅是一個千戶的身份,對其印象不深,後來霍清明幾番大戰,殺得冀北軍丟盔卸甲,縱然被人陷害,身陷險地之時,也能以寡擊眾,陣斬敵方主將而還,讓陸明義深為敬佩。
可惜後來霍清明被調離淮北戰場,就再也無緣相見,隻聽說其被老皇帝選中出任羽林軍統領,算是攀上了高枝,再後來剪除曆王之戰中也是大顯神威,因功晉封為禁軍總領,掌京畿戍衛之權。沒想到這次女皇陛下竟派了這位有天明帝國第一武將之稱的霍清明出任先鋒,率先抵達來支援自己,陸明義此刻也算是大喜過望。
他見霍清明發問,點頭答道:“正是,冀北以往發兵入寇多則十萬,少則數萬,均是由權重一方的統兵大將率領,我軍力所能及之下,我除了定期向朝廷匯報戰況,卻是沒有請求支援過。
而這次卻一反常態,大有不同,冀北此番乃是趙氏一族的重要人物,雍侯趙猛之族弟,汾陽侯趙林領兵,水路共計三十餘萬,已至塹江北岸駐軍,不日即將渡江來犯,我若不是安插有細作在彼軍之內,也無法提前奏請朝廷發兵來援。
此番聽聞女皇陛下親統大軍前來,又命將軍為前部先鋒,不知共有多少兵馬?若是少了,恐難禦敵。”
霍清明聽聞冀北果然起兵三十餘萬來攻,不僅毫無懼色,反而麵上帶出一絲喜色,他搓了搓手說道:“女皇陛下中軍五萬,征東將軍左英升、征南將軍杜明分為左右,合計五萬,加之我前鋒五萬大軍,共計十五萬大軍,如果算上陸總領你的五萬大軍,總計二十萬人。”
陸明義聽聞霍清明的話語,心中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朝廷大軍數量不少,二十萬之眾總好過自己五萬人獨立支撐,憂的是總兵力上依然與冀北有十萬的差距,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十萬大軍的人數優勢極難抵消,可是想到最近這些年朝廷確是國力衰弱了些,目前能拿出這些兵力,已經是不容易。
故而他臉上帶著一絲無奈的點點頭,口中說道:“二十萬人,雖然仍居劣勢,但好在我們是守勢,隻要堅持一段時間,敵人應該會知難而退。”
“守勢?不不不,女皇陛下可不這麽想。陛下的意思,要趁這次的機會一舉奪下對方的江北之地,為之後進兵北方作為根基。”霍清明看著一臉無奈的陸明義,略帶笑意的朗聲說道。
“什麽!?奪取江北之地?”陸明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不是說出這句話的是天明帝國的第一武將霍清明,陸明義都想上去給對方兩個耳刮子!
朝廷的國力總體上確是優於冀北,但是朝廷由於沿江一帶的防禦線過長,不得不將有限的兵力投入到漫長的戰線上,以至於兵力過於分散,很難集中起優勢的力量來實現戰略上的進攻態勢,反而冀北一直保持著進攻的態勢,雖說很多都是小打小鬧,但是胡人的習性讓他們保持很強的攻擊性。
今天從這裏進攻,明天從那裏進攻,導致朝廷疲於應付,而且朝廷的軍隊都是步兵為主,沿江水戰,就算有騎兵也起不到什麽太大的作用,而攻過江北則截然不同,冀北是胡人後裔建立的國家,百年來雖然也多習南方朝廷的文化製度,但是遊牧習性依然未全部改變。
尤其是在騎兵的應用上,數量不僅眾多,而且戰鬥力不知道比朝廷的步軍要強上多少,沿江布防,打幾場阻擊戰朝廷是不怕的,但是如果主動進攻到江北之地,那對方的騎兵在平原野戰上的優勢將會發揮的淋漓盡致,如何能夠取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這麽多年,朝廷一直處於防守的態勢,卻從未主動進攻過冀北的江北之地,現在霍清明說女皇陛下不僅要擊敗對方來犯之敵,還要進兵江北,奪取冀北軍控製的城池土地作為將來北伐的根基,這不是異想天開嗎?
聽霍清明剛才說的幾名武將之中,如左英升之流也算是天明帝國的知名將軍,稱為一代名將也不為過,應該皆是深通兵法之道的人物才對,為何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女皇陛下的做法,難道是被驅除倭桑瀛人的勝利衝昏了頭腦,膽敢藐視天下英雄?
陸明義一臉的驚愕之色,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是好,過了半晌,他才說道:“霍將軍,你這不是和陸某開玩笑吧?女皇陛下當真要進攻冀北的江北之地?”
霍清明見陸明義一臉的驚詫之色,便已經知道他心中所想,霍清明除了武藝過人,在統兵作戰上也並非有勇無謀之輩,他也曾經研究過朝廷和冀北的態勢,深知陸明義的顧慮,以往朝廷一向采取守勢,並非沒有道理,但是這次有所不同,他相信冀北軍無法阻擋那位雄才大略的女皇陛下,任何阻擋在那個女人麵前的事物,都會被無情的踩踏成為一堆灰燼。
那日在通政殿中,霍清明聽罷李患之那番驚天豪言,便已經對此深信不疑,占領天明帝國沿海大片地區十數年,二十餘萬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倭桑瀛人就是例證。
他略帶笑意的對陸明義說道:“怎麽?陸總領不信陛下可以做到?我深知你的疑惑,如果說是別人,自然難以做到,但是如果是陛下之言,那就另當別論了!”
陸明義見霍清明如此的篤定,便開口問道:“哦?陛下可是有什麽妙計,可以奪取江北之地?”
“陛下有何妙計我不知道,我隻知道,陛下在戰場上就沒有陛下做不到的事情,當初還是皇太女的陛下,濟城一戰便以一比四的弱勢兵力擊潰倭桑瀛人大將鹿野明城,今番我朝廷有二十萬大軍,敵兵縱有百萬,又有何懼?”霍清明一臉向往又略帶遺憾的說道。
陸明義也聽聞過當初女皇陛下的戰績,初時他還有所不信,後來捷報頻傳,無數看似不可能的勝利讓朝廷收複了所有的失地,還將倭桑瀛人趕出了天明帝國的沿海地區,這份壯舉豈是常人可為?
陸明義自然對這位素未謀麵的女皇陛下敬仰非常,但是他畢竟沒有親身體會過李患之的神奇,所以還是無法一時間如同霍清明和淮州諸將那般對李患之無條件的信任,故而略帶顧慮的問道:“那女皇陛下駕到之前,我們就這樣采取守勢,以逸待勞固守待援嗎?”
這其實是他心中的真實想法,畢竟自己一方兵力微弱,若是主動出擊定然凶險無比,故而固守待援是最為穩妥的辦法,而霍清明卻一反常態的說道:“若是你我如此行事,待女皇陛下駕到,有何麵目立於禦前?我正要會一會冀北的將領們,看看這些胡人有何本領敢來送死,待其來到,我出戰相迎,將軍為我掠陣,看我斬將立功!”
陸明義聽霍清明之語,不由一陣慚愧,自己也是一方統兵大將,可惜經年日久之後,也學的油滑了許多,少了軍人的鐵血風骨,如今見霍清明如此英勇,不免激起了他久違的熱血,他也站起身形臉色有些漲紅的說道:“好,將軍即有膽略,我陸明義也非貪生怕死之徒,待敵兵來到,我必與將軍合力破敵,也好向女皇陛下獻禮!”
“好,一言為定!”霍清明見陸明義這般豪爽,也是心中大快,二人商議已定,於是命人擺酒共飲,一來二去相談甚歡。
第二日清晨,霍清明方才穿戴整齊,一軍校便急忙前來稟報,說是陸明義將軍有請,霍清明知道必是緊急軍情,不敢怠慢,連忙向大營帥帳而去。
帶來到帥帳,隻見陸明義手扶桌案正自緊鎖眉頭,沉吟不語。霍清明趕緊來到近前,開口問道:“可是冀北軍情?”
陸明義這才察覺霍清明已進了大帳,於是趕緊讓霍清明落座,臉色有些尷尬的說道:“一時出神,沒有聽到霍將軍前來,有失禮數,還望將軍海涵!將軍請看!”說罷,他將手中斥候打探的情報遞到霍清明麵前。
霍清明展開定睛觀看,也不由劍眉倒立,眉頭緊鎖,原來是冀北軍調撥了百艘戰船前來助戰,這些戰船每艘可搭載數百軍兵,如果全部投入作戰,一次便可攜帶數萬人,這樣的戰力在水戰之中幾乎是壓倒性的優勢,而朝廷的淮北大營隻有不到五十艘戰船,而且大小不一,戰鬥力與對方根本不能相提並論,這種差距幾乎無法彌補,一時間霍清明也有些不知所措。
陸明義思索一陣,向霍清明言道:“既然無法抗衡,不如讓敵兵上岸,再做退敵之策如何?”
霍清明聽陸明義這麽一說,頓時眼中一亮,對啊,如果無法抵擋,那不如就讓對方上來,敵兵縱然有百艘戰船,一時間能夠運輸過江的部隊也僅有數萬人,其餘二十餘萬尚在江北,自己所領五萬前鋒加之淮北大營的五萬大軍,加在一起也有十萬之眾,短時間之內占據局部的兵力優勢,借此機會,如果能夠抓住這短暫的戰機,那麽一舉重創敵人的大軍並非沒有可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先不說敵人會不會因此而退兵,就是重挫敵軍士氣這一條也值得去試一試,隻是這樣一來也伴隨著極大的風險,若是不能成功,那就等於沒有做任何的抵抗就讓對方上了岸,塹江天險無異於拱手相讓,所以必須做出一個成功率非常之高的計劃,讓敵人自以為得計,而不做防範的跳入自己一方設下的陷阱之中。
霍清明不由腦中飛快思索著,突然他靈光一閃,不由喜笑顏開,對陸明義說道:“陸總領,如果我們放棄了淮北大營,那該如何?”
“什麽?放棄淮北大營?”陸明義一臉的震驚,淮北大營是淮州北路命脈之所在,是防禦塹江南岸的戰略支撐點,這裏匯聚數條官道,四通八達,是從錢江南岸通往淮州各地及京畿的樞紐之地,又是塹江這一段下遊地區江麵最為狹窄的地段,塹江水流湍急,平均江麵寬度超過三百丈,隻有這裏的江麵由於分流而隻有百丈寬窄,是渡江作戰的最佳地點,所以淮北大營設置於此不僅可以防禦渡江而來的敵兵,也是卡在塹江天險和淮州諸路的要衝之地。
如果一旦丟了淮北大營,那就相當於將戰爭的主動權讓給了對方,那真可謂是倒持幹戈,授人以柄。
這樣的事情,如何做的?想到這裏,陸明義腦袋搖的像撥浪鼓一樣,口中急忙說道:“這萬萬不可,一旦事有不虞,你我二人縱然萬死亦不能贖罪之萬一啊!”
“哈哈哈,陸將軍,陸總領,你看你都覺得是萬不可失之地,那冀北軍那趙林自然也是這般覺得啊,如此要地,他焉有不奪之理?就算明知是計恐怕也無法不踏進這個陷阱吧?”霍清明見陸明義一臉緊張,毫無商量餘地的樣子,不由大笑言道。
霍清明的膽大徹底震驚了陸明義,這樣的誘惑對於冀北軍來講,確實無法抵抗,但是如果計劃不能成功,自己的腦袋恐怕也要搬家,但是看著霍清明那戰意盎然的眼睛,陸明義鬼使神差的沒有繼續反對,而是不自覺的點了點頭,他此刻萬沒想到自己的決定催生了一場讓冀北軍損失慘重的戰鬥,使的雙方剛剛接觸就毫無征兆的進入了整個戰爭的高潮。
喜歡一夢維艱請大家收藏:()一夢維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